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工商時報》:不要拿蒙代爾蒙事

蒙代爾是大家,大家的話有號召力,所以蒙代爾在中國有市場,而且有著很大的市場。而人民幣升值話題也由於蒙代爾的到來又成為北京理論界和媒體的焦點。

這幾天媒體有關蒙代爾在北京講話的報道都以蒙代爾反對人民幣升值或蒙代爾表示人民幣升值不足取作為報道的標題,而事實上,對蒙代爾觀點的報道在其訪京之前就已多次見諸報端,蒙代爾因為在國際經濟學領域的影響力而備受中國人的關注。不過,媒體對蒙代爾的言論多少帶有誤解。

仔細閱讀蒙代爾的觀點,可以看到他所説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到兩個層面,一是短期內的升值問題,一是中長期的匯率問題。蒙代爾反對人民幣升值的理由是,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至少將産生六大影響:給中國出口帶來極大的危害;將使中國通貨緊縮面臨更大壓力;導致中國對外資吸引力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增加財政赤字;銀行壞賬可能因貨幣升值而增加。蒙代爾的這些觀點並不獨特,大多數的經濟學家或經濟工作者都有這種看法,這個觀點一般是指短期內人民幣突然大幅升值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不過蒙代爾同時説,中國應採取多方面的策略以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壓力,包括進一步放開對匯率和貿易的限制,包括與國際官員和學者的對話。“要慢慢放開一些限制,慢慢朝可持續性發展,然後慢慢地去改變或者是區別變動外匯的儲備”。

慢慢,慢慢,慢慢。蒙代爾的慢慢過程,其實表達的就是一個中長期的變化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人民幣匯率慢慢加大浮動幅度的過程,就是一個人民幣慢慢升值的過程。

何謂中長期,中長期就是指一年以上的時間。中國政府在確定了人民幣短期內不升值的決定後,並沒有堅持長期保持匯率不變的觀點。從蒙代爾的觀點看,他實際上也表達出人民幣匯率長期必然變動的趨勢,儘管其堅持固定匯率制度的觀點。蒙代爾是固定匯率制度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在固定匯率機制下,一國可以將國內的經濟衝擊外溢,傳遞到其他國家以維持國內經濟的均衡狀態。當一國出現供給過剩、物價下降,就可以通過增加出口來調整;當出現供給不足,就會物價上升,通過進口來調整。而在浮動匯率下,由於匯率波動,這些經濟困境會與外界隔絕,只能由一國自己承擔。不過很多支援浮動匯率制度的經濟學家也對蒙代爾的理論進行了批判。蒙代爾理論的成立必須有3個前提,即暫時性或貨幣性的衝擊,小國假設,世界經濟平穩發展。

要維持固定匯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各國經濟穩定同步的發展。顯然,這一點在現實世界是做不到的。

國際經濟學界公認的“三元衝突”理論説明瞭維持固定匯率的困難。奧伯斯菲爾德(O b s fe ld)在1998年指出,當一國參與國際經濟活動時,面臨著如何安排匯率制度、管理資本市場和實現國內宏觀經濟目標的“三難選擇”,即一國只能在固定匯率、資本自由流動和獨立的貨幣政策三項政策中選擇其二。學者們都認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當然不能放棄獨立的貨幣政策。同時,中國已承諾要實現資本的自由流動。那麼,按照“三難選擇”,中國必然無法堅持固定匯率制度。這是一個理論上的推導,也是政府現實的選擇,惟一不確定的只是技術上的時間選擇問題。而從中期的匯率浮動的幅度看,也僅僅是技術上的幅度大小問題,人民幣匯率的變動是必然發生的事情。按照蒙代爾自己的邏輯也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維持固定匯率的條件是小國,還要保持世界經濟穩定的發展。但因為中國是大國,因為中國經濟實現了高速的增長,打破了原有世界經濟的平衡,所以,中國保持固定匯率制度是不可能的。蒙代爾是主張固定匯率制度的代表人物,所以他會堅持表達匯率穩定的觀點,這是他的固執,也是他走江湖的招牌。

對蒙代爾的誤解有兩方面。一方面,把蒙代爾的名氣當成評判其觀點價值的坐標,拿著雞毛當了令箭。其實他的觀點僅是他這派的觀點,有道理,也有不足。另一方面,蒙代爾也承認匯率會有漫漫的變化,但很多人有意無意地淡化了。

我以為,拿蒙代爾説事是危險的遊戲。如果蒙代爾是一張牌,可以多出幾次也無妨,但媒體和學界且莫誤解蒙代爾,且莫誤導企業界。讓政治家對制度變遷過程産生誤判,會加大社會的改革成本,讓企業家對經濟預期産生誤判,會增加企業的交易費用。

蒙代爾在北京説的最有價值的話是:“明年、後年就這個問題還會進行爭論,中國要花點時間研究一下,正確應對好這個問題,進行對話溝通,找到解決辦法”。我們應該記住這個外國人的好心,要認真研究人民幣匯率問題。經濟學家對待匯率的研究,倒應該保持穩定的治學態度,如果學術研究也浮動的話,就會出現另類的“三難”:媒體難以判別,政府難以判斷,企業難以決策。

如果我們有了這樣一個認識,那麼蒙代爾中國之行的收益就會大於主辦單位付出的成本,就是一個有得賺的買賣。(劉杉)

中華工商時報 2003年9月18日


蒙代爾:中國沒把通縮輸出給世界任何國家
蒙代爾成思危對話人民幣匯率 近期應保持穩定
“歐元之父”蒙代爾:人民幣重估並非解決途徑
蒙代爾日前表示:人民幣升值會使世界經濟黯淡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