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投資與宏觀調控

自2002年鋼價從谷底反彈上來後,中國鋼鐵産業一舉扭虧,2002年實現利潤250億元。從1996年起,中國已經連續6年成為世界第一産鋼大國,鋼鐵業的投資潮也正在這大好的形勢下不斷升溫。

2003年鋼鐵項目投資發展迅猛,以成倍的速度不斷增加。自下半年開始,就有人提出要警惕過熱現象出現。2004年年初以來,國家有關部門連續出臺緊縮銀根和加大對部分過熱行業整治力度的有關政策,宏觀調控作用逐步顯現,對鋼材市場的影響加大。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中旬以來國內鋼材特別是建築鋼材價格出現明顯回落。線材、螺紋鋼代表品種價格已回落到每噸3250元和3440元左右,較3月初都下跌了750元以上。

鋼鐵投資快速發展和最近剛開始的緊縮到底意味著什麼?由鋼鐵投資熱所帶動的固定資産投資熱將來的發展又將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教授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戰略室副主任王元京副研究員。

宏觀調控已見成效

許光建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

投資過熱

許光建認為,鋼鐵行業投資過熱問題是很嚴重的,國家採取調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

如何看待鋼鐵投資的高速增長呢?許光建對記者説,首先要看到,在經濟增長加快,特別是工業生産增長加快的過程中,鋼鐵市場需求的相應增長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一是,從1998年開始,中國政府一直採取擴大內需的政策,加大了對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投資。二是房地産業投資的迅猛增長。三是汽車等部門投資迅速增長。這些部門投資的迅速增長必然會增加對鋼鐵的需求。

據有關統計資料,在中國鋼材消費總量中,工業和建築業消費的數量分別佔35%和55%。在這種市場需求的強勁拉動下,鋼材市場價格逐步上漲,從而刺激了鋼鐵工業投資的迅速增長。

但是,我們還要看到鋼鐵行業投資快速增長中的嚴重問題。一是,有相當一部分的投資是違反國家的環境保護、土地管制等法規、政策;二是大部分投資主要是依賴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加大了國有商業銀行的風險;三是加劇了煤炭、電力、礦石等重要原材料和能源的供應和鐵路運輸的緊張程度。

更要看到,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很不完善,不少地方鋼鐵行業的投資並不完全是企業的理性行為,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的一種非理性行為。

這些方面的因素就為今後的鋼鐵行業的正常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風險和隱患。因此,政府有關部門對鋼鐵等幾個行業投資增長過快的問題採取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進行調控是非常必要的。

許光建表示,鋼鐵等少數幾個行業投資增長過快,是去年以來中國經濟運作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問題。

據統計,2003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率高達26.7%,大大超過了預期目標,而鋼鐵等行業的投資增長速度更高,在500萬元以上項目中,鋼鐵投資增長96.6%,電解鋁增長92.9%,水泥增長121.9%。這些指標表明,在經濟增長加快的過程中,産業結構失調的問題開始凸顯,並有可能導致總量失衡。

從最近的鋼材市場價格的變動趨勢來看,國家的調控措施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許光建説,鋼材價格的回落,會給鋼鐵投資主體傳遞明確的信號,使其利潤預期降低,進一步減少投資,也使銀行對於鋼鐵行業的貸款更加謹慎。可以認為,鋼鐵投資的盲目增長的局面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自由調節

鋼材市場價格回落是國家對固定資産投資規模進行有力調控的直接反映,是市場供求狀況的合理表現,國家對於鋼鐵市場價格並沒有採取直接干預的手段

我們知道,價格總是市場供給和需求的相互關係的表現,供不應求,價格必然要上漲,供過於求,價格必然趨於下降。

許教授説,最近幾年,中國鋼材市場價格曾經經歷了一個持續低迷的時期,反映了當時的鋼材市場需求增長緩慢的問題。

去年以來鋼材市場價格不斷上漲,是市場需求增長大大高於供給增長的正常反映。這些都不是政府干預的結果。鋼材的價格,基本上是由市場供求關係自由調節的,政府的干預是非常有限的。

在分析近期鋼材市場價格的回落態勢時,許光建認為要重視預期的作用。

在國家採取多方面手段對固定資産投資規模進行控制的形勢下,市場主體就會産生一種明確的預期,投資規模的控制必然會減少對鋼材的需求,從而就有了鋼材價格下降的預期。

實際上,去年以來鋼材市場價格的上漲在某種意義上説也是市場主體的預期的一種反映。隨著基礎設施、房地産、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人們自然就會預測到對鋼材的需求的增長,價格上漲就成為一種流行的市場預期。

在分析鋼材市場價格變動趨勢時,還要重視國際市場因素的作用。有權威部門指出,近期鋼材市場價格回落與美元對歐元等主要國際貨幣升值有很大關係。

這是有根據的,中國的鋼材進口量已經佔到了國內消費量的一定比重,由於美元匯率的波動導致的鋼材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必然會較快的反映到國內市場上。去年的鋼材市場價格上漲也有這一因素。在分析今後鋼材市場價格走勢時,同樣要重視這一因素。

據有關部門預測,鋼材市場價格的下降趨勢還會持續一個時期,許光建認為是有道理的。

重要理由是,國家對部分行業投資過熱的調控措施的作用還沒有充分顯現,今年一季度的投資增長速度依然偏高。隨著各種政策的逐步到位,固定資産投資規模的增速將會明顯下降,鋼材市場價格將會與固定資産投資規模的變動相適應,出現適當的下降是難以避免的。

有專家預測,由於前一段時期的鋼鐵行業的投資的迅猛增長,鋼鐵生産能力在今後一定時期出現過剩似難避免,因此,鋼材市場價格的下降可能會持續一個較長的時期。當然,影響價格變化的因素是很複雜的,某種産品的價格進行長期趨勢分析是非常困難的。

控制投資過快增長

王元京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戰略室副主任

2004年1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又創新高,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在2003年高增長的基礎上加速攀升,顯示了超常規增長態勢,控制投資過快的形勢相當嚴峻。但是,也要看到,國家採取的宏觀調控效應開始初步顯現。

在國家加強投資宏觀調控的大環境下,2004年1季度熱門行業的投資呈現出複雜多樣的變化格局。從原材料工業來看,冶金工業投資增長106.4%,增幅同比下降47.3個百分點;從能源産業來看,電力、煤炭、石油工業投資增長53.1%、94.0%、35.3%,增幅同比上升21.8個百分點、66.6個百分點、8.7個百分點。以上説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已經在冶金工業得到了初步的回應,過高的投資增長速度已經開始降溫。

但總的來看,高耗能工業投資依然高溫攀升,對電力等能源工業投資增長構成了很大壓力。説明由於時滯的關係,調控政策的作用還沒有全面發揮出來。

過熱原因

由於重化工業生産能力形成週期較長,容易對未來消費需求産生高估,一旦過多的當期投資需求轉化為下期的投資供給後又不能為消費吸收,就可能導致高投資率與低消費率的差距拉大

王元京表示,目前的投資過熱是在複雜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因此,不能簡單的歸結為某一方面的因素使然。

首先是脫離國情的錯誤發展觀的影響。中國在進入消費升級階段後,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與發展目標,投資過度向高級住宅、高檔飯店、高爾夫球場、豪華辦公設施、城市廣場、大型會展中心等高端項目傾斜,在推動投資迅猛擴張的同時,並沒有帶動消費率的提高,反而推動了産能的嚴重過剩。

以上兩種情況均會對經濟增長速度産生很大的抑製作用。為了不影響經濟增長速度,一些地方往往又依賴投資的新一輪高速增長,週而复始就會導致投資累積性過熱。

其次,資本市場結構失調為投資過熱創造了條件。由於中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沒有發育起來,使得各類投資過多的依賴銀行貸款,不僅造成了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産權交易市場的發展很不平衡,而且造成了銀行信貸與貨幣供應的過快增長,增加了投資過熱與通貨膨脹的危險。

第三是缺乏有效約束兩大“失靈”的體制條件。當前的投資增長過快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失靈”的存在。一些地方公共投資領域之所以在黨政機關辦公樓和培訓中心、高爾夫球場、城市廣場、會展中心等工程上不惜血本,除了受到錯誤發展觀的影響以外,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公共投資行為不受約束。

當前一些行業的盲目擴張之所以難以抑制,反而要借助“看得見的手”進行干預,除了投資主體的自身原因以外,要素價格信號扭曲也刺激了部分行業的投資過熱。

在比較完善的市場機制下,資金、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産等資源要素的價格都是市場化的,價格信號能夠反映出真實的投資成本,從而影響企業預期投資回報率與投資決策。

中國是一個每人平均水資源、耕地、礦産資源極為短缺的國家,但是由於政府主導經濟的存在,要素市場的價格信號被嚴重扭曲,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無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在各地政府的優惠政策下,又變成有利可圖的,從而不適當的降低了企業的投資成本,誤導了企業的投資預期,造成投資的過熱與市場秩序混亂。

調控措施

控制部分過熱行業要有全局觀;加強土地管理的關鍵在於提高使用效率;清理在建項目要有新思路

控制部分過熱行業要有全局觀。

王元京説,中國的産業鏈條可以大致分為上游産業(初級品生産)→中游産業(原材料或中間品生産)→下游産業(製成品生産)三個組成部分。

由於産業鏈之間存在著需求與供給的傳導機制,宏觀調控就不應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僅從治理中游産業投資過熱入手進行控制,而應當從上中下游産業全局的角度進行結構調節。

一是調節上游産業向下游産業的價格傳導。目前,中上游産業的求大於供,導致部分初級産品與中間産品的價格不斷上漲,儘管還沒有明顯的傳導到下游産業,但時間不會太久。因此,要採取多種手段有效控制中上游産業的價格上漲,防止投資價格飛漲引發全局性通貨膨脹。

二是調節下游産業向上游産業的市場傳導。目前,下游産業特別是黨政機關辦公樓和培訓中心、高檔商品房、城市快速軌道交通、高爾夫球場、主題公園、會展中心、物流園區、大型購物中心的投資高速增長,各地的盲目攀比之風推動了不斷膨脹的項目開工,從而帶動了原材料、能源行業投資的過快增長。與此同時,部分下游行業的高投資並沒有轉化為高消費,反而形成了鉅額不良資産。

加強土地管理的關鍵在於提高使用效率。

王元京表示,為了抑制投資過快增長,必須加強土地使用的管理。除了要控制新的建設用地指標以外,最迫切需要的是把投資增長的需求與土地的有效供給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土地嚴格控制下的單位投資效率的提高。

由於盲目效倣歐美國家低密度的發展模式,中國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投資擴張往往伴隨著土地等資源的低效率使用。

例如,中國中心城市每平方公里的GDP值遠遠低於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使得城市化的成本高昂,但效益不佳。

因此,中國要走不佔耕地也能大幅度提高城市化的道路。加強城市的加密開發計劃,嚴格控制低密度基礎設施、住宅、商業設施的建設,要鼓勵新增城市投資主要向老城區流動、向高層設施流動、向地下設施(即立體化)流動,通過加密工程提高城市化的發展水準的同時,帶動消費水準、就業水準與發展水準的提高。

同時,還要堅持走不搞新建開發區也能大幅度提高工業化水準的道路,提高“投資外延化”的進入門檻,鼓勵工業新增投資主要流向老開發區、老工業區、老企業,提高單位面積內的産業積聚與綜合配套能力、促進不同地區優勢産業集群的發展。

清理在建項目要有新思路。

為了避免部分行業投資過熱央及整個經濟大局,有必要重點清理鋼鐵、電解鋁、水泥、黨政機關辦公樓和培訓中心、城市快速軌道交通、高爾夫球場、會展中心、物流園區、大型購物中心的在建項目,防止那些只會增加外部經濟負效益的、資金鏈條極易斷裂的、人為繞過法律禁區的違規項目的建設。

王元京説,清理在建項目不應當一“砍”了之,而應當根據土地使用、能源使用、環境保護、信貸安全等標準對在建項目進行必要的政府干預。

我認為,可以參照國際上反傾銷法與國內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重點調查典型在建項目是否存在人為地壓低土地價格取得土地使用權,是否人為地繞過環保標準、安全標準實施項目建設,是否挪用擠佔財政資金超標進行辦公樓建設、是否人為補貼電力等能源價格實施項目建設、是否在資本金非常不充足的情況下取得銀行貸款等等。

對於此類違規在建項目的清理,除了少數項目勒令下馬以外,大多數項目應當以補足必要的社會成本費用為主要目標,從而通過項目清理糾正要素市場的價格扭曲,影響到投資者對過熱行業的預期。

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在已經過熱的行業裏清理在建項目要慎用行政“逐客令”。 (記者 賈南)

    《國際金融報》 2004年05月21日


曾培炎:個別行業的過度投資現象已有效調控
宏觀調控效果顯現 1-4月份投資增幅再回落
樊綱:降溫效果將在三季度顯現
《人民日報》:統一思想,自覺服從宏觀調控大局
曾培炎:要狠抓各項宏觀調控措施的落實
曾培炎要求做好固定資産投資清理
宏觀調控見成效 鋼材價格明顯回落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