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羅奇:中國為世界提供巨大機會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前訪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

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將參加11月初在中國海南舉行的博螯亞洲論壇2003年年會,並將作題為“處在十字路口的世界經濟:外包、保護主義與全球勞動仲裁”的演講。在啟程前往中國前夕,羅奇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並就中國經濟地位、中美經貿關係、發展與合作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由於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尤其是出口增長迅速,一些人認為中國給別國造成了“威脅”。對此,羅奇表示,過去10年中,中國出口增長了兩倍多,但中國三分之二的出口增長來自發達國家的在華企業及合資企業,“這種增長正是美國、日本、歐洲製造商所需要的,怎麼會損害它們的利益呢”?

他説:“增加在中國的投資是許多發達國家跨國公司長期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就美國公司來説,這是自願的,並沒有人強迫它們這樣做。由於美國生産成本高,它們就把生産轉移到中國,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競爭力。”同樣,羅奇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也有利於它的周邊國家和地區,“中國40%的進口來自周邊國家和地區,這表明中國已成為亞太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羅奇説:“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兩個巨大機會,一是為高品質産品提供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外包市場;二是為世界提供了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潛在市場。除非中國經濟或金融市場發生危機,當然我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發生,否則,將會有更多的跨國公司把中國當作它們的戰略選擇。”

關於中美之間的經濟分歧,羅奇認為是被誇大了。他説:“美國的錯誤在於將中美貿易逆差的責任推給了中國,人民幣匯率問題是這個錯誤的一個方面。美國國內儲蓄一直大幅下降,儲蓄水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低。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美國對中國不存在貿易逆差,它也會與其他國家存在貿易逆差。”

在羅奇看來,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甚至是“一件好事”,“因為它給美國消費者帶來了廉價的、高品質的商品,提高了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即使美國與中國之間不存在貿易逆差,它與巴西、日本、德國這些國家之間仍然會有逆差,而這些國家的商品更加昂貴”。

談到人民幣匯率問題時,羅奇表示,他不認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目前人民幣匯率正常。因為,人民幣匯率是根據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確定的,不能單純由中美貿易狀況決定。至於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他認為“這是美國自己的問題,不是中國造成的問題”。

關於經濟發展問題,羅奇表示,他不同意全球化使窮國更窮、富國更富的觀點,“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對全球化進行管理”。他認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最好的合作方式是通過貿易,即商品和服務的交換,來推動經濟交流、技術轉讓和人力資源的交流。就亞太經濟合作而言,“美國應當加強與亞太國家的戰略夥伴關係,而發展這種關係的最好方式,不是製造貿易摩擦或實行貿易保護,而是努力推動貿易自由化”。

當記者問他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何建議時,羅奇認為,中國應當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戰略,而不必照搬日本、南韓或美國的模式。他説:“中國有許多獨特之處,對於這一點,中國領導人保持了清醒的認識。當然,中國也一直在努力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中國從各種國際研討會中學到了很多東西,而其他國家的專家也很願意向中國介紹自己國家的經驗。”

談到即將舉行的博螯亞洲論壇年會,羅奇表示,博鰲論壇為中國、亞洲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溝通想法的機會,雖然論壇不一定會有具體結果,但思想溝通本身就是一個重要成就。考慮到本次論壇年會有許多高層決策人士和專家參加,羅奇認為,它將是一次“高水準”的論壇活動,無論對中國、對亞洲國家還是對世界其他地區,都會産生“重要影響”。(新華社記者薛彥平)

新華網 2003年10月30日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反駁謬論:中國只是替罪羊
羅奇:中國應保持人民幣政策不變有三大理由
羅奇: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引擎為時不遠
摩根斯坦利經濟學家預測:美元還將貶值15%
羅奇:中國應注意全球化的風險
羅奇:中國對世界經濟貢獻很大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