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與股市穩定互動仍有希望

李幛喆

     一、 宏觀面諸多因素分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本週召開,會議對經濟發展的估計定義為“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而去年是“取得顯著成績的一年”,可見對經濟形勢有一個比較客觀的判斷。另外對擴大內需給予了高度重視,並且把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增加就業等放在重要位置。同時將“積極擴大就業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專門提出。而去年沒有“積極擴大就業……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經濟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城鎮化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等。最後就是對加入WTO做了“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按國際通行規則辦事的能力”。作為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應該認真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便在2002年的操作中心中有數。

    就國民經濟的總體狀況而言,完成年初預定的7%的目標,這對中國而言實屬不宜,因為國際大環境如此不利,國內的小環境也有不利影響,因此保持7%以上的增長可以説是盡力而為了。但由於國民經濟的大趨勢還要受到進一步的考驗,可以説經濟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因素。據統計,1到10月份,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比去年同期提高3.6個百分點,比9月提高0.2個百分點。企業的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9.3%,企業的銷售收入增長11.8%。這些都是可喜的一面。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也有不如人意的一面。如銷售收入雖然增長,但比1到9月回落了0.5個百分點。企業的産成品資金比去年同期增長6.5%。企業的利潤增長幅度比1到9月回落3.3個百分點。另外虧損企業的虧損額繼續上升。1到10月,虧損額達到1016億元,增長7.6%,而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的虧損額佔到63%,增長8.9%,增長幅度比9月上升了5.5個百分點。從地區看,有4個地區屬於新加入的虧損地區。從行業看,新增虧損額最多的是電子通信設備製造業,虧損增長77.9%;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虧損增長36.8%;紡織業,虧損增長34.1%。與此相應的,在年報快要公佈時,股民應該有所警惕。

    從管理層的規範監管政策來看,各個層面也在整合經濟規則和大政方針。如財政部發佈了《企業會計準則--中期財務報告》,強化了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資産重組、資産負債重大變化等資訊的披露。中國證券業協會也頒布了《證券交易委託代理業務指引》,使券商和股民之間的交易委託更加流暢。再如全國人大對《基金法》的起草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這不僅對現有的證券投資基金進一步拓展業務有好處,而且對下一步建立産業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是一個極大的促進。還有滬深兩市12月份要統一實行新的交易規則,雖然新的交易規則變化不大,而且兩市在交易規則的條款上還有差異,但逐步過度到統一是必然的。加上中國證券登記公司已經成立,這些跡象預示中國股市也在逐步走向統一。主機板市場統一運作後,創業板市場的建立運作才有另一番天地。

    二、 十二月股市箱體運作

    目前的盤體經過做空能量的大量釋放,已不具備大幅下跌的動力,首先,管理層連續在1500點險些失守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出臺各種利好政策,其用意很清楚,不希望看到一個好端端的股市被利空和無謂的爭論(泡沫、賭博、有關傳言等)拖垮。其次,12月是中國股市正式實行新交易規則的起始日,新的交易規則更加有利於投資者操作。第三,目前股價已經進入低位安全區域,股民不再割肉,同時在低位拿到的籌碼誰也不願意輕易放棄。

    但另一方面,股市上漲的動力還未積累完畢。這主要是由於上漲面臨著大量的解套、止損籌碼,年底結算的資金壓力和管理層監管的力度,同時上市公司也沒有真正的、持續增長的業績。因此股市在一個箱體運作是合理的,即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小幅跌漲,中幅震蕩,維持到年底的可能性較大。

    從資金面來看,近期北京華聯、華能國際和山鷹紙業申購凍結的資金僅有3000億到4000億左右,這與以前的6000億到8000億資金申購新股比有天壤之別,有人認為從申購新股的資金減少可以看出大量的資金在撤除股市。但我認為只是極少數的違規資金撤出股市,大部分合法資金仍然滯留在股市整裝待命或開始逢低建倉。而且真正炒股的合法的存量資金永遠不會撤離股市,增量新資金(如開放式基金)只會不斷注入到股市中,基金在三季度大量閒置是資金和外場囤積的資金也在蠢蠢欲動,進場慢慢不動聲色地收集便宜的籌碼是必然的,中小投資者也是如此。因此股市資金“減少”是假像,只要時機成熟,股市就一定有希望。目前可以肯定主力資金舖底正在有條不紊地運作。所以,今年股市的嚴寒很快會過去,12月將在一個箱體內穩定運作,慢慢抬高是主流。我們在耐心等待20天,中國股市希望就會到來。

    

    《證券投資》週刊 2001年12月4日

    

    

    

    


半數內地股民有意投香港股市
中國股票成為亞洲股市新寵
香港股市2002年融資活動將增加
宏觀經濟運作的問題及對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