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亞:長期國債仍應續發

長期建設國債解決了中國多年以來在基礎設施和西部開發中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對近幾年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今年中國的經濟預期將獲得較快地增長,表明連續6年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許多人都認為中國已擺脫1998年以來需求不足和不景氣的壓力,積極的財政政策從明年開始應該停止或減小力度,建議減少甚至停止發行長期建設國債。

經濟形勢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有一些促使執行積極財政政策的原因仍然存在,如:需求不足導致的生産能力過剩雖有所緩解但還沒有完全解決,居民消費價格增長指數仍低於1%,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保持負增長,需要就業和再就業的人數佔勞動力的比重還比較高,民間投資增長相對緩慢,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存款和貸款數量的差距繼續擴大等等。但也有一些指標表明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向“熱”的方向發展。如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和進出口的快速增長,生産資料價格指數和企業産品出廠價格指數有較大的回升,各地政府的開發區熱和上項目熱等等。因此,目前還難以判斷是否應該停止積極的財政政策。而近幾年建設國債發行的數量不變和略有降低(今年計劃比去年少100億元),佔GDP和財政支出的比例是逐年下降的,實質上是在逐漸減小。

到今年為止,中國發行長期國債已有6年。按計劃累計的總量將達到8000億元,帶動了全社會3萬億元左右的建設規模,解決了中國多年以來在基礎設施和西部開發中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對近幾年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今後是否需要減少或停止發行,主要應取決於其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任務是否完成。我們認為,從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和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來看,無論從現實的需要還是從經濟和社會長遠發展上看,今後較長一個時期內都不應該減少或停止長期建設國債的發行。

西部開發

目前西部地區與東部相比,在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西部地區的開發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不斷投入大量的建設資金。近幾年長期建設國債對西部地區的投入都在600億-700億元(包括500億元的西部專項建設債),但西部的大部分地區仍然感到建設資金的缺乏。目前已開工的建設項目需要繼續投入,許多關係西部地區發展的項目尚未開工。因此,今後一個時期國家仍應增加對西部地區的投入,至少不應減少對西部地區的國債投資規模。

持續發展

近幾年國家在“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退耕還湖”,江河源頭、沙漠治理,防護林建設,垃圾和污水處理等環境保護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建設資金,每年達100億-150億元。由於中國是生態環境問題較多的國家,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任務繁重而且不能放鬆,今後一段時期每年仍需要保持一定數量的建設資金投入。

基建投入

中國近幾年在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投入了大量建設資金,對改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硬體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由於過去“欠賬”較多,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遠沒有達到完善的程度,水利、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還處於投資高峰期,每年必須有大量的建設資金投入。例如水利建設,近幾年每年1000多億元的建設資金中,有300億-400億元是國債資金,為了保證各項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在今後一段時期仍需保持同等規模資金的投入。

技術改造

裝備工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前些年忽視裝備工業的發展使中國的裝備工業在世界上處於落後的地位。近幾年國家為裝備工業的技術改造提供貸款貼息,對推進裝備工業的技術進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與世界上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國際市場,考慮到中國裝備工業積累能力較弱的現狀,國家每年仍應投入一定數量的資金繼續支援裝備工業的技術進步,才能使中國的裝備工業儘快提高競爭能力。

社會事業

今年發生的“非典”暴露了中國在衛生事業建設方面的缺欠和漏洞,中小學,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校捨得建設和危房改造、教學設備的不足,還有文物保護等諸多社會公益事業方面多年的建設投入不足,都是需要國家彌補的“欠賬”。為改善這些方面落後的狀況,除了各地政府應投入承擔一部分建設任務外,近幾年還需要國家投入較多的建設資金。

有很多人擔心繼續增發建設國債可能對未來經濟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建議停發或少發。實際上,還債的壓力不是看債務總量,而是取決於每年需要償還的數量佔當年財政的比例。建設國債從借款的第二年開始付息,按3%的利息計算,1500億元的債務每年需要付息45億元。按目前的發債情況,今後5年如果連續每年增發1500億元國債,2009年需要負擔利息的建設國債數量為15500億元,按平均利息3%計算,需支付465億元,佔當年3萬多億元財政收入的1.5%左右,不會給財政造成大的壓力。

(作者張漢亞: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國際金融報 2003年10月23日


張漢亞:投資領域還沒有出現過熱
張漢亞:2003年經濟和投資發展分析及預測
張漢亞:我國民間投資諸多政策限制有待突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