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危機升級,美國進退兩難

    近日來,隨著朝鮮“核解凍”步驟的推進以及美國開始向朝鮮施加軍事壓力,圍繞著朝鮮核計劃問題而産生的危機正在升級,有關方面在核計劃問題上的爭執有繼續惡化的危險。作為朝鮮半島鄰國的中國,我們沒有理由不為此感到憂慮和擔心。但近期內看,美國還會繼續採取“忍”的戰術。

    *** 朝鮮的“核解凍”行動令人費解

    12月12日,平壤宣佈,由於美國在11月19日決定單方面中止根據1994年的“框架協議”向朝鮮運送火力發電所需要的重油,朝鮮將重新啟動“框架協議”簽署後關閉的一個5兆瓦的反應堆,並將拆除燃料棒等核設施的封條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視裝置。

    12月22日,從1994年之後一直負責對寧邊的所有核設施進行監視和核查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表消息,稱朝鮮已經開始拆除一座反應堆的監視裝置;25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再度“報警”,稱朝鮮已經全部拆除了設在平壤90公里處寧邊的4座核反應爐內的封條和監視器。12月26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言人表示,朝鮮已向一個反應堆內添加了1000根新的核燃料棒。如果朝鮮繼續以這個速度進行,據估計“一到兩個月”內,其中的一座5兆瓦反應堆將能夠恢復運轉。

    從理論上講,朝鮮的這些舉動將可以使恢復1994年框架協議所凍結的製造核武器的能力。寧邊有钚儲存和處理設施。在其中的一個冷卻池記憶體有大約8000多根用過的核燃料棒,從中可以提取出大量的钚,用以製造核武器。

    除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朝鮮的舉動“深表遺憾”之外,南韓也表示,朝鮮繼續追求核能力的行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華盛頓則開始在其外交解決朝鮮核計劃問題的選擇中加進了軍事恐嚇的聲音。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12月23日表示,“朝鮮不應該錯誤地將世界都在關注伊拉克問題視為一個機會”,美國完全能夠做它“認為必須要做的事情”。24日,拉姆斯菲爾德再次表示,美國完全具有可以同時打兩場“區域性戰爭”的能力。

    目前的朝鮮半島核計劃局勢,非常類似于1993年3月時候的情景。當時,美國同樣強烈指責朝鮮的核計劃,朝鮮威脅説不再準備同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甚至要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克林頓政府則開始考慮是否對朝鮮的核設施實行“先發制人”的打擊,以通過軍事手段摧毀朝鮮的核能力。後來在中國等國的全力斡旋下,框架協議的簽署最終化解了曾一度緊迫的朝鮮核危機。然而。從2002年10月到現在的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內,朝鮮核計劃問題幾乎完全退回到1994年框架協議簽署之前的狀態,不能不讓人深感震驚。

    *** 美國目前的外交手段實質上是一項傲慢的壓力政策

    布希政府的朝鮮政策是其外交政策中最有爭議性的領域之一,朝鮮半島再度出現核危機不能不説同布希政府的朝鮮政策存在著直接的關係。

    雖然2001年7月美國結束了其朝鮮政策評估,最終決定支援南韓金大中政府的“陽光政策”,但一直拖到2002年10月才正式開始同朝鮮恢復直接的外交接觸。布希政府對朝鮮深深的不信任以及從總體上來説保持“壓力”的政策,留給平壤進行合理對策選擇的機會並不多。

    在10月中旬朝鮮核計劃問題再度引發新的核危機時,布希政府出於朝鮮周邊國家都傾向和平解決的考慮,為了避免過深捲入而影響其“倒薩”行動,因而決定將朝鮮政策與伊拉克政策分開,強調要通過“外交手段”解決朝鮮的核計劃問題。迄今為止,布希政府所採用的“外交手段”卻沒有奏效。其原因,首先是由於美國堅持朝鮮必須首先放棄核計劃、然後才能恢復美朝外交會談的傲慢態度。

    在布希政府看來,如果美國不能獲得來自朝鮮的放棄核計劃的明確承諾就恢復與朝鮮的外交會談,很可能會造成對朝鮮堅持核計劃立場的一種“縱容和鼓勵”,或者説,至少會給人感覺是美國在奉行對朝“綏靖政策”。布希政府堅持認為,是朝鮮首先違背了“框架協議”,其核計劃完全是非法的。這麼做,也是為了完全在這一問題上掌握主動,不給朝鮮留下討價還價的口實。布希政府已經放棄了克林頓政府在1994年所採取的外交談判來解決問題的態度,雖然強調的是“外交手段”,但其實質,已經變成了“不讓步”的壓力政策。

    其次,布希政府不僅改變了克林頓政府處理朝鮮核計劃問題的重在外交談判的方式,更不願意象克林頓政府那樣在某種“交換”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克林頓政府願意通過“框架協定”的方式解決朝鮮的核計劃問題,其著眼點是將外交手段視為雙方妥協的途徑,願意進行某種交易來換取朝鮮的讓步。因此,框架協議在規定朝鮮凍結其核設施的同時美國及西方國家願意提供清水反應堆和重油。但布希政府不再願意向朝鮮做任何實質性的讓步,更不願意將朝鮮放棄核計劃視為一定程度上的“利益交換”,而是要徹底壓服朝鮮完全單方面地取消其核計劃。這樣的外交手段實際上是美國想要完全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無視朝鮮迫切的“交換需求”。

    第三,白宮低估了朝鮮可能做出反應的決心和能力。平壤在10月初助理國務卿凱利到訪時承認有核計劃,無非是想要按照1994年的“遊戲規則”,通過核計劃來換取必要的“交易利益”,承認有核計劃的本質無非是表明平壤所擁有的“交易成本”。平壤的失誤是沒有充分意識到布希政府已經不是克林頓政府,現在的白宮掌權者不願意再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像1994年那樣做出新的外交安排。

    儘管如此,朝鮮在10月中旬到12月12日之間的“出價”仍要比1994年要低得多。朝鮮只是要求美國與它簽署一個“互不侵犯協定”,在這一條件下放棄核計劃並重新舉行朝美外交談判。但布希政府偏偏非要“強者通吃”,首先要壓平壤放棄核武器再來談美朝磋商問題,對朝鮮的提議也沒有什麼積極的外交回應。美國為了保持外交壓力,做出了停止重油供應的決定,一味想“壓服”平壤。這只能是在和平壤玩一場“危險遊戲”。朝鮮在12月24日表示要“誓死”同美國“戰鬥到底”。美朝雙方都不願意單方面做出妥協,危機升級在所難免。

    *** 朝鮮核計劃危機並非不可挽回

    朝鮮目前的核計劃危機是嚴峻的。一旦失控,比如布希政府重新考慮使用克林頓政府當年考慮過的方式、對朝鮮核設施進行“先發制人”的軍事攻擊,其後果將不堪設想。問題是,這樣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先發制人”已經堂而皇之地成為了布希政府國家安全戰略的基本組成部分,反恐的需要又讓美國今天海外動武的決心空前高漲。在這種情況下,對朝鮮採取軍事行動必定是華盛頓鷹派路線的基本主張。即便現在為了“倒薩”問題,在朝鮮問題上的強硬路線看來準備“忍一時風平浪靜”,但到底能“忍”多久,還是一個疑問。

    至少現在白宮準備繼續“忍”下去,這和布希政府在伊拉克問題上的氣勢洶洶形成了鮮明對照。12月22日以來,布希政府雖然提高了威脅的口氣,開始放風説有可能採取軍事行動,但從所使用的語氣來説,還是在避免對朝鮮進行赤裸裸的“軍事恐嚇”政策。12月25日,白宮發言人表示,朝鮮重新啟動核設施是不可接受的,這些核設施必須繼續封存。但拉姆斯菲爾德的講話還是竭力在保持“分寸”,以避免留下白宮已經放棄外交手段解決問題的印象,同時避免進一步引起南韓和日本的恐慌。

    白宮現在確實是“進退兩難”。如果要“退”一步的話,同意現在就恢復與平壤的外交磋商,無疑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讓白宮臉面盡失;而且,這也不符合新保守主義者所採取的強硬路線。如果“進”一步的話,轉而謀求直接的軍事恐嚇或者考慮選擇先發制人的軍事攻擊打掉朝鮮的核設施,恐怕南韓和日本都難以接受。主張繼續對朝鮮採取“接觸政策”的盧武鉉12月19日當選南韓總統,是南韓向美國發出的強烈信號,表明南韓不會支援美國採取直接的軍事行動。特別是南韓目前與美國的關係出現了新的裂痕,南韓民眾反美情緒空前高漲。金大中總統甚至在12月25日提出了要採取不同於美國的“獨立”政策的説法。這使得美國的朝鮮半島政策,出現了最嚴重的挑戰,也陷入了近10年來最大的窘境。

    12月26日,白宮宣佈將再度派遣助理國務卿凱利出訪東亞,同韓日兩國協商和協調朝鮮政策。看來,美國朝鮮核計劃問題的立場到底“是進是退”,將在凱利新的東亞之行之後就有分曉。現在的問題是,白宮在朝鮮問題上到底能“忍”多久?(朱鋒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

    中國日報網站 2002年12月27日


朝鮮啟封核設施 國際社會為何強烈反彈
美敦促朝鮮不要重新啟動凍結的核設施
朝鮮一天內向核反應爐中添加了1000根燃料棒
國際原子能機構稱朝舉措等於採取核邊緣政策
平壤28日將舉行萬人反美集會
美國軟硬兼施朝鮮不甘示弱 美朝陷入核僵局
朝鮮向核設施內運輸新燃料
國際原子能機構:朝鮮開始向核反應爐添燃料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