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接收俄制蘇-30MKI殲擊機令人關注   
賢峰禮

    俄羅斯自6月21日開始向印度提供最新型和多用途的蘇-30MKI殲擊機。第一批兩架殲擊機已由安-124“魯斯蘭”運輸機從伊爾庫茨克飛機製造廠運抵印度。近幾週內,將有10架蘇-30MKI殲擊機起運。這是根據印俄之間于1996年11月30日簽訂的,俄伊爾庫茨克飛機製造廠為印度製造8架蘇-30K殲擊機和32架蘇-30MKI殲擊機的合同的一部分。此前,根據印俄之間早前所簽訂的另一項合同,印方已于1999年購進了10架蘇-30K殲擊機。這樣,印度共擁有俄制蘇-30系列戰鬥機50架。根據合同,俄將對印度購進的全部18架蘇-30K殲擊機進行改造,使其達到蘇-30MKI的水準。另外,根據印俄之間于2000年10月所達成了協議,從2004年起,印度憑俄生産許可證,于17年內自造140架蘇-30MKI多用途殲擊轟炸機。屆時,印度軍隊將共有蘇-30MKI戰鬥機190架,其制空制海作戰能力將得到大大加強。

    蘇-30MKI性能如何?

    蘇-30系列戰鬥機是在蘇-27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1980年俄蘇霍伊飛機實驗設計局研製出第一架蘇-27戰鬥機。1989年,在巴黎航展的飛行性能表演中,蘇-27以其著名的“眼鏡蛇”高攻角動態減速動作而技壓群雄,並一舉成名。蘇-27航程遠,機動性能好,適合於空戰的特點倍受各國軍事家們的青睞。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為適應外銷的需求,俄蘇霍伊設計局決定以蘇-27型為基準,研發出一款新的機種,並命名為蘇-27UB,後改名為蘇-30。於是,蘇-30戰鬥機應運而生。

    俄研發外銷的蘇-30系列戰鬥機主要包括兩種,分別為蘇-30MKI和蘇-30MKK。蘇-30MKI是專門為外銷印度而設計的,蘇-30MKK則是專門為外銷中國而設計的。不同機型代號有個不同的含義,其中,第一個俄文字母M代表提升型,第二個字母K代表降低性能外銷型,第三個字母K表示中國,第三個字母I代表印度。蘇-30MK戰鬥機與蘇-27相比,在空中加油、導航和火控系統等方面都有所改變。其中,為印度設計的蘇-30MKI戰鬥機採用可動式前翼、向量推力控制發動機、被動式相控陣雷達、後向雷達、強化起落架、改進型遠紅外線探索跟蹤雷達。另外,應印方的要求,該機型還採用了其他國家先進戰鬥機的部分裝備,如以色列EL-OP公司産的抬頭式螢幕,法國Sextant Avionque公司産多功能液晶螢幕,西方國家戰鬥機普遍裝備的全方面導航系統、戰術導航儀和全球定位系統,以色列Rafael公司産的重型空對地遠端導彈(Popeye Ⅱ)、綜合式電子戰攻擊、支援及防護系統,英國産MK-32伴隨式空中加油莢包及印度自製的飛行任務電腦系統。可見,蘇-30MKI已成為一個“國際大家庭”的組合體。

    據説,正是因為蘇-30MKI戰鬥機在技術上集俄、英、法、以、印眾家之長,並結合了蘇-27戰鬥機的一些優長,與蘇-27相比,蘇-30MKI在操作性、機動性、續航力及火力方面都大有改進,其綜合作戰能力已超過蘇-30系列戰鬥機,性能稍遜於第五代戰鬥機,為第四代半戰鬥機,技戰術性能高於第四代戰鬥機,如俄制蘇-27、美制F-15、法制“幻影”-2000等。在主要技戰術性能方面,蘇-30MKI戰鬥機的雷達搜索距離為140至160公里,對大型艦艇的最遠發現距離可達300公里;其火控雷達的跟蹤目標數量可達20,可同時引導攻擊目標數為6個;最大航程3600公里,續航時間10小時,可實施空中加油。值得一提的是,蘇-30MKI具有良好的緊急安全逃生系統。在1999年舉行的巴黎航空展上,一架俄制蘇-30MKI戰鬥機在進行低空高難度飛行表演時,因俯衝至地面距離太近而無法拉起,尾翼不慎觸地,機體在彈起的瞬間著火,情況萬分危急。此時,機上的兩名飛行員果斷及時地按動了彈射椅的按鈕,二人幾乎從零高度被拋入空中,爾後跳傘順利得以逃生。蘇-30MKI裝備的K-36DM彈射椅也因此而名聲大噪,連美國也有意購買這種彈射椅,安裝在自己的F-16戰鬥機上。

    印度因何要大量購買蘇-30MKI戰鬥機?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半島,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列世界第7位,人口達10億,僅次於中國,列世界第2位,是該地區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大國。自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主義統治後,謀求成為世界性的政治、軍事大國一直是印度的戰略總目標。但是,由於印度經濟實力有限,再加上國內局勢不穩,宗教衝突不斷,與鄰國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爭端,導致兩國經常處於戰爭的邊緣,軍事上長期高度緊張,所以,印度要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的戰略目標與自身的有限實力之間還存在一定的矛盾。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政府選擇了一條通過突出優先發展軍事能力,成為世界主要軍事強國,進而謀求成為世界性政治大國的道路。因此,快速、集中地發展軍事力量成為近幾年來印度軍事的主要任務,如1998年5月,印度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接連進行了5次地下核子試驗,並宣佈成為核武器擁有國;大力發展海空軍武器裝備,從俄羅斯購進新型的航空母艦,計劃租借俄羅斯的核潛艇,加大對印度洋的控制權;加大對鄰近小國的控制力度,設法將他們納入到印度的防務體系中;對巴基斯坦奉行軍事強硬政策,在克什米爾問題不讓步、不妥協,兩國于1999年5月再次因克什米爾問題爆發了自第3次印巴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大肆鼓吹中國為其“潛在威脅”,以此為藉口發展核力量;等等。種種跡象已表明,印度已不僅僅滿足於成為南亞地區霸主的位子,而是謀求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如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9•11”事件爆發後,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導致印度在戰略上也做出了局部的調整。如何以反恐為契機,既保證印度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不受到傷害,又可獲得戰略性的實惠,這已成為印度戰略進行策略性調整的出發點。人們注意到,印度從整體上對美國的反恐戰爭採取支援和合作態度,這使得美印關係大大改善,美國已放鬆了對印度武器裝備技術的出口限制,印度因而得到了實惠。同時,“9•11”事件後俄印關係發展迅速,尤其是軍事合作方面,俄印之間的傳統聯盟關係得到了明顯加強。俄羅斯向印度出售,繼而允許印度生産其最先進的蘇-30MKI殲擊機就是俄印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標誌。一時間,印度又成為美俄同時拉攏的“寵兒”,印度決不會放過這一大好戰略時機,必將乘機撈取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好外。

    近期以及今年10餘年內,印度計劃大量從俄羅斯購進高技術武器裝備,尤其是海空武器裝備,其直接目的是通過發展海空軍,加強制空制海作戰能力,進一步控制印度洋這一戰略通道,並拉大與主要鄰國的軍事力量對比優勢,從而對鄰國保持強大的軍事威懾力;同時,對外來的大國企圖插手這一地區形成一定的軍事威懾,使其不敢對印度的地區霸主地位構成威脅與挑戰。印度此舉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謀求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軍事大國,並以此來圓其世界大國夢。

    (賢峰禮 國防大學外軍外語教研室 )

    中國網 2002年7月5日


俄向印度提供蘇-30MKI戰機
印巴是否會使用核武器?
印巴戰爭莫非真的一觸即發?
印美軍事合作全方位推進 
俄印軍備交易用心良苦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