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的虛與實  

    在北約與俄羅斯關係近年來的發展變化中,“夥伴”一詞一直如影隨形,但其含義卻虛虛實實,不盡相同。

    何謂“夥伴”?古代兵制中,10人共一火炊煮,同火的叫“火伴”,後又稱“夥伴”。“夥伴”們同鍋吃飯,同陣作戰,關係不可謂不密切。

    最形象地體現北約與俄羅斯“夥伴”關係的一幕,出現在28日于羅馬近郊舉行的北約-俄羅斯首腦會議上:俄羅斯總統普京沒有像以往作為嘉賓被讓至首席,而是按照與會20國的字母順序坐到了葡萄牙總理和西班牙首相中間。這當然是東道主的刻意安排,表明北約19個成員國與俄羅斯已不再“見外”,大家如今成了“真正的夥伴”。

    其實,北約與俄羅斯結為“夥伴”並不是在今天。1994年,北約推出“和平夥伴關係計劃”,著手擴大與一些非成員國的合作,以便為東擴作準備。幾經週折,俄羅斯在1995年簽約,成為北約“和平夥伴關係”國。但隨之而來的北約東擴計劃讓俄羅斯感到,這個“夥伴”稱謂裏水分多多,北約不過是在虛與委蛇,仍在步步逼近自己的邊境。

    於是,俄羅斯與北約展開了臺前幕後的較量。經過前後6輪談判,北約與俄羅斯在5年前成立了一個常設聯合理事會。儘管俄羅斯在這個理事會裏沒有否決權,但畢竟與北約成員國的代表坐到了一張桌子旁,雙方的關係比“和平夥伴”進了一步。不過,“19+1”的磋商模式一直讓俄羅斯人心存芥蒂,抱怨北約沒有把自己當成平等相待的“夥伴”。

    在這次羅馬峰會上,新的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正式成立,機構名字去掉了原來的“聯合常設”4個字。在這個新機構中,俄羅斯將作為“平等的一員”與北約各國共同磋商反恐、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維和以及人道救援等問題,制定和實施有關計劃。有了一定的決定權,“夥伴”的內涵得到了充實,雙方的合作達到了10多年來的新水準。在這些領域裏,雙方的確是合作的夥伴。

    但是,這種夥伴合作僅限于北約重大核心問題外的領域,在北約的軍事干預、東擴和內部決策等問題上,俄羅斯仍無緣置喙。所以有分析家説,北約提“真正的夥伴”給的是堂皇的面子,俄羅斯講“真正的夥伴”是要具體的行動。由此看來,北約與俄羅斯此次建立的新型關係將如何發展,關鍵在於將來會給“夥伴”一詞增加怎樣的內容。(陳贄)

    新華社 2002年5月28日


北約和俄羅斯簽署《羅馬宣言》
北約在莫斯科設立軍事聯絡處
俄羅斯“在可預見到的未來”不會成為北約成員
美參議院表決提供鉅資支援北約東擴
北約—俄羅斯戰略關係出現重大轉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