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憲春:GDP不能告訴我們什麼?

    GDP:最重要的宏觀經濟統計指標之一

    GDP(國內生産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産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許憲春告訴記者,GDP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它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統計指標之一。

    從生産角度看,GDP不僅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的生産規模,而且能夠反映這個國家的産業結構。從使用角度看,GDP不僅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的需求規模,而且能夠反映這個國家的需求結構,也就是最終消費、資本形成和凈出口及其具體構成項目在總需求中所佔的份額。從地域角度看,GDP不僅能夠反映各個地區的經濟總量,而且能夠反映各個地區的産業結構、需求結構。

    通過不變價GDP能夠計算經濟增長率,它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和變動情況。通過GDP和人口數量能夠計算出一個國家的每人平均GDP,它反映一個國家的貧富狀況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準。GDP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承擔的國際義務和享受的優惠待遇。例如,聯合國根據連續6年的GDP和每人平均GDP來決定一個國家的會費;世界銀行根據每人平均GDP來決定一個國家所能享受的硬貸款、軟貸款等優惠待遇。

    GDP:四大局限應該認清

    一位先生發現他雇傭的保姆勤勞、賢惠、可愛,把她娶為妻子。在此之前,他需向保姆支付工資,保姆從事的做飯、清掃房間、照顧老人等活動被計算到GDP中。當保姆變成妻子,她仍然從事同樣的勞動,甚至在家務上付出更多,但丈夫不再向她支付報酬,從而這些活動不再增加GDP。保姆變成妻子之後,這個國家的經濟活動並沒有因此而減少,但GDP卻減少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GDP不是萬能的。許憲春認為,GDP的局限性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GDP不能反映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比如,只要採伐樹木,GDP就會增加,但過量採伐後會造成森林資源的減少,GDP卻不考慮相應的代價。再比如,某些産品的生産會向空氣或水中排放有害物質,GDP會隨著産品産量的增加而增加,卻不考慮對環境造成的損害。顯然,GDP在反映經濟增長的同時,沒有反映它所帶來的資源耗減和環境損失的代價。

    第二,GDP不能準確地反映一個國家財富的變化。

    目前,經濟學家們對一個國家的國民財富儘管有不同的解釋,但都把固定資本存量作為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財富能否有效地增長,不僅取決於GDP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的大小,還取決於其品質。如果固定資本的品質不好,沒有到使用期限就不得不報廢,那麼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再多也許都不能有效地提高一國的國民財富。

    比如,我們在2001年建造了一座橋梁,2002年由於工程品質問題拆除了這座橋梁,2003年又重新建造一座同樣的橋梁。2001年建造的橋梁增加了2001年的GDP,2003年建造的橋梁又增加了2003年的GDP,從而GDP增加了兩次。然而2003年年底的國民財富中只包括當年建造的那座橋梁,2001年建造的那座橋梁因被拆除,在2002年年底的國民財富統計中就已經被剔除了。同時,2003年在建造這座橋梁時又消耗了一次自然資源(如果2001年建造的那座橋梁不出現品質問題,這些資源就不會被消耗掉),所以,與2001年年底的國民財富相比,2003年年底的國民財富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會減少。

    所以,我們不僅要注重GDP的數量,還要注重它的品質。如果我們蓋了許多廠房、住房,修了許多道路、橋梁、碼頭,而不注重其品質,沒有多久就不得不拆除,雖然GDP表現得一派繁榮,但國民財富不會迅速增加,反而可能會減少。

    第三,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場經濟活動。

    有些非市場經濟活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家庭婦女做飯、照顧老人、養育兒童,等等,這些活動沒有發生支付行為,按照國際標準,GDP不反映這些活動。但是,如果這些工作由雇傭的保姆來承擔,僱主就要向保姆支付報酬,按照國際標準,相應的活動就必須反映在GDP中。可見,由於GDP不能反映某些非市場經濟活動,使得它在某種程度上損失了客觀性和可比性。

    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家務勞動市場化的程度比較高,比如,大多數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育養,許多老人被送到養老院去照顧等等。而發展中國家家務勞動市場化程度比較低,大部分家務勞動都由家庭成員自己來承擔。同樣的家務勞動,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市場化程度高,對GDP的貢獻就大;發展中國家市場化程度低,對GDP的貢獻就小。因此,就這一點來説,發展中國家的GDP與發達國家的GDP並不完全可比。

    第四,GDP並不能全面地反映人們的福利狀況。

    每人平均GDP的增加代表一個國家人民平均收入水準的增加,從而當一個國家的每人平均GDP增加時,這個國家的平均福利狀況將得到改善。但是,由於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一小部分人得到了更多的收入,大多數人的收入水準並沒有增加,或增加得較少,因此他們的福利狀況並沒有得到改善,或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從每人平均GDP中就看不出這種由於收入分配的差異狀況而産生的福利的差異狀況。

    許憲春最後對記者強調,我們不可能要求GDP能夠滿足所有各方面的要求,世界上沒有一個統計指標能夠做到這一點。但是,我們應該知道GDP能夠做什麼,不能夠做什麼,在它的適用範圍內,正確地使用它。(朱劍紅)

    

     人民日報2003年6月19日


南方都市報:變革GDP核算方式的深層意義
經濟日報:傳統GDP需要更新嗎?
國際金融報:GDP不是全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