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陳淮:郵政專營的説法十分惡劣

陳淮

    郵政不是企業,是政府部門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在各國皆然。依託行政權力有一定壟斷性,或者説行政性進入壁壘,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為了保護這個部門順利履行獨特職能的一種傳統做法。但隨著技術進步,郵政業務的獨佔性受到多方面挑戰。除電信早已企業化外,速遞在國外也早已不是什麼專營的範圍。

    以郵政的網路和稅賦優惠,應當比商業化的速遞公司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服務。但實際上沒有一個國家的郵政能做到。社會發展需要更高效率。這就是郵政信件專營難以長期維持下去的理由。

    市場經濟的原則是:要麼壟斷者提供令人滿意的供給,要麼允許別人提供。決不可能有自己提供不了也不許別人提供的事能夠長久維持。實際上物品速遞和信函速遞是無法嚴格區分的。國外大到企業發貨,小到信函及特殊鮮活物品,都可以由速遞網路經營。

    此外,壟斷權不能由政府部門自己授予自己,要由法律授予。在一個有序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與壟斷部門發生矛盾時的正常解決辦法是由立法部門召開聽證會,速遞公司只要證明,郵政不能滿足社會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效率要求,自己的存在有利於提高整體的國民福利,就可以通過立法修改專營範圍的規定。

    郵政部門的解釋無法讓人接受。

    1.涉及個人隱私和國家安全的並非只有郵政。在這兩個特徵上,沒有比金融領域更明顯的了,但銀行是企業化的。銀行所負的政治責任、法律責任比郵政要大得多。這已經是常識。而且我們從未見郵政因為自己的工作失誤造成消費者經濟損失時承擔法律責任的先例。

    2.在所有國家,郵政都有“以豐補歉”的特徵。這不是排擠速遞公司的理由。因為國家已經授予郵政發行紀念郵票等無本萬利的專營權、無需金融風險的郵政儲蓄(郵政儲蓄是只存不貸,存款存入財政,保證利差)等特權。就是説,郵政已經為其“準行政職能”得到補償。此外,報刊發行等純屬商業化經營的業務範圍。無利的報刊郵政是不肯承擔發行職能的。

    3.郵政並沒有實行“人人都能接受的低廉價格”。事實上郵政服務的成本與效率是不相稱的。這正是速遞公司得以存在的市場理由。説“如果放開競爭,必然出現有利潤地區有人幹、無利潤地區無人幹的局面,廣大農村及邊遠地區就沒人去送信了”。這是拿農村及邊遠地區人民受法律保障必須享有的福利作“人質”要挾政府,要挾社會。這個説法十分惡劣。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1年6月25日

相關新聞

國有股減持再辨析

國家郵政局重申:信件專營禁止外商介入

打假遭遇新尷尬:郵政車運假“沒法打”

我國啟動電子郵政支付系統工程

國家郵政局官員談信件為何必須專營

河北省頒布全國第一個郵政地方性法規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