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之後 北約在適應新形勢

    12月上中旬,北約外長會議和國防部長會議相繼在戒備森嚴的布魯塞爾總部舉行。兩個會議所討論的一個中心問題是,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聯盟,北約如何適應911事件發生後國際安全環境的變化,以及有效抵禦以國際恐怖主義為代表的“新安全威脅”。會議的結果表明,北約似乎已經找到了答案。

    北約的答案包括政治和軍事兩個領域的內容。

    政治領域,北約將努力在北大西洋和歐洲大陸範圍內建立防禦“新安全威脅”的合作聯盟。

    首先是通過建立新機構與俄羅斯建立“新關係”,擴大雙方在共同關切問題上的合作。

    在打擊恐怖主義問題上,俄羅斯對美和以美為首的反恐怖聯盟提供的支援使北約看到了發展與俄關係的“機會”。911事件發生後不久,北約秘書長羅伯遜就在柏林表示,北約需要發展與俄的關係,現在出現了機會,不能錯過。10月初在俄總統普京與羅伯遜會談時,羅伯遜提議建立由北約和俄羅斯兩方專家組成的“工作小組”,探討擴大雙方合作的可能性。11月上旬,普京結束對美的訪問後,加拿大、德國、義大利、美國和英國五個北約成員國先後提出了增強北約與俄關係的建議,其中以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建議最引人注目。布萊爾建議成立新的“俄羅斯—北約理事會”,取代目前的北約—俄羅斯常設委員會,使19個北約成員國與俄能平等地討論廣泛的安全問題。在這個背景下,11月下旬,羅伯遜訪問了俄羅斯,與俄領導人探討北約同俄合作的新機制和新內容。在俄期間,羅伯遜表示,北約與俄的關係目前無法有效地對付雙方共同面臨的新安全威脅,這種局面必須迅速改變,並表示希望將北約與俄的關係在品質上提高到一個新水準。12月上旬,北約外長會議正式決定,北約將致力於建立與俄羅斯的“新關係”,成立“北約—俄羅斯理事會”,為北約和俄的夥伴關係增添新的動力和內容。北約尋求建立的新關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建立新機構,使俄能在某些安全問題上與北約19個成員國以平等身份共同討論,共同決策,並採取共同行動;二是增添新的合作領域,如不擴散、出口控制和武器控制、導彈防禦等。目前,北約與俄新關係的大體框架已經形成。

    其次是加強與歐盟的合作。北約外長會議強調,要與歐盟建立密切的關係。外長會議前夕,英國等北約成員國為使歐盟能使用土耳其領土上的北約資源與土舉行了多輪磋商,終於使土放棄了原有立場,不再堅持在這個問題上擁有發言權,為歐盟在執行危機處理等事件時使用北約的資源掃清了一個重大障礙。外長會議期間,羅伯遜還專程到布魯塞爾歐盟理事會大樓與歐盟輪值主席國比利時外交大臣米歇爾、歐盟對外關係高級代表索拉納和歐盟對外關係委員彭定康舉行首次部長級會議,商討如何加強雙方的合作。羅伯遜説,北約和歐盟各有所長,在反恐怖鬥爭中,加強雙方的合作“至關重要”。米歇爾稱,雙方已就歐盟利用北約資源問題達成了原則協議,即“不重復,不分家”。儘管最後因希臘對歐盟利用其領土上北約資源有異意,而歐盟拉肯首腦會議又未能解決這個問題,致使北約無法與歐盟就資源共用問題達成協定,然而這並沒有影響北約要加強與歐盟合作的態度和行動。在拉肯首腦會議結束之後舉行的北約國防部長會議重申,決心在涉及北約和歐盟關係的各個方面取得進展。

    第三是在歐洲大西洋夥伴關係委員會和和平夥伴關係框架中加強與各成員國特別是中亞五國的合作。

    在軍事領域,北約則側重於調整北約的軍事原則、軍事政策、軍事結構以及防禦能力,使之適應新安全環境的要求。

    長期以來,北約的軍事力量主要用於抵御前蘇聯大規模的入侵。90年代初前蘇聯解體後,固有敵人消失,北約的軍事原則發生變化,武裝力量也開始調整,以應付“新的安全挑戰”。但911事件的發生使北約不僅認識到,北約的武裝力量需要有效地應付更為廣泛的挑戰,包括新形式的恐怖主義、電腦攻擊、對空間資源和資訊網路的襲擊、先進常規武器、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和核、生物和化學武器的威脅等,而在這些方面,其武裝力量還存在“明顯的缺陷”,更認識到彌補這方面缺陷的緊迫性。

    為此,北約國防部長決定採取以下措施:一增加能部署到北約成員國領土之外的部隊數量;二實現北約軍事力量改革的目標,使北約的武裝力量具有對付新挑戰所需的各種手段;三“改變北約的軍事原則、政策、結構和防禦能力”,使其符合新的安全環境的需要;四加速實現“防禦能力倡議“提出的目標,儘快彌補北約在幾個關鍵領域記憶體在的防禦缺陷,五增加改善防禦能力的投入。

    冷戰結束之後,北約開始從軍事政治聯盟轉變為一個政治軍事聯盟。國外有學者認為,911事件標誌著冷戰後時代的結束。在冷戰後時代結束以後,北約將開始新的環境,其結果如何,值得認真關注。

    人民網 2001年12月24日


撕了《反導》來了北約 俄美玩起“新交易”
北約與俄羅斯建立新型關係
北約決定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
北約與俄建立合作新機制
北約組織將於本週向恐怖主義宣戰 並進行應戰準備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