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小麥:兩個“零”的突破

    2002年,我國小麥實現了兩個“零”的突破:一是小麥首次實現了凈出口,進口小麥60萬噸,出口小麥69萬噸,出口比上年增長51%;二是我國首次出口食用小麥,即制粉用麥。此前,我國出口的小麥大多是作為飼料原料用的。

    小麥是我國有重要影響的糧食作物,常年産量佔糧食總産量的20%以上,國家收購、銷售和庫存量均佔糧食總量的1/3。同時,小麥也一直是我國主要的進口糧食品種,特別是專用小麥,我國一直依賴進口。一般認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內小麥生産將受到較大的影響。在我國糧食連續幾年賣難,又面臨國外産品衝擊的形勢下,取得如此突破,可喜可賀。

    小麥實現兩個“零”的突破,標誌著我國小麥的品質有了一個飛躍性的提高。一直依賴進口的優質專用小麥發展迅速,2002年,全國優質專用小麥麵積達1.09億畝,佔小麥總面積的31%,初步解決了專用小麥的進口替代問題,並開始走出國門,向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出口。其次,説明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在宏觀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只要市場分析得當,加大引導力度,加強科學種植的觀念,我國農産品參與國際競爭有潛力可挖。三是給政府部門在新形勢下規劃農業生産經營以啟示,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對於提高我國農業綜合競爭力非常關鍵。

    儘管零的突破令人振奮,但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去年我國小麥進口減少,出口大幅度增加,具有偶然性和不可持續性。去年小麥出口國因災歉收,糧價上漲。美國小麥減産17.4%,加拿大減産44%,澳大利亞實際産量僅為預期産量的42%。小麥國際市場價格從去年4月份開始強勁上升,10月份達到最高值。美國1號硬紅冬麥價格達到每噸1676元,比年初上漲了44.7%。國際小麥市場價格大幅上漲,使進口小麥失去價格優勢。

    正如農業部副部長劉堅所説:“我們決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國外減産上。”從統計上看,優質專用小麥麵積已具備相當規模,但由於種植分散,重品種,輕管理,加上混收、混儲、混銷,造成優質專用品種生産不出優質專用商品小麥,真正達到標準、形成批量的優質專用小麥不多。另外,也有人提醒,“專用”也是有限度的,專用小麥也應該控制在一定的種植比例之內,不能都衝著麵包、餅乾去種植專用小麥。就國內消費看,畢竟還是饅頭、包子、大餅的“勢力”大。 (張毅)

    

    人民日報 2003年3月10日


我國將重點建設三個專用小麥帶
我國首次成為小麥凈出口國
我國小麥將連續第四年減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