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人養1個“吃皇糧的” 吳敬璉批評吃飯財政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由財政供養,目前人數達4500多萬之巨,也就是説平均28人養1個“吃皇糧的”。“吃飯財政”又成為政協大會上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據有關資料,我國歷史上需要財政供養的人與普通百姓之比,兩漢為1:945,唐朝為1:500,清朝康熙時期為1:91;新中國成立之初為1:600人,1978年約為1:50,而目前卻是1:28。

    財政供養人員管理失控,增長迅猛,是導致各級財政困境日益加深的一個關鍵因素。財政支出的大部分被“人頭費”吃掉了。

    “按平均每人每年最少1萬元工資標準計算,現有的財政供養人員一年就需要財政供給工資開支4500億元,佔國家總財力的比例很大。財政供養人增加還要提供辦公設施、住房、醫療保障、養老保險等,若將這些考慮進去,每增加一個人,一年至少需增加財政支出2萬元以上,財政負擔更為沉重。”江西省工商聯副會長王翔委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當前國家財力增長的大頭只能用於滿足“吃飯”和“養人”。在很多地區,新增財政收入約有80%以上用於人員經費,成為“吃飯財政”。王翔委員認為,雖然政府在3年內裁減了50%的公務員,但問題是很多地方精簡工作並沒有落到實處,從行政機關裁出的人員不少“分流”進了事業單位,而這也是財政供養的主要對象。

    “吃皇糧者”的優越性對不少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行政機關呆不了,怎麼也得到事業單位去,就是不肯去沒“皇糧”可吃的企業,更不願意擔風險自己創業。“鐵交椅”被人嚮往,於是找路子、托關係,使出渾身解數擠入“吃皇糧”隊伍,這是財政供養人員不斷膨脹的因素之一。

    經濟學家吳敬璉委員指出,我國的機構臃腫和人員膨脹在某種程度上講已到了極限,財政成為“吃飯型”的財政,財政再分配的其他職能大受制約,嚴重影響許多重要的投入,如此發展下去,國民經濟的發展將嚴重受阻。

    王翔委員提出,機構精簡,縮減財政供養人員,任務艱巨,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不妨也引入“定量分析”。應根據工作效益、財力情況等測算出一個比例數,在全國總人口中,行政官員應佔百分之幾,事業人員應佔百分之幾,應有一個尺度,然後照此嚴加控制,該裁的人員堅決裁員,該撤掉的機構堅決撤掉。總之,要迅速改變28人養1個“吃皇糧的”的局面。(常曉華 顧錢江)

    

    新華網 2003年3月8日


吳敬璉: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可望超過7%
吳敬璉委員:機構改革要著重于機制改革
吳敬璉為何“聽不懂”記者提問?
朱登山點評國資委銀監會 吳敬璉熱論商務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