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和夏斌:三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為何不加息

為遏制投資增長防通脹,央行自去年來三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卻一直沒有動用貨幣政策的另一利器——加息。央行為何遲遲不加息?昨日,在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高級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對此從不同角度作出了解釋。

李揚認為,央行之所以沒有選擇加息有其難處。隨著對外開放的逐步擴大,我國的利率走勢越來越多地受到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人民幣利率水準與美元利率水準的差,成為影響人民幣利率決定和國內貨幣供應量的重要因素。1997年以來,人民幣利率與美元利率同步運作,美元利率對人民幣利率政策有非常強的影響,加息將刺激投機資本,潛在的套利壓力約束了人民幣利率水準的調整範圍。

夏斌則認為,若同時調整存貸款利率,縮小利差,則將直接影響銀行的經營安全。因為四大國有銀行在2002年的營業收入中,利差收入高達83%(1566億元),中間收入僅為6.6%(124億元);而如果存款利率不動,又想收緊銀根,在不縮減基礎貨幣投放的情況下,僅提高貸款利率,利差就會擴大,這將直接刺激銀行放大貸款,收緊銀根的政策效應也會相應減弱。

那麼,利率調整與否取決於那些因素呢?李揚分析説,我國利率水準的決定及利率政策的傳導取決於三類因素:一是官方利率,它決定了商業銀行存貸款業務的利率,從而相應決定了銀行可以從存貸款業務中獲得的利益;決定了金融機構在同中央銀行交易時獲得資金的成本和便利性;決定了那些可以從銀行體系獲得資金供應的工商企業的財務成本。二是由資金供應決定的市場利率,這是衡量資金供求狀況的尺規之一,是商業銀行超額準備率的水準及其變動。這主要體現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上,這兩個市場利率的走勢與官方利率走勢並不完全相同。三是我國的利率水準與國際市場利率的差,以及與此關聯的匯率政策的動態。

針對我國利率傳導機制欠通暢的現狀,夏斌提出,應穩步、持續推進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進程,重點是存款利率市場化同時,加快銀行業務創新改革,以減少利差收入比例,提高利率調控的敏感度。他説,近期應該按照市場原則,進一步推進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政策,以提高央行貨幣政策的自主性;要擇機決定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使用範圍,逐步降低超額存款準備金率的利率,直至降到零;還要正確引導市場利率預期,使市場利率走勢盡可能反映央行一段時間內的貨幣政策意圖。因此,他建議短時間內公開市場操作不宜交錯使用政策意圖相反的價格招標,以免擾亂金融機構預期、影響央行的政策目標。(記者 郭鳳琳)

新京報 2004年4月14日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提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準備金率上調在哪些方面影響了金融市場
專家指出調整準備金率影響股市均衡點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