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生態工業——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方向

    我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應該怎麼走﹖這是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我們所面臨的重大課題。目前人們關注較多的是資訊化帶動、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以及傳統産業的改造升級。然而,從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工業發展的趨勢看,還應當看到另一條並行的途徑,這就是按照生態經濟規律,建立和發展現代生態工業體系。發展生態工業對我國新型工業化具有特殊意義。

    1.發展生態工業有利於減緩我國自然資本的耗竭速度。我國是一個每人平均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主要礦産資源每人平均佔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準的一半。特別是作為工業“血液”的石油資源,國內的開發和生産不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一些重要礦産資源不足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某些重要原材料將長期依賴進口。據計算,在我國的財富來源中,人力資本佔77%,産出資本佔15%,而自然資本僅佔8%。如果按照生態工業原理組織生産,使原本要排出生産過程之外的廢物變為資源重復利用,必將大幅度減少自然資産的耗竭。粗略估計,僅利用每年沒有利用的固體廢棄物和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資源,就可以保護價值達500多億元的自然資産免遭損失。

    2.發展生態工業有利於使我國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近些年,在我國經濟高速持續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表現得十分嚴峻。從水環境來講,全國七大河流和流經城市的河段70%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一些地區,因重金屬污染發生的中毒事件令人觸目驚心。不少大中城市的空氣污濁,空氣品質達標城市僅佔1/3。全國酸雨區已佔國土面積的30%左右,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工業廢棄物累計堆積量已超過66億噸,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因此,如何在工業化快速推進的同時,控制工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改善環境品質,已成為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亟待解決的問題。發展生態工業不僅阻止或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由於熱電聯産、集中聯網而大大節約了能源。據測算,我國能源利用率若能達到世界先進水準,每年可減少3億噸標準煤的消耗,這將使大氣環境品質得到極大的改善;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若提高一個百分點,每年就可減少約1000萬噸的垃圾。

    3.發展生態工業是保持和提高工業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國內絕大多數企業仍然是經營粗放,消耗高,浪費大,經濟效益差,競爭力低。據有關資料,我國礦産資源總回收率僅為30-50%,比世界平均水準低10-20個百分點;單位産值能耗為世界平均水準的2.3倍,主要用能産品單位能耗比國外先進水準高40%。這是造成企業成本上升、經濟效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生態工業方法,通過將上一生産過程的廢料或副産品作為下一生産過程的投入原料,必將大大減少企業的能源資源消耗,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強競爭優勢。調查測算顯示,我國工業産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佔企業生産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一個百分點就能取得100多億元的效益。

    4.發展生態工業,嚴格按照國際環境標準設計和生産産品,企業才能拿到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環境問題也日益全球化,面對國際環保呼聲日益高漲,環境排放標準和産品環境品質標準日益嚴格。在倡導綠色産品和綠色消費的市場潮流下,我國的工業産品生産和消費必然要適應這一趨勢,才能在國內外市場上站穩腳跟。但是,目前相當一部分國內企業還缺乏環境標準意識或者對其要求不甚了解,以致近些年我國因遭遇“綠色壁壘”而受阻的出口産品價值高達數百億美元。因此,必須重視發展生態工業,無論企業佈局還是企業內部的生産配置都應遵循生態學原理,並嚴格執行國際環境標準,以儘快適應全球經濟競爭的新要求,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挑戰。

    5.發展生態工業有利於改變以往被動的環境管理方式。我國迄今對工業污染仍主要採取“末端控制”(EOP)方式,不僅需要投入大量人員、技術和資金,給政府和企業帶來沉重經濟負擔,而且因投入高、費時費力、與提高經濟效益沒有明顯關係,企業普遍缺乏治污積極性。事實上,末端污染治理治標而不治本,經濟發展與資源合理利用及環境保護不能協調一致。發展生態工業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要從工業的産品設計、原料選擇、工藝改革、技術進步和生産管理等各個環節入手,把污染盡可能控制在生産過程中,變被動治理污染為積極預防污染,從而實現環境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以及發展與環境的“雙贏”。

    6.發展生態工業對全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我國加入WTO後,不少國外人士預言,中國將在21世紀成為世界工廠。在這種背景下,我國能否走出一條生態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將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産生重大影響。首先,如果不注意工業化過程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性後果,我國將可能在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也變為全球的一個主要污染源。其次,如果不注意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國在加快能源礦産資源開發的同時,也在加速本國的資源枯竭,並可能引發全球性的能源和資源危機。此外,如果不注意強化環境管理,我國在大量吸引國際工業資本的同時,也可能成為發達國家轉移污染的主要受害國。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工經所)

    

    經濟參考報 2003年2月26日

    


陳耀:工業化應以就業增長為中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