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中東政策耐人尋味  
田薇

    面對巴以衝突不斷升級、並隨時有可能失控的局面,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都採取積極的態度,在巴以之間進行斡旋。然而人們注意到,在中東和平進程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的美國政府卻不是保持沉默,就是發表一些自相矛盾的聲明和談話,令人困惑。這種現象使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美國這種“站在一邊觀望”的態度正是這次巴以衝突升級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批評説:“(面對中東局勢)我們聽不到美國政府對問題的分析,也聽不到他們就此而提出的正確策略。”美國外交事務委員中東地區主任布朗森也説:“我看布希政府現在還不知道應該試著去做什麼。”對此,人們不禁要問,布希政府的中東政策到底是什麼?面對目前的巴以緊張局勢,布希政府又該做些什麼呢?

    

    對中東問題“不熱心”

    

    説布希政府對中東問題“不熱心”並不誇張。從上任之初,布希政府就不情願在中東問題上“下本錢”。宣誓就職沒幾天,美國政府的要員們在國家安全會議上表決認定:美國不會派特使到埃及參加正在那裏舉行的中東和平談判。此後,布希政府又決定取消美國中央情報局充當以巴安全談判調解人的角色。

    

    那麼,布希政府為什麼在中東問題上從一開始就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政策呢?難道他不希望和克林頓政府一樣,在中東問題上撈取政治資本嗎?針對這個問題,一些國際問題專家指出,其實從一開始,布希和他的班底就認為,他們已經把中東問題中的政治風險算得一清二楚,而克林頓政府雖然為中東和平費盡心機,甚至把雙方都邀請到美國舉行和談,但最後仍沒能把雙方撮合起來。既然如此,本屆政府又何必重走老路,去做費力不討好的事呢?

    

    另一方面,布希的共和黨政府從上任的那一天起,就要與前任民主黨政府劃清界線,在各個方面樹立自己的“獨特形象”。因此,凡是民主黨做過的事,布希就儘量不做或少做,更何況是令人頭疼的中東問題。同時,布希也很有可能從他父親老布希的從政經歷中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尤其看到老布希由於在任期間向以色列施加了太大的壓力,遭到國內某些人和集團的反感,最後連連任的夢想都沒有實現,因此自己根本沒必要去捅中東問題這個“馬蜂窩”。不過,中東問題向來是美國外交的主要任務,也不可能完全回避。而作為盟友,美國一直是更多地站在以色列一邊,只不過布希政府在這點上做得更為明顯。

    

    對以色列有“憐憫”之心

    

    以色列與美國是盟友關係,這一點巴勒斯坦自然比不了。但美國《新聞週刊》的報道説,在布希的個人印象中,以色列總理沙龍也比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好得多。

    

    據報道,1998年,時任得克薩斯州州長的布希隨團訪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以期間,陪同的是當時的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沙龍很好地利用了這個機會,向美國的官員們宣講,如果以色列像巴勒斯坦要求的那樣,撤回到1967年前的領土,那就意味著以色列國土面積大大減少,有的地方只有8英里寬。聽到這個數字,布希就想,這8英里還沒有自己得克薩斯州的某些公路長呢,對以色列頓生“憐憫”之心。隨後,沙龍還陪同布希等人觀看以色列的空軍演習,給當過飛行員的布希留下的印像是:沙龍是個懂業務的指揮員。後來,布希曾邀請沙龍到得克薩斯州作客,並在席間説,以色列之行是他印象最為深刻的訪問。

    

    但在巴勒斯坦訪問期間,布希卻頗為不快,因為據説由於日程安排問題,布希所在的美國代表團沒能會見阿拉法特。這樣,沙龍在個人外交方面自然就領了先。直到現在,布希也從未邀請阿拉法特到美國訪問。美巴之間缺少個人層面的溝通和信任,雙邊關係就會受到影響。

    

    左膀右臂有分歧

    

    布希政府的高級官員之間存在著很多的意見分歧,這早已不是什麼新聞,而在中東問題上,這一點體現得更加明顯。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助理國務卿伯恩等人認為,美國應該更多地參與中東事務;國務卿鮑威爾和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等人則認為,美國對中東事務應採取“謹慎”態度,而副總統切尼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對巴勒斯坦“十分反感”,對阿拉法特更是多有“成見”。

    

    面對這些分歧,布希政府更多地在中東問題上採取了“被動”和“不干涉”的政策。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小艾德華沃克評論説,這種做法實際上幫助了以色列,使沙龍能“按照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美國民眾呼聲高 布希不得不考慮

    

    由於布希政府不願過多介入中東事務,美國對巴以雙方的影響力已經減弱。同時,美國的這種做法也遭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批評。對此,布希4月初解釋説,他一直關注著巴以局勢的發展,並與埃及、約旦和沙特等國領導人通了電話。他稱,美國將繼續致力於使巴以雙方重新回到和平進程中來。無論以巴之間的暴力衝突如何,美國特使津尼都將留在中東地區,直到巴以雙方實現停火。

    

    但是,很多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政府的這種態度是遠遠不夠的,而應該採取更多的具體行動。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小艾德華沃克指出,“現在已到了布希親自出馬的時候了。”沃克還認為,布希至少應該暫時召津尼回國,然後仔細聽取他的彙報,並隨時準備派出一個更有地位的美國特使。

    

    今年美國的復活節美國人談論最多的是電視新聞中不斷出現的以色列坦克和巴勒斯坦的人體炸彈。當記者在華盛頓街頭進行隨機採訪時,很多受訪者都認為,目前的中東局勢對巴以雙方來説都是“一場悲劇”。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表示,美國應該與國際社會和聯合國一道,制止巴以衝突升級。面對國內的輿論和大眾的呼聲,希望連任的布希現在正不得不考慮要在巴以問題上有所作為。

    《人民日報 . 華南新聞》 2002年04月04日


巴以危機局勢出現向外蔓延勢頭
——李紹先分析中東戰況(之五)
 
阿拉法特的命運如何?——李紹先分析中東戰況(之四) 
巴以局勢撲朔迷離——李紹先分析中東戰況(之三) 
巴以衝突繼續升級——李紹先分析中東戰況(之二) 
巴以衝突全面升級會導致戰爭嗎?
——李紹先分析中東戰況(之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