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闡述虛擬經濟
何軍

    儘管已是67歲的高齡,記者面前的成思危在談話時依然條理清晰、思維敏捷,脫口而出的各種專業術語和英文單詞、富有親和力的談吐和待人顯示出他是一位更具學者風範的領導人,也表明此時的他似乎更願意以一名學者的身份接受採訪。

    在過去的幾年裏,成思危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國風險投資事業的發展,他的《關於儘快發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在1998年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被列為一號提案。他本人也因此而被譽為“中國的風險投資之父”。而早在1984年獲美國加州大學MBA學位後,他的研究方向就轉到了“軟科學”上。近年來,他對於軟科學更可謂情有獨鍾,甚至將軟科學與自己的新角色結合在一起。在眾多的兼職頭銜中,他最為珍視的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管理科學部主任和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長,由此可見一斑。也正是在成思危的主持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管理學部于1997年上半年搶佔先機,組織了金融數學、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課題的研究。而在東南亞金融危機出現時,他們已經配合國家金融系統做了大量工作。

    近兩年來,成思危開始把研究的重點轉到尚未為國人所熟悉的虛擬經濟領域。在他的直接支援下,南開大學虛擬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於2000年4月26日成立。成思危任中心的名譽主任。在支援國內學術界對虛擬經濟領域的研究的同時,成思危本人也一直對該領域的有關問題進行研究。他先後研究以及正在研究的問題包括“虛擬經濟與金融危機”、“虛擬經濟與貨幣市場”、“虛擬經濟與風險投資”、“虛擬經濟與股票市場”、“虛擬經濟與通貨緊縮”等。作為“第二屆全國虛擬經濟研討會”的專題報告人,在會議召開前夕,成思危副委員長就虛擬經濟的有關問題接受了本報專訪。

    問:虛擬經濟是近幾年來興起的一個概念,您能不能結合實際談一談什麼是虛擬經濟?

    答:虛擬經濟這個概念是近年來才提出來的,對它的定義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我個人的看法是,虛擬經濟是指與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託的迴圈運動有關的各种經濟活動,簡單地説,就是錢生錢的經濟活動。

    為什麼叫虛擬經濟?這是與實體經濟相對應的。實體經濟中錢是不能直接生錢的,有了錢先要去雇工人,買原料,建廠房,這樣才能進行生産,把原材料、勞動力變成産品,産品通過流通變成商品,商品再通過交換再變成錢,通過這麼一個馬克思所講的“資本的迴圈”,才可能實現增值。虛擬經濟則是指直接用錢來生錢,這就是我個人認為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最大的不同。虛擬經濟從其根本來説是與實體經濟相對應的。就是説它不經過實體資本的迴圈,就可以産生利潤,主要是通過金融市場來運作的。

    問:那麼,虛擬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呢?

    答:簡單地説,虛擬經濟最早的起源就是閒置貨幣的資本化,即人們手中的閒置貨幣變成了可以生息的資本;第二階段是生息資本的社會化,因為個人之間的借貸規模小,不能社會化,而且不能優化投資方向。因此産生了銀行這個仲介機構,把全社會的閒置貨幣集中起來,然後再貸給有可能利用這些資本賺錢的人。這樣就實現了生息資本的社會化;第三個階段是有價證券的市場化,即有價證券可以根據其預期的收益而自由買賣,從而産生了虛擬資本交易的金融市場,如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第四個階段是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即虛擬資本可以跨國進行交易;第五個階段是國際金融的整合化,即各國國內的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相互間的影響也日益增大。

    問:目前學術界對虛擬經濟的看法主要有哪些?

    答:從國際上來説,有三種概念,國內都翻譯成虛擬經濟,實際上是混淆了這三個概念。這三種概念一個是我所説的那種指證券、期貨、期權等虛擬資本的交易活動(Fictitious Economy);一個是指以資訊技術為工具所進行的經濟活動(Virtual Economy);還有一個是指用電腦模擬的可視化經濟活動(Visual Economy),現在講的網路經濟屬於Visual Economy,而不是我所説的Fictitious Economy。這三種之間有聯繫,但都翻譯成虛擬經濟容易産生混淆,因此我主張將第一個譯作虛擬經濟,第二個譯作擬實經濟,第三個譯作可視化經濟。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國內近幾年來對這個名詞用得慢慢地多了,但也有三種不同的理解,一種是經濟學家的理解,從價值出發來理解虛擬經濟,金融學家談虛擬經濟往往把它與金融混為一談,認為虛擬經濟不就是金融嗎?實際呢?虛擬經濟比金融包括的內容要廣,而金融中有些內容也不包括在虛擬經濟內。如風險投資其實質是知識資本和金融資本更準確地説是權益資本的結合,知識資本就是一種虛擬資本,但顯然不包括在金融的範疇內。另外,企業的微觀金融活動也不能納入虛擬資本的範圍,因為它不是一種錢生錢的活動。第三種是我的觀點,從系統科學的角度把經濟分為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然後研究虛擬經濟系統的結構、特性以及它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聯繫和相互作用。

    問:你對虛擬經濟的應用前景和實際價值如何看?

    答:虛擬經濟在中國的實際價值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增強中國金融的競爭力。坦率地説,我們由於長期處在計劃經濟下,對於如何用好錢、如何用錢生錢,研究得不夠。因為我們以前根本沒有這個概念。中國目前的銀行在效益、每人平均收益、利潤率、金融創新能力等方面與國外銀行相去甚遠。在一個健全的金融市場中,必然要考慮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這三者的平衡問題,這三者在金融市場上是有區分的,股市主要是注重收益性,貨幣市場主要注重流動性,債市主要在安全性。我們現在還沒有在這三者間達到平衡,因為這三者是相互矛盾的。

    虛擬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研究這些問題,因此我們加大對這一領域的研究,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可以彌補我們在金融領域的不足。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研究深度要比我們強得多,現在全世界虛擬經濟的總量是160萬億美元,金融衍生品差不多是95萬億美元,股票加債券等有價證券有65萬億美元,而實體經濟只有30多萬億美元,可以説,如果實體經濟是硬體的話,虛擬經濟就是軟體,沒有軟體,硬體根本無法運作。

    問:從虛擬經濟的角度,您如何看待中國的股票市場?

    答:首先,股票市場屬於虛擬經濟的範疇。從虛擬經濟的角度來看股市,首先要看股票的理性價值是多少,在經濟學上,股票的理性價值就是它未來收益的折現,但這只是理論上的,因為誰也不知道股票未來到底值多少錢。正因為這樣,股市內在就含有泡沫,泡沫的膨脹和破滅就會造成股市的波動,股市有泡沫是正常的,有投機也是正常的。

    問題就是泡沫要適量,投機要適度。沒有投機,股市就完了,就不可能有波動,同樣,如果股市沒有泡沫,也就沒有收益。因此股市裏適度的泡沫和投機是必要的。但是過度投機和過量的泡沫就會産生危機。

    那麼,為什麼會産生過度投機和泡沫呢?我認為,這裡面有兩種泡沫:一是客觀泡沫,一是主觀泡沫。客觀泡沫是由客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和人們對這種不確定性認識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如理性價格的概念是建立在未來的收益和未來的折現率基礎上的,這兩個數定了,才能算出股票合理的價格。但這兩個數都是波動的,會隨著經濟基本面的變化而變化,也與企業的經營狀況變化有關。儘管我們現在對利率的變化、企業經營狀況的預測能力大大提高,但也不可能完全預測準確,因為有些因素是不可能預測到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股市上就會存在客觀的泡沫。

    更重要的泡沫是主觀泡沫,是由人們對未來的預期過於樂觀所造成的。這種過於樂觀的原因有各種因素。我國造成主觀泡沫的原因比較多,如我們的股市是單邊市,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只有股市漲大家才能賺錢,股市跌的話,誰也賺不了錢,所以大家都希望股市漲。國外則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做信託交易,做期貨交易,因此跌了也能賺錢;二是大家常説的政策市,政府的政策和官員的言行往往對股市影響很大;第三是莊家的過度操縱,有意抬高股市;第四是上市公司的業績不好,許多上市 公司不分紅,即使分紅,分紅率也很低。所以真正要想在股市中投資,靠分紅是不行的,所以投資者只能通過買賣獲取差價,通過交易來賺錢。這樣就促使投資者去投機,造成股市和投資者的短期行為。由於這些因素,中國股市中主觀泡沫比較多。從去年8月以來,股市下跌,股市泡沫和投機有所減少,但影響中國股市的根本問題還在。

    虛擬經濟的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虛擬經濟最早的起源就是閒置貨幣的資本化,即人們手中的閒置貨幣變成了可以生息的資本;

    第二階段是生息資本的社會化,産生了銀行這個仲介機構,把全社會的閒置貨幣集中起來,然後再貸給有可能利用這些資本賺錢的人;

    第三個階段是有價證券的市場化,即有價證券可以根據其預期的收益而自由買賣,從而産生了虛擬資本交易的金融市場,如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

    第四個階段是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即虛擬資本可以跨國進行交易;

    第五個階段是國際金融的整合化,即各國國內的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相互間的影響也日益增大。

    《經濟觀察報》 2002年10月15日


虛擬經濟重新定義經濟生活
發展虛擬經濟要適度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