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文學批評:成長中的煩惱

楊揚

    假如我們對近年來國內有影響的文學雜誌及文學批評雜誌有所留意的話,就會注意到相當一部分評論文章,出自於90年代成長起來的批評家之手。

    這些“60年代生”批評家的成長背景,與80年代成長起來的批評家有著較大的區別,區別之一,就是“60年代生”批評家幾乎全都是通過現行大學體制培養出來的學院派批評。從文學現象上可以看到,80年代的文學批評的繁榮,大都是以雜誌為陣地形成一批有影響的文學批評家,這些批評家中的佼佼者未必都來自學院,相當多的人來自工廠、機關甚至城郊農村等基層單位,有的是先在社會上有了影響之後再進入大學的。而90年代後期以來,大學成為新批評的搖籃,新批評的成長大都是以大學為依託,形成批評群體,文學雜誌往往是借助於大學批評人才的優勢而形成社會影響。以往那種靠一個雜誌帶出一批人的現象,在90年代被一個大學帶出一批人的現象所替代。假如要對90年代以來新的文學批評有所了解的話,雜誌已不構成最重要的參照對象,而大學及活躍的批評沙龍本身倒是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報刊雜誌只不過是他們表達批評思考的一種途徑而已,而不像80年代的文學雜誌可以成為一些批評家聚合的中心舞臺。

    從“60年代生”批評家對文學問題的思考看,理論的興趣往往比現實的思考更有吸引力,而這些理論也不是以往那種介入意識形態爭論的理論,而是一些純粹與文學、文化、學術問題思考相關聯的思想文化理論。因此,專業色彩和經院思想特徵,即便是那些已經脫離了大學而在報刊雜誌任職的青年批評家身上多多少少留有痕跡。過度的究根究底,以歷史經驗衡量今天的現實,發一通感慨,未必完全適合於今天的文學發展需要。

    《新民晚報》2001年1月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