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進入快速增長上升期——前三季度經濟金融運作分析

今年以來,在遭受非典疫情衝擊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仍保持增長加快的發展趨勢。工業生産快速增長,企業效益走好;固定資産投資和進出口繼續保持2002年下半年以來的高速增長態勢,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消費需求在二季度短暫下滑後迅速反彈;物價擺脫了負增長的低迷區間,促使物價總水準上漲的力量逐漸增強;貨幣供應量增長迅猛,金融機構貸款投放偏多;外匯儲備繼續大幅增加,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經濟快速增長的上升期,要保持經濟持續高增長的良好勢頭,必須警惕新一輪的重復建設以及銀行貸款過快增長的潛在風險,在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同時逐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注重宏觀經濟政策的前瞻性,合理調節信貸增長速度。

一、前三季度8.5%的增速是1998年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以來最快的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去年下半年增長加快的發展趨勢,一季度GDP增長9.9%,是1996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個季度。但在二季度,中國經濟遭受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的影響,工業生産增速減緩,消費大幅度下滑,使當季經濟增長的有所減緩。進入三季度後,經濟增長迅速恢復到原有的快速軌道,前三季度累計實現國內生産總值79114億元,同比增長8.5%,為1998年以來同期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

二、工業繼續快速增長,效益大幅提高,增長結構向重工業傾斜

1-9月累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共完成增加值289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5%。9月份完成工業增加值3704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16.3%。從企業性質看,當前國有、股份制、"三資"企業生産增速有所回落,集體企業生産增長加快。9月份,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1672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11.6%,減慢2.4個百分點;股份制企業增加值1506億元,增長16.5%,增速比上月減慢1.4個百分點;"三資"企業增加值1026億元,增長19.4%,減慢1.3個百分點。集體企業和股份合作企業生産增長則分別比上月加快1和5.1個百分點。

今年輕工業增長趨緩,重工業增長繼續加速。前9個月累計重工業增長18.4%,輕工業增長13.9%。目前輕重工業一慢一快的增長格局,表明對生産資料的生産需求擴張較快。

今年以來,工業産銷銜接,經濟效益總體水準繼續提高。9月份全國工業産品銷售率為98.74%,與上月持平。1-9月累計産銷率為97.67%,比上年同期提高0.11個百分點。1-8月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41.3,比上年同期提高115.4點,比今年上半年提高1.9點,為近年來的最高水準;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利潤總額50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2538億元,同比增長66.6%;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79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3個百分點,降幅比1-7月加大1.1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累計虧損458億元,下降6%,降幅比1-7月也加大1.8個百分點。

三、消費增長呈現快速恢復性增長

今年4、5月份,受非典疫情的打擊,一貫增長平穩的消費需求出現大幅度的下滑,5月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3%,處於1991年以來的最低水準。6月份以後消費增長開始出現回升,7、8月份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9.8%和9.9%,均高於上年同期增長水準。1-9月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699億元,同比增長8.6%,增幅比上年同期低0.1個百分點。

當前消費品市場的主要特點:一是非典期間居民被迫停止的家庭住房裝修等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大量釋放;二是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居民消費結構由家用電器提升為以汽車、住房為主的新型消費,今年以來,這些消費熱點商品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三是農村和城市之間的消費差距呈現擴大的趨勢。這是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農民增收困難的必然結果。

四、固定資産投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民間投資增速加快

前9個月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4351億元,同比增長30.5%,增幅高於去年同期8.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及其他單位基本建設投資13781億元,同比增長29.1%;更新改造投資5149億元,同比增長37.2%;房地産開發投資6495億元,同比增長32.8%。今年以來,投資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長,由於投資品價格較低,因而今年投資實際增長高於1992至1993年,成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投資增長的最快時期。(參見表1)

今年在投資領域中出現的另外一個積極的變化是民間投資在2002年已經由所加快的基礎上,基本擺脫了1997年以後持續5年左右的低迷。前三季度,集體投資和個體投資增速均較上年大幅提高,其中集體投資的增速已經超過國有投資,達到36%。高速回升的民間投資表明企業自主投資意願增強,對未來經濟預期看好。

五、進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吸引外資保持快速增長

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額繼續保持2002年下半年以來高速增長的勢頭,但近幾個月進出口增速有所回落。1-9全國進出口總值為6063億美元,增長36.2%。其中,出口3077億美元,同比增長32.3%,累計增速連續9個月維持在30%以上;進口2986億美元,同比增長40.5%。從月度進出口數據看,由於受石油大量進口和關稅下調後汽車零配件集中進口的影響,一季度出現貿易逆差。4月份以來,貿易順差的地位得到恢復,截至9月末累計實現貿易順差91億美元,為上年同期的45.5%。從月度進出口趨勢看,9月份出口增長31.3%,進口增長39.9%,增幅分別比上月提高4.1和12.6個百分點。

2002年在全球跨國直接投資下降的情況下,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550億美元,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今年1至9月份,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539家,同比增長18.59%;合同外資金額792.07億美元,同比增長35.9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02.38億美元,同比增長11.85%。

六、價格總水準繼續上升,生産資料價格漲幅高於消費品漲幅

1-9月累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去年同期上漲0.7%。從月度物價變動看,一季度物價處於上漲趨勢,但4月份以後,受季節性因素和非典疫情影響,物價環比下降幅度較大,居民消費價格月環比連續5個月負增長。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去年同月上漲1.1%,與上月環比上升1.2%。9月份當月最終商品價格漲幅較大,主要是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一是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蔬菜價格上揚;二是新學年開學,居民家庭支出的教育經費較多。

人民銀行監測的企業商品價格1-9月累計平均同比上升1.4%,其中投資品上漲2.1%,消費品下降0.6%。9月份同比上升2.2%,其中投資品價格上漲2.7%,消費品上漲0.96%。投資品與消費品價格的增幅差距拉大。預示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仍會保持緩慢增長的勢頭。

七、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

2000年年中以來,貨幣供應量增速加快。截至今年9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為21.36萬億元,同比增長20.7%,增幅同比高4.2個百分點,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為7.92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增幅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比上月低0.3個百分點。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主要因為貸款增加較多,目前的廣義貨幣M2增幅高於同期GDP增幅和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增長之和11.5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持續快速增加是推動貨幣供應量上升的直接力量。9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含外資機構)本外幣並表的各項存款餘額為21.51萬億元,同比增長21.1%,增幅比今年年初上升1.1個百分點。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為20.29萬億元,首次突破20萬億元大關,銀行資金來源充足。

在全部存款中,本外幣並表的企業存款9月末餘額為7.42萬億元,同比增長21.9%,增幅比年初高3.6個百分點。前9個月,本外幣並表企業存款累計增加10015億元,同比多增加3684億元。企業存款增加較多,足以説明目前實物生産經營領域的資金並不緊張。同時,居民儲蓄快速增長。9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含外資機構)本外幣並表的居民儲蓄餘額為10.82萬億元,同比增長18.3%。1至9月份,本外幣並表的居民儲蓄累計增加13785億元,同比多增加2811億元。

八、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增加偏多

9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含外資機構)本外幣並表的餘額為16.65萬億元,同比增長23.7%,增幅比年初高5.3個百分點。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5.61萬億元,同比增長23.5%,增幅同比高8.9個百分點,與上月比降低了0.4個百分點;外幣貸款餘額為1264億美元,同比增長26.9%。

今年前9個月,本外幣並表各項貸款(含外資機構)累計增加26687億元,同比多增加12657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貸款(19228億元)7459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24715億元,同比多增加11175億元,超過去年全年18475億元人民幣貸款6240億元;外幣貸款238.3億美元,同比多增加179.2億美元。

九、外匯儲備增速加快,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延續過去兩年快速增長的發展趨勢。截至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達到3839億美元,同比增長48.5%。其中9月份,外匯儲備比上月增加192億美元,前9個月累計增加975億美元,同比多增511億美元。目前,外匯儲備增加較多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我國國際收支順差和資本回流所致,但也要警惕國外熱錢的流入。9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8.277元人民幣,人民幣匯率繼續保持穩定。

預計全年增長8%以上

目前,一些先行性指標的走勢顯示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如重工業的增長速度超過輕工業;有些行業比如汽車、鋼鐵、建築、房地産增長迅猛,部分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短缺;原材料(冶金、有色、化工、森林)、紡織和機械工業投資增速較高;電力供給的短缺,全國拉閘限電地區和次數增多;鐵路航空運輸能力不足等,都在一定程度顯示目前經濟增速加快的發展趨勢。

從預期的角度分析,國家統計局三季度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33.0,分別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提高16.4和4.3點,已經恢復至非典之前的水準。人民銀行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企業家對下季度景氣預測較為樂觀:企業宏觀經濟形勢預期指數比上季度提高3.4個百分點;企業經營狀況景氣預期指數為18.7%,比上季度提高2.5個百分點,表明企業家仍看好下季度的宏觀經濟走勢和企業經營狀況。

在國際環境方面,2003年世界經濟總體形勢要略好于200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可能在3.3%-3.6%之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9月份預測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4.1%。國際經濟環境的進一步走好將有利於中國外貿進出口的增長,並進一步拉動我國工業産品生産的增長。

綜合分析,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預計2003年全年經濟增長應該在8%以上。其中,考慮到我國消費者有13億,如此大規模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會使消費增長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波動,在非典因素對消費的衝擊減弱以後,消費會回歸到原有的增長軌道,預計全年消費增長8.5%;投資需求基本上沒有受到非典的影響,且貸款的持續大幅度增長會進一步拉動投資需求,但受去年四季度投資基數大和目前政策因素的影響,增速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全年全社會投資增長23%左右,增速比上年的16.1%大幅提高;新的出口退稅政策會推動企業趕在政策生效前增加出口,按照目前進出口增速及變化趨勢預計,2003年全年進出口總規模將突破8000億美元,同比增長28%至30%。其中,出口增長25%,進口增長33%,全年貿易順差120億元左右,為去年貿易順差304億美元的40%;物價將繼續保持回升,預計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將在1%以內。

從前9個月的貸款增長和貨幣供應量的變化趨勢看,預計全年廣義貨幣M2增長21%左右,狹義貨幣M1增長約18%。全年人民幣貸款在3萬億元左右,均創造近年來最高增長幅度。

要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注重宏觀經濟政策的整體性和前瞻性。控制貨幣、信貸投放的過快增長。完善中央銀行的政策操作工具體系,加強窗口指導。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快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發展步伐,優化企業融資格局。堅持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擴大匯率浮動範圍,逐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

五大問題值得關注

(一)新一輪的重復建設嚴重,必然加劇今後的結構失衡

當前,在我國的一些地區和行業新一輪重復建設嚴重,主要表現在:(1)在傳統行業如汽車、鋼鐵、電解鋁重復建設問題突出。(2)在一些新興行業,特別是以電子資訊、軟體開發、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高新"項目遍地開花。(3)全國各種開發區過多、過濫,大量的土地被圈佔荒廢,部分城市房地産價格過高,房地産開發結構不合理。

各種重復建設仍然需要以銀行貸款為主的各種融資的支撐。從資金來源看,1-9月份,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投資到位資金30136.2億元,同比增長42.4%。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國內貸款、利用外資分別增長2.1%、50.3%、32.8%,國內貸款在投資資金來源中的比重仍在上升(見表2)。各項應付款增長26.4%,增幅持續回落。

應該看待這一輪的經濟增長是在原有的經濟結構矛盾沒有解決的環境下啟動的,新一輪的重復建設必然加劇經濟結構失衡,為今後金融風險埋下隱患。

(二)貨幣供應量和信貸投放依然偏快,可能引發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2001年我國新增貸款12913億元,2002年下半年開始,貸款投放加快,全年新增貸款18475億元,遠遠超過年初規劃的貸款規模。今年前8個月人民幣貸款已經累計增加超過20000億元。據此預測,今年全年新增貸款很有可能超過30000億元大關。這是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新增貸款最多,增速最高的年份之一。

目前的貸款增長速度,已經打破多年來貸款增長與經濟增長和物價總水準變動之間的經驗關係,對我國國民經濟中長期健康運作構成潛在隱患。主要表現:一是不斷積聚今後兩年的通貨膨脹壓力,過快增長的貨幣經過一段時滯,達到一定程度後,必然形成集中爆發,推動物價迅速上漲。二是過多的資金供應是與某些行業過熱增長相伴的,這在引發總需求擴張的同時,進一步扭曲不合理的經濟結構。三是貸款過快投放容易形成新的銀行不良貸款。

然而,今年伴隨貸款增長的是不良貸款的迅速下降。到9月末,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比上月下降0.42個百分點,比年初下降3.45個百分點。但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的背後存在的隱患不可小視。在現行體制下,政府主導的投資和國有銀行的貸款存在緊密的風險連帶關係,高速增長的投資拉動了工業企業利稅大幅增長,貸款猛增則稀釋了原有的不良貸款比例。一旦新增貸款不能及時跟進,資金鏈發生斷裂,問題馬上就會暴露。

(三)外匯儲備規模擴張迅速,本外幣政策協調難度加大

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購進外匯,使中央銀行的外匯佔款增長過快。今年以來由於美元貶值,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抬升,外資流入,外匯儲備增加的趨勢得以強化。前3個季度,央行通過外幣市場操作購入外匯7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多購入312億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購入689億美元的水準。相應地,通過人民幣外匯佔款投放基礎貨幣6505億元,同比多投放2578億元。

在目前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框架下,一方面要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另一方面又要通過控制基礎貨幣的增長調節貨幣信貸的投放。而外匯儲備大量增加使外匯佔款成為我國目前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過快增長的基礎貨幣會加大央行調控貨幣供給和商業銀行頭寸,控制信貸過快增長的政策操作難度。從目前外貿形勢看,外匯儲備在未來仍將大幅度提升,今年後幾個月外匯市場需要人民銀行介入購買的規模仍會有較大幅度增加。

(四)資本市場融資規模萎縮,企業融資渠道間接化的格局進一步強化

貸款增長過猛勢必造成融資格局進一步向銀行貸款傾斜,企業融資對銀行貸款的依賴增強,加大銀行信貸資産的風險。目前在國內金融市場融資格局中,貸款所佔的比重已經由2000年的72.8%攀升到今年前9個月的97.8%。(見表3)

目前我國企業融資格局中,直接融資比重過低,主要是企業債券市場嚴重萎縮。2002年全年企業債新增325億元,2003年前9個月企業債發行145億元,為銀行同期新增人民幣貸款2.47萬億元的0.59%。

(五)居民儲蓄存款持續增加,凸顯消費低迷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今年前9個月18.3%的儲蓄存款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同期的經濟增長速度和居民收入增長水準。強勢增長的儲蓄一方面導致最終消費低迷,同時其結果也顯示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

目前,我國的消費率已經由1952年的83.6%下降到2002年的58.2%。與此同時,投資率由1952年的18%逐漸上升到2002年的39.4%。我國的消費率低主要表現為居民消費率低,過高的儲蓄率、過低的消費率長期以往必然抑制消費,同時在我國目前的融資格局下也不利於直接融資的發展。

在居民收入差距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對2002年6月城市家庭財産的調查顯示,金融資産、儲蓄存款確實出現了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趨勢。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真正地解決好最終消費增長的問題,保持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增長,發展直接融資,減輕銀行業的壓力,必須將調整居民收入分配、發展第三産業,緩解就業壓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金融市場結構等一系列的問題統籌考慮,提高宏觀政策的系統性和協調性。

 表1  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
                          2002年           2003年前三季度  
                投資規模(億元) 增速(%) 投資規模(億元) 增速(%)  
全社會投資        43202         16.1       34351       30.5  
    其中:國有單位 18651          5.9       24765       31.4  
         集體單位  5901         11.8        4934       36.0  
         個體投資  6280         15.7        4643       24.7  
   
    表2  固定資産投資資金來源比重單位:%
        到位資金    
                 國家預算 國內貸款 債券 利用外資 自籌資金及
                  內資金                          其他資金  
1997.12   100     3.6       21.4   0.5    13.1     61.40  
2001.12   100     7.19      22.25  0.51   5.47     64.58  
2002.12   100     7.49      22.75  0.53   5.17     64.06  
2003.09   100     5.21      24.42  0.33   4.69     65.39  
    
    表3  企業外部融資格局表單位:%
                      2003年1-9月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國內金融市場融資總量    100        100     100     100  
    其中:貸款           96.84      79.35   75.86   72.83  
         企業債          0.59       1.34    0.89    0.48  
         股票            2.57       3.97    7.56   12.25

(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司 王毅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劉文敏)

上海證券報 2003年10月20日


社科院秋季報告:今明兩年我國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世界銀行報告稱: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
持續向好的中國經濟——前三季度經濟形勢述評
劉國光:中國宏觀政策逐步向中性調控方向過渡
邱曉華:關於中國今年經濟增長11%的估計不正確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