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市場信用 革除五大毒瘤

    我國由於信用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855億元,相當於全國年財政收入的37%,國民生産總值每年因此至少減少兩個百分點——

    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在我國剛剛出現,處於起步階段,遠遠談不上成熟。企業信用制度沒有建立,個人信用更為落後,我國歷史上長期形成的“童叟無欺、誠實守信”的商業信用傳統也大大削弱。假冒偽劣商品氾濫、虛假廣告遍地,企業之間三角債、銀行呆壞賬、信用卡詐騙、偷稅漏稅、走私騙匯等問題,大大降低了經濟運作的效率。因為社會信用制度的不健全,許多經濟活動無法展開,帶來一系列不良的社會經濟後果。更有經濟學家認為,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信用不足”。為此,專家紛紛為中國信用狀況號脈——

    割除毒瘤 造假、賴賬、騙稅、詐騙、欺瞞

    ■目前中國由於信用問題造成的市場交易無效成本,已佔到GDP的10%左右。

    蔣正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企業要擺脫信用危機,急需整治5個字:假、賴、騙、詐、欺!

    首要問題是造假,全國每年由於産品品質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種損失達2000億元。

    其次是賴賬:目前銀行告企業欠賬勝訴率在95%以上,執行率卻只有15%;三角債也非常嚴重,目前全國約有1.5萬億元,很多企業被迫採用現款支付,因此增加的財務費用1年有2000億元左右;銀行由於逃廢債承受的直接損失每年約1800億元。

    此外還有騙稅、詐騙、欺瞞等問題。據統計,合同欺詐每年帶來的經濟損失達50多億元。國家審計局曾對1200多家國家控股企業進行審查,發現67%的企業在財務上存在嚴重不實問題。

    目前中國由於信用問題造成的市場交易無效成本,已佔到GDP的10%左右。信用缺失可能帶來最嚴重的後果是:破壞市場經濟運作基礎,動搖投資人信心。我國因為信用缺失而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5855億元,相當於中國年財政收入的37%,國民生産總值每年因此至少減少2個百分點。

    “資訊孤島” 徵信的盲點

    ■國內普遍存在信用盲點,外商到了中國也趁機賴賬,誰缺乏信用誰反而總拿信用説事。

    王忠明(國家經貿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國內普遍存在信用盲點。由於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信用資訊不能共用,所以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必然存在,極易産生信用危機。很多部門都有這種“資訊孤島”的困擾,只能了解授信對象的一部分資訊。銀行為了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只好抬高放貸門檻,以犧牲業務規模的方法來保證資金的安全。我國個人消費信貸遲遲不見起色也與此有著很大的關係。1999年,個人消費信貸額不足商業銀行信貸總額的1%,而發達國家這一指標在30%-60%之間,這也正是我國內需不足的癥結之一。

    目前,社會上的普遍情況是,老實人吃虧。這對講信用的人或者企業是一種歧視,而這種歧視卻是緣于信用。有些大的跨國採購商在中國採購時對國內供應商表現出信用歧視,故意拖欠貨款,佔用國內企業大量的資金。而這些採購商在國外的信用表現很不錯,但進入中國以後就成了這樣。他們正是利用了中國惡劣的信用環境,為自己牟利。

    抓信用,首先要從政府部門抓起。政府部門不要總是把“信用”兩個字挂在嘴巴上。現在很多地方的情況是,誰缺乏信用誰反而總拿信用説事。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搞起了“信用節”,本來是分內之事,卻被不恰當地誇大,本來是應該落實的事,卻流於形式,最後給人的印象可能是,這個地方原本沒有信用。

    失信罰輕 法律的硬傷

    ■失信成本太低以致約束無力。

    范恒山(國務院體改辦綜合司司長):當前中國的信用法制體系建設,第一必須健全相關法律法規,諸如合同法、公司法、破産法、律師和會計師的行為規則等;第二要建立“黑名單”制度,企業只要違規,就列入“黑名單”;第三要建立警示制度,對違規企業要及時發現、及時提醒,不要一經發現就立刻曝光,這樣會對企業造成過分傷害,因為“曝光”的目的不是將企業一棍子打死,而是通過這種壓力促使其更加守信;第四要建立事後嚴懲制度,通過罰款、吊銷營業執照、判刑等方式來加大懲罰力度。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可以通過兩個途徑:提高違法的失信成本;同時,完善行業規範,建立企業禁入制度。在國外,如果一個企業家在經營中觸犯了誠信禁區,或者經營不善把企業搞垮了,就終身不得再入此行,此所謂“一次違法,終身受禁”。而在國內,有的國企老總把企業搞垮了,不但賴賬不還,而且正好借機調動,挪個地方再當老總,有的甚至還陞官。失信的成本太低,所以約束達不到應有的力度。

    企業信用 構建的三個支點

    ■如何構建企業信用?産權明晰是基礎,法制健全是保障,道德規範是永恒動力。

    范恒山:誠信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標誌和條件。構建企業信用是打造整個市場經濟的基礎。構建企業信用需要三個支點:

    責任主體明確的産權制度是建立企業信用的基礎。只有明確了責任主體,經營管理者才能對資産的保值、增值真正負責,企業信用才有了前提保障。

    有一個關於國企借貸信用的段子:借哪種錢有哪種錢的處理方法——借了“財神”的錢,100%不還,因為國家的錢就相當於老公的錢,是可以隨便花的;借了銀行的錢,可還可不還,因為銀行的錢像老婆的錢,畢竟都是一家的,花了也就花了,只是要防著老婆翻臉追債;借了個人的錢,100%要還,因為不是一家的,如果賴賬人家不會客氣。構建企業信用的前提是形成負責任的産權主體。

    規範嚴整、懲戒有力的法制體系是建立企業信用的保障。我們目前的法律對失信的懲罰太輕了。失信的成本低,所以不惜違規失信的企業比比皆是。而在西方,企業到期不能履約,就必須宣佈破産。

    不斷昇華、健康向上的道德自立自警系統是維持和昇華企業信用的永恒的動力。這一點是根本。

    構造中國企業信用的主要途徑,第一要加快建立産權清晰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誠信的微觀基礎。其關鍵在於“規範”,包括規範財産形式、經濟合約機制和治理結構。第二要構建信用政府,形成誠實守信的政府環境。政府構建誠實守信形象,要求執法系統和職能部門正確運用權力。比如,城市規劃中,今天規定繳建房費,明天整頓市容又要拆,這難免令部分市民對政府信用的信心下降。由此看來,構建政府信用,提高執法者、管理者素質也很有必要。第三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形成強有力的約束體制。

    全國徵信網 加快建設步伐

    ■人們還不習慣“花明天的錢”,受人之托代客理財還不規範,很多信用卡其實只是代記卡,我國尚未建立全國徵信網。

    董輔礽(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財經委副主任):浙江提出實施“信用浙江”的口號,是其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對正反兩方面經驗和教訓反思的結果。現在,還有不少企業不守信用,這不僅會危害當地經濟,也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信用浙江”的提出當然是很有意義的。推而廣之,有人提出“信用中國”,也是很有意義的。我們離“信用中國”還有多遠?就目前來看,急需解決的有五個方面主要問題:

    經濟生活中的信用關係不發達。資金往來過程中,現金支付仍是主要形式,這使得社會額外承擔了鉅額的流通費用。消費中的信用關係不發達,人們還不習慣“花明天的錢”,不太習慣借貸消費。

    信託關係也不發達,受人之托、代客理財還不規範,不能取得廣泛的信任。

    信用工具太少。目前使用的很多信用卡只是代記卡,不是真正的信用卡。真正發達的信用關係可以借鑒南韓的信用卡制度,在南韓中學生都可以擁有信用卡,持卡者不需要先注入資金,可以預支,事後再付款,手續費也很少。應儘快普及信用卡。

    國內尚缺乏信用仲介體系。中國還沒有建立全國的徵信網,只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初步建立起一些徵信機構。建立信用仲介不能僅僅發展徵信公司,還需要建立更多的為各種信用交易提供信貸服務的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交易各方提供對企業、個人和有價證券進行評級的信用評級機構,為貸款提供擔保的擔保仲介,為企業及其産品服務的資質提供資質認證的認證機構,為信用活動延伸出來的信用關係提供鑒證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鑒證機構。要建立全國徵信網很難,因為很多地方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干擾,全國徵信機構很難進入。會計師事務所與上市公司的雇傭關係也妨礙了審計公正執行。此外,信用仲介也有待職業規範,很多不負責任的信用仲介並沒有把信用狀況真實地告訴公眾。

    信用服務不配套。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時常常缺乏徵信機構和擔保機構提供相關的資訊和擔保。

    政府資訊 立法確保公開

    ■通過立法,確保政府資訊公開,保護消費者知情權;政府採取措施,培育信用評級權威性。

    陳文玲(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去年美國不斷爆出信用醜聞,極大地動搖了投資者信心,同時也讓世人感慨,即使在美國那樣成熟的信用體系中,也仍然存在黑洞,所以如何構建和完善信用制度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課題。我們對美國信用體系進行考察後發現,美國的經驗和教訓中都有很多值得中國借鑒的地方。

    其一,應重視信用公開的法制建設,為建立信用體系提供豐厚的政務資訊資源。其核心思想就是,所有政府資訊都要公開,不公開即保密是例外;政府資訊具有公共産品的性質,一切人獲得資訊的權利是平等的;政府對拒絕提供的資訊負有舉證責任,必須提供拒絕的理由;政府機構拒絕提供資訊時,申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司法救濟。美國通過《資訊自由法》等一系列立法保證了資訊公開化的程度,據1996財年統計,美國96%以上的密集情報來自於中央情報局(佔52%)和國防部(佔44%),其他部委合計佔4%左右,其餘資訊一律公開。

    其二,應重視對信用産品特別是評級結果的運用,為信用服務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美國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來培育信用評級的權威性。在信用關係發達的市場中,許多公司要依靠評級機構所作的信用等級來確立在金融市場作為借款人或擔保人的可信度,許多消費者要依靠自己的信用等級獲得消費信貸,許多主權國、市政發債越來越依靠投資的信用品質。舉例來講,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在資訊披露方面的信用等級較高,那麼它提供的報告的頻率可以適當降低,其複雜程度也可以有所降低。

    其三,應重視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建立規範有效的信用産品交易秩序打下穩固的基礎。這是美國信用體系的一個突出特點,它保護消費者隱私權、獲得公平信用報告權、不受到騷擾的權利、相關數據快速更新並且保證數據準確、及時、完整和有價值的權利。

    其四,應重視企業的市場化運作,為培育具有強大加工信用産品能力的新型服務業創建體制保障。在美國,信用評級公司都是獨立的私人企業,既不受政府的控制,也獨立於證券交易所和證券公司,更不能與被評級企業有任何私下交易。獨立性、中立性和公正性是信用服務公司的立身之本,也是創造客戶價值的源泉。信用服務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中立,做出貸款者、借款者和投資者都滿意的評級報告,否則需求者就不會相信評級結果。

    美國的評級公司在1970年經濟蕭條時期以後,除了穆迪、標準普爾、菲奇等公司的信用産品是賣給被評級者外,鄧白氏和全聯等公司都是直接向使用者銷售自己的産品。

    此外,安然、安達信案也使美國的信用制度受到新的挑戰。信用産品的可信度需要審計行業的支援。(謝姝)

    告別原諒

    在天安門廣場上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人隨地吐痰,被執勤人員逮住了,要罰款5毛錢。這人拿出1元錢,很囂張地説:“我加5毛,再吐一次行不行?”在一個信用被滿街拋灑而懲戒力度不痛不癢的社會裏,失信的成本還沒有5毛錢讓人來得心疼。當失信的輕微代價面對暴利的天大誘惑時,不要企望僅僅依靠內心的約束、社會的譴責就能夠扶正那已經嚴重傾斜的天平。

    建立對失信企業和個人的懲罰機制,是構建信用體系鏈條中關鍵一環。正如眾多專家所指出,當前法律法規對失信行為的懲罰太輕,因此當務之急,需要舊法做出相應修改,新法抓緊制定出臺。正如專家們所設想,“一次違法,終身受禁”,將起到根本性的約束作用。誠然有沒有必要達到這個程度可以探討,但行業禁入制度、行業規範、職業準則是可以逐漸建立起來的。正如專家們所提醒,沒有一個打通地域和行業、充分敞開政府資訊窗口的徵信網路,準確監測和評估企業信用狀況是很難做到的,因此需要向地方保護主義和某些政府職能部門落後的管理方式要權力和權利,需要建立一套全社會統一的資信記錄、管理、評價和披露制度。任重而道遠。

    前不久,天安門廣場為了清鏟隨地亂吐的口香糖,耗資8萬美元,花費十幾天時間。在新加坡,美國青年費伊因為亂吐一塊口香糖而遭鞭刑。那兩鞭之後,再沒有美國人在新加坡國土上隨地吐口香糖——至少沒有被抓到。佈下天羅地網,讓有可能犯規的人心存敬畏,讓犯過規的人不敢再犯,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北京現代商報 2003年1月7日


市場交易中因信用缺失每年損失5800多億
社會信用問題關乎中國經濟全局
王眾孚:我國將大力推行企業信用警示、公示制度
我國社會信用建設的回顧、進展及展望……陳洪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