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駐華大使:阿拉法特+拉賓=中東和平

楊麗明

    3日開始,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進行了大規模襲擊。6日,本報記者就此問題對巴勒斯坦駐華大使穆斯塔法薩法裏尼進行了獨家專訪。

    “以色列的倒行逆施其實正反映了沙龍的緊張和無奈。因為自沙龍上臺後,本已有一定基礎的中東和談陷入僵局,巴以關係大倒退。不僅巴以人民熱切期盼的和平顯得遙遙無期,而且以色列一貫強調的‘安全’也未得到任何保障。情況變得更為複雜,巴勒斯坦人對沙龍的仇視情緒日漸增長,以色列人對沙龍的不滿也不斷顯露。在這種情況下,黔驢技窮的沙龍最後只好進行徒勞的反撲。”大使認為,以內閣作出向巴進攻的決議是“不自然的”,它想通過“軍事打擊來撈取更多的好處”。這不會有任何結果,因為巴勒斯坦人有“堅韌的毅力”,“絕對不會向以投降”。

    在談及巴極端組織的自殺性爆炸事件時,大使先生説:“他們(以色列人)指責我們支援恐怖活動,這純屬無稽之談。300萬巴勒斯坦人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戰亂,他們非常渴望和平,他們不僅不是‘恐怖分子’,反而是恐怖活動的受害者。”他認為,以色列充分利用其強大的宣傳機器以及美國猶太人的影響在國際社會顛倒是非,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而把巴描述成“恐怖主義”。“其實以色列實行的才是‘國家恐怖主義’”,以用從美國購來的F-15、F-16以及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對巴實施恐怖襲擊。他説,“經常見諸報端的是以色列人如何死於自殺性爆炸事件,而沒人關注巴勒斯坦兒童是如何在上學的途中被以色列炸死的。”

    “當我們的合法權益沒有保障、合法鬥爭不被承認;當我們受外敵侵略、民族感情受到壓抑的時候,我們能做什麼?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還要求阿拉法特拿起槍自己人打自己人,可能嗎?”大使反駁説:“其實爆炸襲擊的有無或是多少完全取決於以色列,如果以方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哪會有生存的空間!如果以色列人用武力解決問題,想徹底消滅巴勒斯坦,那麼我們都是哈馬斯,300萬巴勒斯坦人個個都是哈馬斯!”

    薩法裏尼大使強烈呼籲以聯合國為主的國際社會介入中東局勢,確保中東和平進程朝著公正的方向發展,因為巴以的實力懸殊決定了談判的難度。“人們總把巴以武裝力量相提並論,其實雙方的軍事實力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以色列有高性能飛機、坦克、導彈,而巴勒斯坦有什麼?總共只有幾千條槍。”他説,“國際社會必須參與進來,聯合國、地區國際組織必須在中東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巴以和談應該向世界證明,在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下,國際事務不是以武力的強弱來決定的。”大使讚揚了中國在中東和談上採取的態度,認為中國“憑著自己公平、公正、合理的外交原則處理中東事務,贏得阿拉伯國家的好評”。

    對於美國近日來對以色列軍事行動的支援,大使認為美的這一立場失之偏頗,為以開了“綠燈”,“在對待‘恐怖主義’問題上不應該有雙重標準。把自殺性爆炸事件歸咎於巴自治政府,而放著以色列的‘國家恐怖主義’不管,這未免有失公允。”不過他認為這並不意味著美國中東政策又有什麼大的轉變。因為“911事件”後,為了建立“國際反恐怖聯盟”,布希政府對中東問題採取較為平衡的政策。鮑威爾11月19日在美國路易斯市大學的演講中已對今後美國中東政策有了一個較全面的闡述,內容包括巴建國問題、難民問題、首都問題等,這是“全面、空前”的。大使説:“美國前一段時間採取平衡政策,不讓以色列參加‘國際反恐聯’,引起以方強烈不滿。因此,這次美的表態可能是對以色列的一個安慰。但從長期來看,美中東政策不會出現大的轉變,美不會放棄對中東和平進程的努力,因為中東的動蕩會影響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

    薩法裏尼大使嚴厲譴責以色列顛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企圖。他大聲疾呼:“巴勒斯坦如果沒有阿拉法特的領導,巴以之間就難以再有和平。”他向記者提出了一個“和平公式”———阿拉法特+拉賓=中東和平。“現在拉賓已經被以色列人自己刺死,如果阿拉法特再出問題的話,中東就難有寧日了。”他説,“阿拉法特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領袖,他能憑自己的魅力説服那些滿懷仇恨的巴遊擊隊員坐下來與以色列握手言和,沒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巴再也不會有比阿拉法特更溫和的領導人了。”據大使先生透露,就算是現在,巴勒斯坦內部也有不少人對阿拉法特的溫和態度不滿。  

    

    

    《中國青年報》 2001年12月07日

    


埃及稱埃以在巴勒斯坦建國原則問題上達成一致
以色列戰機襲擊巴勒斯坦位於加沙的安全部門
章啟月就中東局勢、阿富汗等問題答記者問(全文)
阿拉法特要求巴勒斯坦所有組織全面停火
阿拉法特:沙龍要推翻我 以方稱只是打擊恐怖主義
巴勒斯坦拒絕以色列12小時逮捕激進分子的通牒
埃及情報總局局長將赴以斡旋 緩和地區緊張局勢
以色列再次大規模空襲巴勒斯坦目標
巴高級參謀稱阿拉法特被困西岸並可能被以色列殺死
以色列在黎以邊界加強軍事部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