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新:中國破題東亞經濟一體化

  由於不存在語言、文化上的衝突,兩岸四地的磨合成本在全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是最低的,這也為大中華經濟圈的順利運作增加了勝數,剩下的問題是找準各自的定位,求得共同發展的多贏局面

  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日前透露,中央政府已同意優先考慮在香港開辦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並積極研究允許香港開辦個人人民幣業務。該舉措被普遍視為標誌著兩地在落實CEPA進程中邁出了重大的一步。

  大中華經濟圈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的簽署被解讀為啟動“大中華經濟圈”的起點。可以預計,接下來將是內地與澳門的CEPA簽署,而祖國大陸與台灣的緊密經貿安排雖然會因台灣當局的政治問題有所拖延,但經濟融合趨勢是不可阻擋。

  據統計,目前長期居住在祖國大陸的台灣人已逾50萬,並呈快速上升趨勢,祖國大陸與台灣的貿易額2002年已達323億美元。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在世界出口總額中的比重已從1998年的6.9%上升至2002年的9.6%,2007年則可望達到13.7%,而大中華經濟圈的GDP也有望在2007年達到12萬億美元,超過歐盟。

  由於不存在語言、文化上的衝突,兩岸四地的磨合成本在全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是最低的,這也為大中華經濟圈的順利運作增加了勝數,剩下的問題是找準各自的定位,求得共同發展的多贏局面。

  香港應充分發揮金融中心的優勢,提供一流的物流和金融專業服務,成為內地、澳門和台灣進行國際融資的一個平臺;台灣則應發揮其在高科技領域的優勢,建立資訊技術研發産業基地,不斷提升大中華地區製造業的産品結構和技術含量;澳門的旅遊與博彩業將給整個大中華地區帶來商機;內地則提供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廉價的高素質勞動力市場,充當名副其實的大後方。

  10+1

  2001年,中國與東盟簽署《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由於過去高度依賴美國市場,東盟在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9.11”事件後,經濟發展嚴重受阻,而中國強勁增長的經濟地位凸顯,“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是東盟的一項明智選擇。

  對中國來説,東盟是第五大貿易夥伴,中國與東盟每年的貿易額大約為550億美元,大約為中美貿易額的一半;東盟對中國的投資佔中國吸收外資的7.9%。此外,建立“10+1”對中國的另一個戰略意義是消除一度在東盟各國盛行的“中國威脅論”,求得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根據協定,雙方將在10年內撤銷貿易和投資限制,而對部分東盟成員國來説,中國的許多限制最早會在2004年取消,大大早于中國入世時的市場開放期限。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一旦建立,將擁有17億消費者、2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産總值和1.2萬億美元的貿易總額,將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也是發展中國家間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與東盟因此將更好地分享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利益。

  東北亞經濟圈

  南韓總統盧武鉉在前不久的訪華期間憧憬道:“東北亞地區正逐步成為全球經濟的發動機,其GDP佔全球的20%,再過10年或15年有期望超過30%……到那時,北京的學生可以買張火車票就可以經平壤、漢城和釜山到東京旅行,這是一幅和平而富饒的東北亞藍圖。”盧武鉉心目中的“東北亞經濟一體化”是將東北亞地區建成集生産與投資、金融與貿易、資訊與技術一體的世界“繁榮中心”。

  對中國來説,對外經濟活動的70%是在東亞地區進行的,投資中國的外商約85%來自東亞;中日雙方的貿易額已由1972年的11億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92億美元,日本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韓兩國的貿易規模在過去10年間增長了5倍,中國是南韓的第三大貿易國,南韓對華直接投資已由1992年的2億美元激增至2001年的50億美元,中國是南韓的第二大投資對象國。積極推動東北亞經濟合作能使中國免受日韓雙邊先行的被動。

  交通、能源合作是可以優先考慮的領域。交通方面,橫跨中國東北、朝鮮半島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鐵路運輸走廊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而日本福岡——南韓釜山——中國大連、青島的港口運輸走廊將大大縮短三國的貿易行程。在能源領域,俄羅斯、中國、日本和南韓之間的天然氣管道鋪設將極大地緩解能源瓶頸。

  在電子商務方面,可以先考慮在中、日、韓三國間建設電子商務網路,尤其是儘快建成報關、物流、銀行、保險以及貨物運輸的統一網路,這會大大促進東北亞各國之間的貿易。

  10+3

  隨著“雁行模式”的終結,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新格局引人注目。在目前東亞13國合計約6.4萬億美元的GDP中,中國和東盟各有1萬億美元,南韓有4000億美元,日本為4萬億美元。此外,日本在中國和東盟的外資、外貿等領域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中國要達到自己的東亞合作目標,重點之一就是積極推動中日合作。考慮到中日經貿合作的一個新趨勢是技術、管理及資金的轉移模式由從日本向中國的單向轉移變為雙向流動,中國企業有機會加快進入日本市場的進程。

  但實事求是地講,東亞經濟圈的形成尚需時日:一是區域內經濟發展差異較大。從每人平均GDP來看,日本、新加坡約為3萬美元,而緬甸、柬埔寨僅有260美元,相差一百多倍;二是社會制度差異較大。與歐美不同,東亞地區呈現較高的多元性,各國和地區在政治、經濟、宗教及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別,並經常以關稅、非關稅等措施來限制區內的進出口貿易;三是東亞的政治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

  雖然東亞各國已對10+3的模式達成共識,但究竟以何種形式來推動東亞經濟體的合作尚不得而知,而目前中、日、韓都與東盟有10+1協議,因此促進“10+3”和“10+1”的協調發展是當務之急。

  (作者鄒新: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國際金融報 2003年7月29日


鄒新:CEPA援手香港金融業
鄒新:美元貶值波及中國儲匯
鄒新:上半年全球經濟復蘇緩慢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