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企業年金何時突破政策瓶頸?

    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所長何平日前透露,有關部門將出臺一項關於企業年金的法規,規定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必須具備的條件、參保覆蓋職工的範圍、企業和個人的出資比例、委託管理和監督機制、投資渠道和收益分配等具體問題。他表示,該法規經過一年多的徵求意見,在關鍵性條款上已經沒有爭議。

    企業年金歷經十年發展緩慢

    有關資料顯示,十年後北京市60歲以上老人所佔人口比例將由目前的14%上升至17%,而20年後更將達到25%。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使在職員工與退休人員的比例由4.6:1將上升至2:1。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引出了另外一個問題:高替代率(即退休前後的工資比率)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將由於負擔越來越大而難以為繼。

    企業年金是我國正在建立的勞動者養老保障的三大支柱——社會基本保險、企業補充保險和個人儲蓄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企業年金是企業為職工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一般由有能力的企業自願建立,由企業和個人按照一定的比例繳納費用,進入職工個人年金賬戶,由職工在退休後領取。企業年金是企業為職工上的一項福利保障,它補充了高覆蓋、低保障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保障上的不足。

    早在1991年,國務院的第33號文件規定:“國家提倡鼓勵企業實行補充養老保險,並在政策上給予指導。”之後,《勞動法》和國務院、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相關文件法規都只作出了鼓勵的姿態。儘管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人數不足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的6%。

    稅收優惠何時全面落實

    “制約企業年金髮展的主要因素是沒有相應的稅收優惠。”一位保險業人士指出,“有的企業雖然效益不錯,但因為沒有稅收優惠,寧願直接給員工發獎金。”

    2000年,國務院頒布了第42號文件《關於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案》,明確規定:“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並實行市場化運營和管理。企業年金實行基金完全積累,採用個人賬戶方式進行管理,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繳納,企業繳費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可從成本中列支。”同時,該文件規定遼寧省為試點地區,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自行決定是否進行試點,可確定一個具備條件的市進行試點。儘管深圳、上海、山東淄博等城市陸續推出對企業年金的優惠稅收政策,北京市也針對中關村高科技園區高新技術企業提出了企業繳費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可稅前列支的規定,但這依舊只是個別區域的試點行為,離大範圍的政策落實還相距甚遠。

    商保還是社保,企業年金定位不清

    “除了稅收上的制約,企業年金還存在定位不清的問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崔少敏指出,企業年金最理想的運作管理模式是企業成立年金管理理事會,委託年金管理機構,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企業進行資金賬戶管理和投資運作,投資回報全部屬於賬戶,被委託機構只收取管理費用。但是由於缺乏專業、成熟的金融機構運作企業年金,目前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一般採用的方式要麼由企業自己管理,要麼由地方社保機構指定承辦人,要麼跟商業保險公司協商,購買保險公司為其設計的同類保險産品。因而企業年金往往讓人以為就是商業保險的一種團體養老産品。“實際上它究竟靠近社保還是商業保險,並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這就導致了主管部門不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年金的發展。”

    此外,目前中國職工退休後領取到的養老保險金或退休工資的替代率平均為80%,國際上一般在70%左右。但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社會基本養老保障的替代率僅為40%,這就為發展企業年金留出了很大的市場需求。崔少敏指出,在我國,逐步降低基本社會養老保障的替代率,不僅大大減輕國家負擔,也會極大地推動企業年金的發展和普及。(張艷麗)

    

    北京青年報 2003年3月24日


基金參與企業年金 機遇與挑戰並存
企業年金有望資本市場試水 管理辦法起草完畢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