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技術創新、發展階段與戰略選擇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技術創新是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動力,這是國內外學術界的共識,但是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學術界則有爭議。本文為林毅夫教授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一、發展階段和技術創新

對技術創新的含義,經濟學界和科技界的理解不完全相同。經濟學界所謂技術創新,是指一個生産者在下一期生産中所採用的技術比這一期生産的技術好,效率高,這個“新”技術不必是最新的發明。在科技界裏則習慣地把創新和發明等同起來。發明是從無到有,是對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現有知識存量的一個增量貢獻。但在經濟學裏則把發明和創新分開,創新側重已經發明出來的技術在生産過程中的實際運用,是和一個生産者現在實際採用的技術比較,而不是和世界總體的技術水準做比較。

最發達國家各個産業所採用技術在世界各國的相同産業中通常處於最先進的水準,既然如此,發達國家在下一期生産時要採用比現在更好的技術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新發明。關於發明,尤其是在現代高科技産業上的發明,投入非常巨大。像IBM每年的研發投入是50多億美元,摩托羅拉40多億美元,因特爾30多億美元,朗訊40多億美元。而且風險非常高:一般在最前沿技術上的研發投入,一百個立項,到最後大約只有五個取得可以申請專利的技術;在十個申請專利的技術中,大約只有一、二個具有商業價值。也就是説,在一百個研發項目中,最後只有一、二個項目,對企業的投入有了回報,對整體的經濟發展作了貢獻。如果只看這個最後具有商業價值的技術研發項目,它有專利的保護,可以擁有全世界的市場,其他國家的企業要用這項新技術必須付專利費,這項技術研發投資的回報率會相當高。但是如果把那99項失敗也算是取得這一項成功的必要成本,那麼,在最前沿技術研發的投資回報率並不高。

如果一個發展中國家,想要靠自己的研發取得新技術,在最前沿的技術上和發達國家競爭,成功和失敗的概率,頂多和發達國家一樣。但是,發展中國家如何籌措那麼巨大的資金投入?根據一些研究,即使是買專利,成本一般只要這項專利技術研發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引進的必然是有商業價值的技術,可以避免自主研發所可能遭遇的99%的失敗。所以,發展中國家以引進技術為主來取得技術創新,成本會遠低於發達國家自己發明技術的成本。這樣,發展中國家發明專利的數量雖然比發達國家少,但是技術創新的速度卻可以比發達國家快得多。

二、引進技術並非永遠落後

從前面的分析可知,發達國家處於技術前沿,因而必須自己研發新技術,否則就沒有技術創新。發達國家必須在資本密集度很高的産業採用資本密集的技術來生産,這對發達國家的企業而言,也是一個不得不做的選擇。因為在發達國家的要素稟賦結構中,資本相對豐富,勞動力相對短缺,資金相對便宜,勞動力相對昂貴。

發展中國家要提高整個國家的要素稟賦結構,也就是每個勞動者所擁有的資本的量。必須創造更多的剩餘,實現最高的積累。

一個經濟如何才能在每一期生産當中創造最多的剩餘,實現最高的積累?關鍵在於每一期生産都充分利用這個經濟的比較優勢。

處於中國目前這樣的發展階段,資本相對稀缺、勞動力相對豐富,就應該進入到勞動力相對密集的産業,或是進入到一些資本密集的高新科技産業中勞動力使用比較多的産業區段。以資訊産業為例,一般可以分成四個區段:研發、核心晶片生産、零部件和組裝。研發是資本和技術最密集的區段,像IMB每年的投入達50多億美元,這是資本投入最密集的區段;核心晶片的生産,一條8英寸晶片的生産線投資要13億美元,等於100億人民幣,12億英寸晶片的生産線,一條的投資要200億人民幣,這也是資本比較密集的區段;零部件和組裝則是勞動力密集的區段。作為一個資金相對稀缺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可以進入到勞動力相對密集的像傳統的紡織業、家電産業,或者是進入到新産業裏勞動力比較密集的産業區段,這是我們的比較優勢所在。既然這些産業或區段合乎我們的比較優勢,我們的企業生産出來的産品在國內、國外市場中就有最大的競爭力,可以佔領最大的市場份額,賺取最高的利潤,獲得最大的剩餘。

如果反其道而行,一開始就想迎頭趕上,發達國家在哪個産業、哪種技術上有優勢,就直接動員力量來發展這樣的産業和技術,是否能夠更快的趕上發達國家?尤其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政府的行政主導力量很強,有能力動員許多資源來發展一些在全世界最尖端的産業、技術。但是,這樣的産業即使用國家的動員力量把它建立起來,因為我們的資金成本相對於發達國家的資金成本要高,最尖端的産業又是資金最密集的,其生産中最重要的成本就是資金的成本,因此,這樣的産業在競爭的市場當中,要是沒有國家的持續的保護和補貼是不能生存的。

以我國的實際經驗來説明,勞動力多、素質高、價格便宜是我們的競爭優勢。發達國家的比較優勢在於資本密集型的産業,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勢主要在於勞動力比較密集的産業或是高科技産業裏勞動力相對密集的區段。若兩者都發揮比較優勢,發達國家因為資本相對多,回報率相對低,願意把剩餘積累起來作為投資的積極性就低,所以,儲蓄率相對低。世界銀行的資料表明,發達國家的積累率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率在20%左右,而比較好地按比較優勢來發展的東亞經濟的積累率可以達到40%左右。由於按比較優勢發展的發展中國家的積累率高於按比較優勢發展的發達國家的積累率將近一倍,所以,發展中國家現在每個勞動力可以使用的資本的量的水準雖然比較低,但是,決定長期趨勢的是增長率,而不是起點時的存量。所以,二十、三十年以後,發展中國家的要素稟賦結構和發達國家的要素稟賦結構的差距就能大量縮小,産業結構和技術結構也就可以趨近。

三、引進技術是否也需要有自主研發?

發展中國家以引進技術為主,取得技術創新,可以加速經濟增長,不等於説發展中國家可以不必從事新技術的研發。首先在國防安全方面,有些技術絕對必要,沒有這些技術,就沒有國防安全。這裡須注意的是,這些技術的範圍要把握得很好,比如説汽車産業,過去認為是國防産業,現在的共識則認為是民用産業;像通訊,過去認為攸關國防安全,現在則更多的是作為民用産業。

除了國防産業之外,還有一些産業也必須靠自己來研發新技術。發達國家在每個産業上的技術創新都必須靠自主的研發,是因為每個産業的技術在全世界的生産鏈當中都屬最先進的。因為發達國家基本上都已經退出勞動力比較密集的傳統産業,我們現在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力密集産業,很可能沒有比我們更發達的國家在同一産業上有優勢,並繼續生産,我們就成了全世界這個産業的領頭羊了,這樣的産業要技術進步,就只有靠我們自己的技術研發。

最後,即使有比我們更發達的國家在同一個産業上有比較優勢,我們可以靠引進技術來取得技術創新,也並不是簡單的拿來就能夠運用,引進來的技術必須經過改進、消化、吸收以後,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所以,即使靠引進,也必須保持一個研發隊伍。

四、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前景

如果在現階段以引進技術為主,我國還能維持多少年的快速增長?何時有可能趕上發達國家?一般説來,理論分析只能指出某項政策的影響是正是負,但無法決定其效果的大小、實現效果時間的長短。對於這類問題的回答,只能從實證經驗中推測出來。日本是以引進技術為主而實現了趕上發達國家的一個典型,最近,日本東京的産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關志雄博士將中國目前的發展水準和日本上世紀50年代末、上世紀60年代初的水準作了對比,發現兩者非常接近。日本大量靠引進技術、消化、改進,經濟取得快速增長,從1960年算起,用了28年的時間,到1988年每人平均收入趕上美國。當然,日圓的匯率從上世紀60年代初的400日圓對一美元,升值為120日元左右對一美元,也是日本每人平均收入趕上美國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我們也走和日本同樣的發展道路,固然不能樂觀地認為,跟日本一樣也只要再用28年的時間,我們的每人平均收入就能趕上美國,但是即使達到美國每人平均收入的五分之一,由於我們的人口規模是美國的五倍,我國經濟的總體規模也就能夠達到美國同樣的水準。那時我們和美國一樣將國民生産總值的2.5%來搞新科技的開發,我們的投入的總量也就能夠達到和美國同樣的水準,到那個時候我們在許多領域也就有可能走在全世界的前面。全世界的專利、全世界的科技進步也會更多地出現在中國。

(作者林毅夫: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經濟參考報 2003年9月3日


林毅夫:制定"十一五計劃"的八個戰略問題
林毅夫:中央財政支援農村的五種可行方式
林毅夫:可讓國企直接到海外上市
中國經濟增速毋庸置疑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