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面加強飼養食用野生動物管理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食用野生動物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很大的潛在危險。不能單純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角度來考慮這一問題,而應從人類健康、衛生防疫和環境安全等更高層次著眼,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力度。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楊朝飛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自然界中許多致病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生活在動物身上。部分群眾喜好食野味,為病毒侵入人體埋下了隱患。此外,人類不斷將足跡伸向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使得野生動物食物匱乏,不得不從森林深處遷移到森林邊緣地帶覓食,從而把身上的病毒傳染給家養牲畜,再間接傳染給人類。

    楊朝飛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説明非典病毒源於野生動物,但專家已發現它與果子狸等野生動物身上的冠狀病毒有很高的同源性。此外,廣東省最早報告的發病人員也為餐館的廚師。即使最後證明此次非典疫情與野生動物無關,也無法排除未知種類的病毒和微生物隱藏在“鮮活”的野味中,對人類構成很大的潛在危險。

    楊朝飛説,為防止野生動物攜帶的病毒傳染給人類,社會公眾應徹底改變自身不良的飲食習慣,政府有關部門也應從五個方面加強飼養食用野生動物的管理:

    一,制定食用野生動物及相關産品的法律規定。從野生動物的來源、獲得、加工、檢驗、冷凍、運輸和消費等環節作出明確的法律規定,規範野生動物的宰殺及加工管理。

    二,倡導文明健康的飲食習慣。食用野生動物是我國某些地區長期存在的陋習,要加大宣傳和引導,提倡人們逐漸改變不健康文明的飲食習慣。

    三,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外來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世界範圍威脅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非典病毒對人類來説就是一種外來物種。要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的研究,建立外來入侵物種的快速反應機制。

    四,嚴格限制野生動物園建設,限制動物的人工馴養。建立野生動物園和人工馴養野生動物都會使人與野生動物的距離過近,容易對人類健康産生潛在的危險。對於這類項目要嚴格審查,在環境影響評價中增加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影響的風險評估。

    五,廣泛推行生物多樣性保護,擴展野生動物的保護和管理範圍,加大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 (記者秦傑 鄒聲文)

     新華網 2003年06月10日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取得重大成效
湖北野生和封閉馴養果子狸體內檢出非典病毒
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林業局部署嚴禁違法捕獵和經營野生動物
中國將整治違法捕獵野生動物 禁開“野味店”
國家林業局:我國將嚴格控制野生動物經營利用
我國擬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 規定禁食野味
專家“校正”SARS疫源調查結論 給果子狸定罪尚早
衛生部、農業部專家抵贛進行果子狸採樣檢測研究
果子狸SARS樣病毒與人SARS病毒有99%以上同源性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