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研討“儒學與家庭倫理”

    如何使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先進思想結合起來,並以此加強對廣大群眾的思想道德教育?這正是今天在京閉幕的“儒學與家庭倫理研討會”的中心議題。

    這個由孔子基金會主持召開的研討會從家庭的社會作用、儒學的家庭倫理道德觀念、當代的公民道德教育等方面開展了深入探討。孔子基金會副會長趙健民、國際儒聯常務副會長楊波以及我國著名學者汝信、朱伯、孔繁、牟鐘鑒等出席了研討會。

    學者們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政府對家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極為重視。建國初期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都從法律上肯定了家庭的結構和家庭成員間的關係等重要原則。1995年政府公佈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進一步明確指出要“建立平等、文明、和睦、穩定的家庭”,“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樹立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在家庭內部、鄰里之間建立和發展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係。提倡夫妻共同承擔家務勞動和教育子女,利用多種形式,向父母傳播教育子女的知識與經驗”。不久前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一步強調,在繼承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美德的同時,要與體現時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觀念相融合,借鑒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明成果,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作為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也就是要成為我們每個家庭成員所遵循的倫理道德觀念和行動綱領。

    以孔子為代表的我國古代儒學家,十分強調家庭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們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已成為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的共識,其仁愛精神、禮讓精神、中和精神、大同精神以及自強精神的積極層面,也已成為中華民族長期發展的巨大力量,為無數家庭的仁人志士繼承和發展。與會學者們認為,當前的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新變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趨勢日漸增強。這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我們應更好地加強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研究,特別是對孔子儒學的研究,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為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作出新貢獻。(周文斌)

    

    《光明日報》 2001年12月24日

    


儒學在現代歸於何處?
《朱熹全書》編修緣起及主要原則
儒家文化:一種人學的解讀
郭店竹簡將改寫中國思想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