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治于既然 防範于未然——高檢職務犯罪預防廳廳長敬大力談反腐敗

    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們在審議“兩高”報告時,對公職人員職務犯罪表示了擔心,呼籲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的蔓延、檢察機關應加大預防工作的力度。

    履新的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春旺日前在檢察機關落實“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要高度重視代表、委員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加大預防和查辦職務犯罪工作的力度。

    那麼,檢察機關在預防職務犯罪方面進行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什麼成效?將推出什麼新舉措?就此,記者採訪了最高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廳廳長敬大力。

    防範于未然,全面布網

    “檢察機關預防工作逐漸步入規範化、專業化、社會化和法制化軌道,成為檢察工作新的亮點。”敬大力説。

    目前,全國檢察機關已初步形成中國特色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機制,推出“三網並舉”:推動建立黨委統一領導下,檢察機關發揮職能作用,社會各有關部門參加的社會化預防職務犯罪網路;與有關單位和行業主管部門加強聯繫,共同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系統預防網路;與發案單位共同開展個案預防的網路以及與經濟界、科技界、教育界、法律界等社會各界建立廣泛聯繫的多層次預防職務犯罪社會化預防網路。

    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也實現了“由分散狀態向集中管理轉變,由初級形式預防向系統全面預防轉變,由檢察機關部門預防向與社會預防相結合轉變”。截至目前,省級檢察院已全部設立了預防機構,345個市(分、州)院和1730個基層檢察院設置了預防機構;2707個檢察院成立了院內的預防工作領導協調組織;全國檢察機關共有專職預防幹部5370人。

    努力實現“工程優質、幹部優秀”

    “檢察機關在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系統預防取得實質性進展,重大建設項目專項預防、發案單位的個案預防取得明顯成效,社會各界對預防工作的認知度提高。”敬大力説。

    在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系統預防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2001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將金融證券、國企、海關、稅務、建築、工商、司法、醫藥等八個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處於重要地位,權力相對集中,職務犯罪多發的行業和領域作為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重點,聯手與相關政府主管部門進行預防工作。目前,金融證券、國企、建築、海關等一些行業和領域的職務犯罪發案開始下降,監督制約機制得到加強,規範權力運作的規章制度逐步完善。

    在重點建設項目中開展專項預防工作,盡最大可能實現“工程優質、幹部優秀”。截至目前,各級檢察機關共實行重點工程項目專項預防14604項。針對建設領域職務犯罪多發易發的情況,檢察院積極建議主管部門實行廉政承諾制,落實廉政責任追究制,建立建築資質與廉政記錄掛鉤制,加強對重點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原材料採購、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的監督,建議當地政府制定工程建設領域廉政準入制,建立工程施工單位施工品質、事故、賄賂檔案等“黑名單”制度,使那些有劣跡的施工單位難以在建築市場立足,建築領域職務犯罪發生率明顯下降。

    加強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項目的預防工作。確定在總投資超過9200多億元的330多個國家級重點建設項目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運用檢察職能促進重點建設項目市場規範有序,工程品質優質高效。西部開發重點建設項目中職務犯罪的發生率始終保持在較低水準。

    預防職務犯罪任重道遠

    “和人民群眾的期望值相比,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還有很大差距。預防職務犯罪任重道遠。”敬大力強調。

    目前,職務犯罪已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犯罪手段越來越隱蔽,增加了偵查、取證難度;二是窩案、串案多,以廣州市2002年職務犯罪案件比例為例,窩、串案佔70%;高級管理人員犯罪比例提高,“一把手”犯罪案件明顯增加。

    “在這種新形勢下,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面臨著新挑戰。”他説,目前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正在得到全社會的關注,一些地方已經進行相關立法。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湖南、四川、黑龍江、安徽等省和無錫、邯鄲、鞍山市等24個地方人大制定了地方性預防職務犯罪立法,有62個地方人大制定了地方性規範性文件,有75個地方人大及檢察機關正在研究制定預防職務犯罪立法草案。

    “加強預防工作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檢察改革,要用改革的觀念來對待預防工作的發展。下一階段,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部門要按照中央和高檢院的要求和部署,建立以預防為主導的職務犯罪偵查、公訴、執行監督機制。貫徹懲治于既然,防範于未然的思想,把查辦案件作為預防的補救措施和必要支撐。注意用預防成果鞏固查辦案件的成果,建立遏制和預防職務犯罪的長效機制。同時,要通過預防為更好地行使檢察權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創造更好的執法環境。”敬大力説。(鄔煥慶)

    

    新華網 2003年4月3日


溫家寶:五個方面下手抓好今年反腐敗工作
吳官正:開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局面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