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酷評”和批評
——讀王彬彬新作《為批評正名》

    最近,文壇上繁榮起“酷評”的事業來,熱鬧地沸沸颺颺,糾亂不休。王朔冷侃金庸、小余挑戰老余、“民間寫作”罵“知識分子寫作”,新近又有長江讀書獎醜聞引起的甘陽、曠新年辱罵沈昌文及秦暉事件,一時之間,“酷評之風”盛行:“酷評家”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叫罵”聲四處掃蕩,文壇遂成為“酷評家”的逐鹿問鼎的浴血戰場。

    所謂酷評,顧名思義應當是一種另類的聲音,但現在已經被篡改成為“批名人”和“打棍子”兩種模式。前者表現為,誰有名就批評誰,誰的名聲水分大就解構誰,與流行的文化界唱反調,對過熱的東西進行當頭捧喝,至於是否能擊中要害,那就不管了。後者表現為當某些人被批評了,他的反批評是撇開具體的事和理不論,而把針對他的批評都説成是打棍子,把針對他的所有批評都與“文革”式的“大批判”劃上等號。給批評者加以“棍子”的惡謚,意在喚起人們對批評者的憎惡,而批評本身是否有理,是否擊中要害,是否有價值,則不再有人關注、探究。這是令人擔憂的現象。對於前者,有些人指出,“目前貶損名家、嘩眾取寵的泡沫批評正在受到商業鼓勵。再加上大眾健康的閱讀心理(比如罵人的書就想看),有可能造成與以往一味吹捧的批評風氣截然相反的‘大貶’傾向,有礙于文學批評的健康發展。”對於後者,朱學勤説:“任何將思想和學術的分岐與對個人進行攻擊和中傷聯繫在一起的方式,都是對思想自由和學術自由的摧殘,也是對中國學術和文化事業的摧殘。”因此,所謂的“酷評”現象正是對批評的誤用和濫用,成為一些人貶損真正的批評的武器。時代呼籲真正的“批評”出來撥雲見日。

    什麼才是真正的“批評”?王彬彬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批評,源於批評者個人的真誠的信念、文化良知和發自內心的對歷史對文化對民族對人類的使命感責任感。由於批判曾被廣泛地用於打棍子,有些人仍在從事打棍子式的批判,連累了批評的聲譽,這使得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的正常的基於捍衛學術文化真理立場的批評逃亡了。我們看到,“批評”的本來面目正在被扭曲,“批評”的積極意義正在被利用。在一些人的手中,“批評”成為了一種舉業之術,而在另一些人的眼中,“批評”卻被敵視為話語霸權與輿論迫害,到處瞪眼表示對批評者及其批評的憤憤之意,動輒扣上“文革話語”的帽子,拋下“蒼蠅論”的結論。“然而,我們不能因為手術刀曾被用於殺人,從此便拋棄了一切手術刀,從此便視手術刀為兇器。”因此,能否建立健康的批評氛圍,使每一個批評者都以一種健康的心理來思考和批評,恢復每個人身上因有的創造性和堅持良知,是當務之急。

    要形成真正的批評的氛圍,批評者和被批評者都必須認可一種自由精神,一種寬容態度,一種對是非真理的追求信念。以自由的精神,説獨立思考的觀點,寫獨立思考的文章。它不是為了推翻什麼,也不是為了建立什麼,純粹是一種對人性、對社會的獨立思考。誰也不能把自己當成了真理的化身,追問和堅持的不應該是糾纏於人事本身,而是對真理是非的執著。誰都不可能保證絕對的正確,誰也不可能保證自己肯定掌握了真理,更不能武斷地認定別人的批評都是“雞蛋裏挑骨頭”,甚至是“打棍子”。以獨立的精神去思考,提出自已的異同見解,認為是對的就堅持,意識到是錯的就改過,這才是真正的“批評”精神。

    王彬彬在他的新作《為批評正名》中起到了表率作用。我注意到,他難能可貴地理清了現在提倡的人文精神和中國傳統的文人精神的區別,現在提倡的人文精神是一種品格,一種情懷,是文化人堅持不懈地對病態和醜惡的社會現實的敏感與批判,批判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的支點。而中國傳統的文人精神,則是追求“得體地活著”,滿足於讀古書、刻印章、生病、閒遊等的個人情趣,流誕于“紅袖添香”之類的風韻春夢。看上去很美很悠閒很有情趣,可是,他們“外表溫文爾雅,顯得恬淡平和,與世無爭,但內心卻是極兇殘的”,“據説,周作人事敵而居高位期間,與他相鄰的房子裏,有日寇徹夜拷打抓來的北大學生,慘叫聲令人不忍卒聞。然而周作人卻照樣在他的窗明几淨的‘苦雨齋’裏寫他的‘苦茶文’,被拷打的自己的同胞、後輩、學生的慘叫,似乎也並不能擾亂他的心境”。王彬彬還毫不留情地批露了過於“聰明”的中國文人的“聰明”之處。這裡的“聰明”,是指一種做人之道,一種生存策略,一種活命智慧,一種處世技術,是指“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是指一種形而下的立身手段。“在這些方面,中國當代的一些作家,一些有大名的文人,真可謂已臻于爐火純青的至境,已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前進,什麼時候應後退;什麼時候該發言,什麼時候應沉默”,他們知道“什麼時候既應説話又應顧左右而言他,什麼時候既應説話又應單刀直入,痛快淋漓”,他們知道“怎樣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收穫,怎樣以最小犧牲換取最大的報償”。這兩個命題的提出是極為重要的,它們揭示了幾千年來儒家文化影響腐蝕下的中國文人的病根所在,這兩個命題的解決也指明瞭中國文化人的重生之路,那就是要面對現實,敢於批評,不要只顧舉世和利益而耍盡“聰明”。軍人的依靠是槍桿子,而文化人的依靠永遠只有筆桿子,只有牢牢地抓住它,在一片虛偽和功利之間保留一顆“社會的良心”,才有利於我們的民族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前些年,王彬彬因為對某位部長級的作家提出了批評意見,就被那位大腕劈頭貶斥為“黑駒”,意思是你還嫩著呢,不配來批評我。現在,王彬彬仗劍而出,再鳴驚人,

    一個十足的文壇哪吒,面對權威,毫無懼色。他是有才華的,但只有輔以深沉的情懷,才能使他的批評鋒芒畢露,刀刀見血:他認為把一頂不合適的帽子帶在魯迅的頭上,無論這是荊冠還是桂冠,都構成了對魯迅的褻瀆;他對現在動不動就當作法寶亂拋的所謂的“文革語言”、“紅衛兵”帽子予以糾正;他冷靜地看到了文學大師的貶值;他還令人震驚地揭露了“腐敗的民間基礎”和被利用了的“民間”這塊招牌的社會現象……《為批評正名》是他最新的雜文批評集,通過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梳洗理解,以及對當今的許多社會現象的褒貶推論,向世人展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批評。他真正做到了,正常的學術討論“是在不妥協的論辯之中的相互的尊重、嚴肅的分析和學者在論辯中的自律”(朱學勤語)。

    真正的批評是一根小刺,有時候,一堵墻擋不住一個大氣球,這根刺卻能刺破它。

    文壇哪吒王彬彬如是説。

     中華讀書報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