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范章: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在哪?

牢牢把握資訊化時代給我國提供的巨大歷史機遇,乃是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別於傳統工業化的一個最重大的特徵。

我國當今推進工業化雖比主要發達國家晚了二百年,但我們卻可以用資訊化來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必須強調的是,用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決不是用資訊化“代替”工業化,其帶動作用,主要體現在以資訊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産業。

我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究竟“新”在哪呢?

從世界經濟歷史上看,我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跟發達國家在歷史上所經歷的傳統工業化道路相比較,有著新的歷史條件所賦予的時代特點。

第一,中國的新型工業化是屬於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的第二輪世界工業化進程中的一員,與發達國家過去經歷的傳統工業化相對而言,我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所進行的工業化,則是遲到的工業化。我們這些發展中國家,在傳統工業化進行的歷史時期都曾先後淪為當時主要工業國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可以説,當今主要發達國家在它們進行工業化的時期都曾擁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曾借助於殖民掠奪與剝削。這是傳統工業化的一個歷史性特點。而發展中國家是在世界殖民體系瓦解的基礎上建立的獨立國家,它們進行自主的工業化,沒有也不可能重走殖民帝國的老路。它們推行工業化,目的是為了把過去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經濟建設成現代化經濟,與主要發達國家所走過的傳統工業化道路截然不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確保我國完全依靠自身力量來實現工業化;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業化,其目的便是在過去幾十年努力的基礎上把依然存在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建設為現代化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是向全世界昭示的和平建設綱領。

第二,我國新型工業化是在資訊化時代進行的工業化。當今世界已進入資訊化時代,一些主要發達國家早已進入後工業化社會,而以資訊産業為代表高新科技産業為其主導産業。就經濟和科技發展水準講,我國的工業化階段跟發達國家的資訊化階段落後了一個歷史性階段,這一點我們必須認識清楚;另一方面,我們又必須看到,資訊化時代給我國提供了巨大的歷史機遇,關鍵在於我們能認清,特別是把握住這個巨大的歷史機遇。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這是我國在資訊化時代推進工業化的基本戰略,它為我們牢牢把握這個歷史機遇提供了可靠保證。

應該説,牢牢把握資訊化時代給我國提供的巨大歷史機遇,乃是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別於傳統工業化的一個最重大的特徵。我們知道,主要發達國家在長達二百多年的時間裏曾先後促使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等科技力量推進與實現工業化;它們當時根本不知道資訊化為何物。我國當今推進工業化雖比主要發達國家晚了二百年,但我們卻可以用資訊化來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必須強調的是,用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決不是用資訊化“代替”工業化,其帶動作用,主要體現在以資訊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對我國來説,傳統産業決不是什麼“夕陽産業”。以資訊化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對於製造業等傳統産業有很強的滲透力和提升力,資訊技術可以滲透于從産品設計、研發、製作、管理、行銷等整個過程之中,並會大大提升産品品質、效率與效益,使製造業等傳統産業能在與高新技術結合的基礎上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是歷史賦予我們的最重要的後發優勢。

第三,我國應利用和充分發揮另一個後發優勢,就是大力引進發達國家(地區)提供的過剩資本和先進技術,跟我國所固有的比較優勢€梹椃岣壞睦投ψ試唇岷掀鵠矗約涌煳夜木梅⒄埂?

我國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勞動成本較低,甚至比某些東盟國家勞動力成本還低;而我國所短缺的資源則是資本與技術。因此,大力引進外資及先進技術跟國內富裕的勞動力資源相結合,不僅是我國既發揮後發優勢,也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的一條重要途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4000多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雇傭人員有2300多萬,各項外經貿業務的從業人員達7000多萬。我國吸引的外資80%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塘地區,我國的製造業主要集中在這三個地帶,來自內地的巨大“民工潮”也主要流向這三個地帶。最近的調研表明,不僅我國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將繼續成為外商投資相對集中的領域,而且一些高新技術産業(如電子及通訊設備)的勞動密集型加工環節對外資也極具吸引力。決不可輕視“三來一補”之類加工貿易方式,我國沿海地區當初就是從“三來一補”起步,至今加工貿易佔到我國出口貿易的55%,加工費雖低廉,但擴大了就業。儘管最近國外有人擔心,“中國越成功,對勞動力的爭奪就越會推動工資成本上漲”,使得“中國可能會失去作為製造業基地的光彩”。其實,這個擔心大可不必,因為中國內地廣闊,地區經濟差距大,可供製造業基地延伸的空間還很大,等到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工資水準也上升到目前沿海的水準,中國也早就進入了小康社會。

引進外資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引進先進技術和高新技術。無論就製造業還是就高新技術産業來説,我們能從國外引進並獲得的不可能是最頂尖的技術,但可爭取引進並獲得先進適用的技術。我們決不可對此抱消極態度,不可主張一切靠自己從頭開始,搞“爬行主義”,而要採取“拿來主義”,充分利用別人已有的科技成果。關鍵在於不能躺在“複製”的基礎上,而應努力消化、吸收和創新,變成自主的科技成果。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在2003年1月16日的日本《讀賣新聞》發表文章,強調“東亞經濟模式應該從模倣型向創新型轉變”,指出“像中國這樣以製造業為中心的國家必須循此來進一步開拓市場”。只有引進(複製)—創新,後發優勢才能充分發揮。

第四,我們可吸取發達國家在傳統工業化過程中的破壞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教訓,絕不走對自然資源進行破壞性開採、對環境實行“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要在經濟發展中認真合理開發資源,高效地利用資源,保護和治理環境以造福子孫,走出一條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來。

以上是從世界工業化歷史的角度,看我國新型工業化有別於傳統工業化的特徵。然而,就我國建國以來工業化歷史的角度看,我國新型工業化也有別於改革開放以前我國推行的傳統工業化。關於如何在反思我們傳統工業化道路的基礎上認識我國新型工業化的重大意義,呂政等同志的署名文章《為什麼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刊《經濟日報》2003年2月19日)已作了較系統的闡述,我不擬贅述,只想強調兩點。一是我國傳統工業化是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進行的,而我國新型工業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進行的。在改革開放起初的20年裏,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隨著它的逐步完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優越性將益發顯現出來。二是我國傳統工業化所需資金主要靠農業和農民提供,主要通過工農業産品剪刀差和農業稅積累大筆資金。不僅如此,本來工業化的歷史任務是要大批農民轉移到第二、三産業中去,而在傳統工業化時期卻往往在經濟困難時把大批城市居民驅往農村和農業。結果,農村和農業日趨偏枯。我國的新型工業化則堅持完成把二元結構經濟建設成現代化經濟的歷史性任務,不僅通過工業化、城鎮化把大批農民轉化為市民和鎮民,而且堅持拉動內需的長期方針,不斷提高農民的收入水準,開拓國內市場,把廣大的潛在國內市場建成現實的國內市場,為我國新型工業化鑄造廣闊的市場空間。

儘管我國新型工業化是在克服計劃經濟時期傳統工業化的重大弊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我們既應該看到傳統工業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如西方國家的封鎖禁運等)下打造了一定的工業技術基礎,委實來之不易,更應切實把握時代所賦予我們的歷史機遇,通過這條新型工業化道路,把我國二元結構經濟建設成現代化經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學習時報 2003年8月1日


黃范章:中國在世界經濟分工體系中將扮演什麼角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