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老新聞”的藝術人生  

    新聞界不乏入道文學藝術家殿堂的記者編輯,但集詩、書、畫于一身又造詣精深的人卻難覓。原人民日報總編輯范敬宜同志就是這樣一位精於詩書畫的老記者。從他最新出版的詩書畫集中,我們可以窺見這位“老新聞”數十年來在藝術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人生足跡。

    《范敬宜詩書畫》共收入詩、詞、散曲57首,書法手跡13篇,畫作27幅。翻覽全書,所收詩詞散曲不少是思接千里、情韻相生,久讀不厭的佳作。范敬宜的書法,有深厚的傳統臨習功底,出筆皆見法度。尤其楷書、行書,專家評論其不僅雅逸有書卷氣,而且跋文短而雋永可讀,而臨石濤題畫的隸書,幾可亂真。

    有人説,看國畫有如入深山,只覺得連綿無盡,鬱鬱蔥蔥,看不到頭,方顯出真山真水的森郁氣象。范敬宜的畫可説深得其妙。文藝評論家馮其庸先生賞其畫讚道:筆墨老健,幅幅精良,不忍釋手。

    范敬宜早年畢業于無錫國學專修學校、上海聖約翰大學。1951年開始從事新聞工作。自幼對詩書畫都很敏悟。學生時受過當時文史哲方面傑出學者的熏陶,曾師從或受教于精通書畫詩詞的名家,如上世紀40年代有“當代王羲之”之稱的大書法家王蘧常先生即其中之一。

    談到出版《范敬宜詩書畫》的初衷,范敬宜在這本書的《自序》中寫道:只是想“借此説明藝術與新聞的關係以及詩、書、畫對我一生新聞寫作和辦報實踐的影響。我雖然未能成為合格的畫家、書法家、詩人,更未能留下什麼精心之作,但是‘物藝相通’,詩、書、畫作為一種‘余事’,對我的新聞生涯産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它們經常在我審時度勢、謀篇佈局之際,給我以靈感、給我以啟發,其中的妙諦,只可會意,無法言傳。”那麼,從范敬宜的藝術人生軌跡中,我們新聞工作者能領悟到什麼有益的東西呢?

    其一,新聞與藝術,從做學問的層面上看,都沒有捷徑可走。范敬宜倘若不是有十年磨杵的精神和毅力,他的詩書畫是斷不能達到目前的境界的。幹新聞也是如此。身在記者編輯崗位上,要想真正研究些問題,更應有“坐冷板凳”的思想準備。

    其二,新聞與藝術雖是兩門不同的學問,但不應畫地為牢。新聞報道可以學習借鑒藝術創作的經驗和某些表現手法。正如范敬宜在《總編輯手記》一書所説:“以飄逸瀟灑之筆,論經文緯武之事。”在人民日報任總編輯的歲月裏,范敬宜經常把自己藝術創作的經驗應用於指導工作實踐。比如他説:“寫文章就如繪畫,整個佈局就是處理虛與實、濃與淡、深與淺、遠與近、粗與細、幹與濕、生與熟、疏與密……的矛盾關係。這是一種藝術,我們新聞寫作可以舉一反三。”因此,他希望記者編輯都能來研究文筆,同時提倡在堅持正確導向,把握好政策、保證事實準確的前提下,要在寫作上力求鮮活、生動,培養個人的風格,寫出“惜墨如金的上乘之作”。他還反覆告誡大家:寫新聞、評論“缺乏思想,就沒有靈魂;缺乏激情,就蒼白無力;缺乏文采,就難以卒讀。”他説,要做到這三者統一,很不容易。要學會國畫中“頰上添三毫”的藝術技巧,以傳神之筆,畫龍點睛,提高報紙的“精、氣、神”。

    其三,這本詩書畫集,不僅僅是范敬宜藝術生涯的結晶,更是他對祖國、對人民的赤誠之心和高尚情操的寫照。正如他在《滿江紅贈人》詞中所雲:“平生願,唯報國,征途遠,肩寧息?到峰巔仍自朝乾夕惕。當日聞雞爭起舞,今宵撫劍猶望月。唸白雲深處萬千家,情難抑。”這種茹苦如飴、矢志不渝的精神是令人欽佩的。(李洪啟)

    《光明日報》2002年3月28日


人民論壇:“雛鳳清于老鳳聲”
想想八十年前……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