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GDP不是全部

    這是一個出乎很多人預料的數字。剛剛過去的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達到9.9%,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3個百分點。在過去幾年,中國經濟增長基本在7%至8%之間浮動。而今年一開局經濟增長率就逼近10%,這樣的速度便顯得很不尋常。

    儘管有人會感到驚訝,但其實在幾個月前,GDP高增長的許多徵兆便已陸續顯現。比如,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0.3%,基本扭轉了物價指數連續20多個月下滑的局面。同時,今年以來,華東、西北等電網開始拉閘限電。這些關鍵指標的變化,反映出消費市場和重要基礎産業的市場氛圍不斷升溫,預示中國經濟正進入新一輪高增長期。

    對這一判斷,筆者基本贊同。但在樂觀看待經濟走勢的同時,必須更清醒地看到還有不少制約經濟發展的隱憂。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有些行業出現“過熱跡象”、外貿出現大額逆差和非典型性肺炎的滯後影響等。不過在筆者看來,當前最大的難點是如何更有效地解決就業問題,使就業率的提高與GDP的高增長同步。

    從理論上説,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擴大就業和治理失業的根本措施。因為只有經濟發展了,就可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更多的勞動力人口提供崗位。同時,也只有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加了,才能構建更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為失業人群提供基本保障。這似乎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但眼下的問題是,當GDP保持多年高增速的同時,它對就業增長的拉動卻呈逐年下降趨勢。當今年一季度出現多年未見的經濟強勁增長時,不少地方的失業率卻不降反升。前幾天,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透露,上海目前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8%,城鎮登記失業人數達28.78萬人,這都達到歷史高點。而其宏觀背景是,這座城市已經連續保持10多年GDP兩位數的高增長。

    有點像股市中“賺了指數沒賺錢”一樣,經濟增長率與就業增長率的不對稱是引人深思的。更重要的是,這已經成了一個全局性問題。權威統計表明,上世紀80年代,中國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可拉動就業增長0.32個百分點,而目前還不足0.1個百分點。現在,即使每年經濟成長都達到7%,年新增工作崗位也只有800萬個。而僅僅“十五”期間,中國新增勞動力就將達4650萬人,這還不算現有的失業和未充分就業人口。

    其中的原因也許很複雜,但有兩大因素應當正視。一方面,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很多單位吸納了大大超過實際需要的勞動力。而市場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追求效率,大量裁減冗員成了平常事。另一方面,近年來很多地方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撤下了很多勞動力密集型産業,於是出現了GDP增而就業率降的局面。

    從目前情況看,完全依靠“市場之手”來解決就業問題,可能不太現實。此時的關鍵是,政府必須加大用力。現在看來,儘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關鍵。這不僅使結構性失業者,而且使總量過剩的勞動力也能得到切實的生存保障。同時,應充分發揮個體私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在擴大就業方面的重要作用,還應鼓勵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産業,有選擇地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産業。而更重要的是,應當把就業當成全社會的責任,成為政府的第一目標。

    現在,無論是考核幹部實績,還是衡量某一地區的發展態勢,一般都習慣把眼睛盯在GDP上。這並沒有錯,但是有缺陷的。因為GDP並非一個完美的指標,它只計算最終産品的市場價值,卻難以反映更深刻的東西,尤其是人們的“幸福指數”。

    對此,筆者的建議是:一、讓我們像重視GDP一樣重視就業率;二、把提高就業看作今後較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因為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高淵)

    

    《國際金融報》 2003年04月22日


國家採取四項措施解決今年800萬人的就業問題
就業增長取決於經濟增長方式
中國經濟開局良好卻有隱憂 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