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與俄羅斯建立新型關係

    北約與俄羅斯日前在北約總部舉行外長會議後宣佈,雙方將在1997年簽署的基本文件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合作機制,由新的俄羅斯-大西洋理事會取代現行的俄羅斯-北約常設聯合理事會,以建立“新型關係”,進一步擴大雙方在反恐怖、危機處理、防止武器擴散、軍控和導彈防禦方面的合作。根據計劃,雙方在今後幾個月內將就新機制的“確切性質和範圍”展開“實質性工作”,並於明年5月在冰島北約外長會議期間使新機制正式開始運轉。

    北約秘書長羅伯遜在解釋“新機制”時稱,北約19個成員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已不再是一個“19+1”的簡單算式,而是“20個已融為一體的化學反應公式”,北約與俄羅斯進入了建立“獨特關係的新時代”。俄外長伊萬諾夫認為,新的合作機制是雙方關係中“意義深遠的變化”。這是“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以來,俄羅斯積極與北約發展關係所取得的一個重要進展。北約與俄著意宣揚雙方的“新型關係”,似乎讓人們感覺北約與俄羅斯就要變成“一家人”。

    綜觀近10年來俄與北約關係的曲折歷程,人們就會發現,這種“新型關係”的建立實在不易。冷戰後北約首輪東擴曾遭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認為這是對俄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只是由於國力衰弱,俄無力阻止北約東擴,雙方經過反覆討價還價于1997年5月簽署了《北約與俄羅斯相互關係、合作與安全基礎文件》,並建立了俄羅斯-北約聯合常設理事會。北約承認俄在歐洲安全中的某些作用,俄則默認了冷戰後北約首輪東擴。然而,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使俄與北約的關係驟降到了冰點,俄中斷了與北約的關係。

    普京上臺後,俄外交採取“東張西望的雙頭鷹政策”,與北約關係開始逐步恢復,但進展緩慢。“91 1”事件為雙方發展關係提供了新契機。俄竭力尋求的是在歐洲安全問題上與北約成員國一樣“享有平等的表決權和決策權”,以凸顯其大國作用與地位。但實際上,北約已排除了給俄否決權的可能性。羅伯遜明確表示,“任何非成員國都不能對北約的決定擁有否決權,北約同樣對俄的獨立決定也不行使否決權”。此間分析家指出,北約與俄在這種情況下建立“新型關係”,其實各有所圖。

    俄羅斯努力締造這種新型合作關係,目的是在北約新一輪東擴中尋求維護國家利益的新途徑。根據北約的計劃,明年11月的布拉格首腦會議將確定新一輪東擴名單。北約上一輪擴大吸收波、匈、捷3國入盟大大壓縮了俄戰略空間。如果新一輪東擴吸收波羅的海3國入盟,北約將把戰略防線直接推進到俄西北部邊界,對俄國家安全的影響不言而喻。

    與反對北約上一輪東擴的激烈言辭相比,俄這次顯得相當低調。在無力阻止北約新一輪東擴的情況下,俄領導人轉而宣稱俄已經是西方社會的一員,北約對俄安全已不構成威脅,其主要目的是安撫國內的反對情緒,避免引起內部政治動蕩。這一新的合作機制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雙方尋求妥協的産物。

    同時,俄也在試圖利用“新型關係”改造北約,促使北約向政治性組織轉變。最近以來,一些西方學者認為,隨著北約的進一步擴大和與俄羅斯關係的改善,北約的軍事作用將逐漸削弱,從而變為政治性為主的組織。在當前的反恐戰中,北約雖然啟動共同防禦條款,但美國有意淡化北約,最終沒有讓北約集體參戰。這似乎給了俄羅斯一種希望。普京一再表示,希望北約向政治性組織轉變能得以實現,俄與北約將“從性質上改變相互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俄向北約靠攏也是營造與西方的和諧政治氣氛,為重振俄大國地位創造必要的外部條件。俄試圖以此換取俄政治上融入西方的承認、獲取經濟援助並得到加入世貿組織的支援,使俄經濟儘快得到恢復與發展,增強支撐大國地位的實力,擴大在大國角逐中的戰略迴旋餘地。

    從北約方面看,與俄建立“新型關係”是西方一貫奉行的“遏制與拉攏”策略手段的繼續與發展。這不僅是美國當前反恐戰爭的需要,也是它推行控制歐亞大陸“兩洋戰略”的需要。冷戰結束後,美國通過北約東擴、巴爾幹戰爭建立戰略支撐點以及建立和平夥伴關係等行動,已基本完成在歐洲的戰略部署。但俄羅斯依然是美國推行“大西洋戰略”、圖謀向歐亞大陸縱深推進的主要障礙。美國通過阿富汗戰爭打進中亞,是控制歐亞大陸的重要行動。沒有俄羅斯的默許,美國的這一目標很難實現。美利用俄急於向西方靠攏的戰略需要,給予俄在歐洲安全問題上一定的地位和發言權作為回報。

    此外,北約中的歐洲盟國需要與俄建立一種新的安全機制,減少軍事威脅的壓力。俄強大的戰略核武庫始終是歐洲盟國的安全憂患。西歐國家比美國更加積極主張與俄建立新的合作機制。北約明年在新一輪東擴時,如果俄羅斯的反對情緒得不到安撫,造成俄與北約關係的緊張,受害的首當其衝是北約中的歐洲國家。英國首相布萊爾暗示在新合作機制中可以給俄一定的否決權,反映了歐洲盟國以更大讓步換取俄融入西方的意願。

    北約與俄羅斯的“新型關係”已經起步,但今後如何發展、合作到何種程度還需要觀察。而從目前情況看,北約如何處理同俄羅斯在安全利益上的矛盾,將決定北約與俄今後合作的深度。

     新華網 2001-12-13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