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房貸矯枉何必過正

    近日,關於房貸政策的消息、報道漫天飛揚:先是有媒體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稱“房貸政策將有重大調整,高價房和投資用房的首付比例由兩成提高為五成,並可能參照境外銀行做法,實行現房而非期房貸款。”時隔不久,又有媒體援引“央行官員”的話出來“辟謠”,稱“目前房貸方案還在討論中,所涉及的調整內容及調整幅度等都沒有定論。社會上的説法,可能只是討論中的一種觀點和説法,並不是最後結果。”

    一場沸沸颺颺的風波看來是趨於平息了。筆者與那些糾纏其中的媒體素無瓜葛,自然無從考證所謂“房貸政策重大調整”究竟屬於“空穴來風”還是“大風起于青萍之末”。長久以來,關於這類無頭冤案,從來都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實在不必較真。

    但是,事情有沒有可以不問,道理上説得通説不通卻馬虎不得,否則的話,“消息靈通人士”外加“權威人士”何其多也,過兩天是不是又有消息“首付6成”或“首付4成”也未必可知。

    中國的房地産業到底有沒有泡沫?大家心知肚明,不必多説。銀行按揭貸款有沒有違規操作?多少總是有的。放出去的貸款有沒有收不回的?好象從來也沒有哪家銀行予以否認。既如此,央行不做點什麼,看來是説不過去了。

    但問題是,提高首付比例、取消期房貸款,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首先,任何政策的出臺,首要考慮的就是有沒有可操作性,若非如此,達不到預期效果尚屬事小,法度鬆弛可就遺禍無窮了。

    筆者不才,不知道高價房到底怎麼界定。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各地絕無可能搞成“一刀切”。但不同地區的不同標準到底要細化到什麼程度,或能夠細化到什麼程度,那就不知道“消息靈通人士”是怎麼想的了。

    至於投資性用房,不用多説,連假按揭的口子都堵不住,卻要大幹快上做這樣的遴選、切分,是不是太過超前?附加給銀行的經營成本是不是太高?監管部門的自我加壓是不是太重?

    其次,即便可以不計執行成本,強行推行上述政策,那是不是就一定能收到預期效果呢?至少在筆者看來很是值得懷疑。

    據揣測,上述調整的政策意圖應該有兩點:一是通過遏止需求平抑房價;二是降低銀行信貸風險。先看第一條,目前房産價格高企的主要原因到底在哪,這裡面剛性的成本支出到底佔多大比例?高端市場消費者購買行為對貸款支援的依賴度有多大?需求與供給之間的博弈會按照怎樣的線路演進?這些問題中有些並非金融部門能夠撬動,有些並非行政者可以安排,又或者説,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單從資金一頭入手,以量的萎縮來換取所謂的合理價位,是舍本取末,又是因噎廢食。

    再看第二點,集中在按揭貸款上的信貸風險主要有兩條:一是假按揭,再就是房價下跌。關於前者,上述調整顯然是文不對題。至於後者,上述調整又是自相矛盾,政策可以中斷,但房産市場是一體的,增量保險了,存量怎麼辦?

    再次,除去執行成本,任何政策的推行還必然涉及一個間接成本的問題。拋開社會問題不談,單算經濟賬:銀行切去一塊優質、穩定的利潤來換取極其有限的安全收益是不是得不償失?對房地産業在整個國民經濟增長中的貢獻是不是應該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期房不貸以驅趕末段從業者,但是大公司的自有資金能夠覆蓋空出來的這塊市場嗎?按照邊際效應遞減原理,在高敏感區間投以這樣大的調整力度,市場能夠承受並消化嗎?

    最後,還是回到一個最基本的認識上來,即市場的問題歸根結底要靠市場來解決,行政手段、政策手段只能起到引導、扶植、糾正的作用,越俎代庖式的、保姆式的監管往往於事無補。另一方面,對於一些非市場性的問題,如果希望通過市場元素加以調整,必須充分考慮到多種因素,謹慎從事。所謂“萬能的手”,説到底不過是“手”而已,要它連蹦帶跳顯然是勉為其難了。(葛豐)

    

    《國際金融報》 2003年03月17日


央行可能取消期房按揭貸款 新政策挑戰房産開發商
房地産貸款軟著陸?
我國房貸政策將作大調整 貸款買房要首付五成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