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美倫:上市公司要從公司治理抓起  

    4月30日是上市公司公佈2001年年報工作截止日。這個時候是上市公司接受社會公眾檢閱的時刻。事實上,我國上市公司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先行者,從整體上看,其品質優於非上市公司,包括國有大中型企業;但從微觀上看,一些公司還存在著經營管理上的問題,業績出現虧損。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始終是證券市場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如何提高?加強公司治理,增強誠信意識也是一個治標治本的辦法。

    

    在這次公司治理與誠信責任國際研討會上,記者先後聽到兩位證監會主席、兩位國際證券市場的監管者、兩位交易所總經理、兩位上市公司老總的精彩發言。主題內容是推動公司治理結構與增強誠信意識。

    

    這次會議的舉辦時間與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截止日期相隔幾天,也許是一種巧合。但去年年報披露的虧損情況卻不容樂觀。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與誠信責任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史美侖對記者強調:市場對上市公司的數量選擇很重要的,“我們去年講了很多、也出了準則,今年我們要推出大家關注的問題”。

    

    截止到今天,滬深兩市預虧和已公佈虧損的上市公司已經達到了158家,比去年的103家增長了53.4%。虧損的上市公司比重達到了13.1%,而2000年虧損的103家公司,在2001年實現扭虧的有64家,佔2000年度虧損公司的64%。把這兩年虧損的上市公司做一個比較分析,發現2000年虧損的公司中新面孔較多,這説明,這兩年微利公司和虧損公司,業績波動較大。

    

    史美侖女士指出,上市公司的治理跟提高上市公司的業績之間有很大的直接的關係。很多業績不好的就是因為管理不良,所以要是把治理面的結構理順了,對公司起碼能在運作上可以順一點。

    

    雖然2001年上市公司虧損現象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嚴重,虧損數創出歷年的新高,但是在2000年香港的主機板市場虧損面達到30%,日本的主機板市場虧損面達到25%,創業板市場是41%。顯然我們的市場虧損面還不是最高的,現在重要的是完善公司治理,增強誠信意識,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在2002年給投資者一個好的回報。

    

    深圳中興通訊副總裁韋在勝認為,從長遠來説,如果治理結構不好的話,它就不可能業績能好。好的治理機制可以保證上市公司的長遠和長久發展。

    

    由於股市的波動以及一些重大案件的發生,使許多人對我國上市公司的品質産生了懷疑。其實,從統計數據看,上市公司平均盈利能力高於大中型工業企業的平均水準,而虧損面也比大中型企業和國有控股大中型工業企業低。雖然這樣,今年的年報還是流露出了這樣一個突出特點,上市公司依然帶有國企病,在經營上不能因時而變,由於行業週期變短,企業的經營週期也變短。

    

    上市公司:各領風騷有幾年?從今年上市公司虧損情況看,總量在增加,首次出現虧損公司也在增加,這反映出上市公司生命週期在縮短,比如説大元股份,1999年7月7日上市,當年業績就出現了大面積滑坡,每股收益0。1元,2000年年報每股收益只有0。03元,2001年出現鉅額虧損,每股虧損0。61元。

    

    企業週期明顯變短,是因為産業結構的變化,很多企業的産品從旺銷到滯銷,生命週期也就兩三年,一些電子産品甚至更短,有的上市公司剛上市時,品質不錯,沒幾年便面臨著退市的結局。樺林輪胎、特精股份在上市一年或兩年,就出現虧損,這種勢頭有增加的趨勢。目前在上市公司中,上市當年就發生虧損的有10家左右。

    

    北京證券研發部總經理呂立新分析説,從去年上市的一些公司來看,也有一個案例,像特精股份,它是在2001年6月15日上市的,到今天為止上市時間還不到一年。從年報出臺的情況看,年報(每股收益)僅僅只有5分錢。不扭轉被動局面,今年的中報有可能出現虧損。

    

    這樣的上市公司的數量正在逐漸地增加。

    

    造成特精股份利潤下滑的原因,主要使因為募集資金投資不善造成的。

    

    呂立新舉例説,像樺林輪胎從上市到微利到面臨虧損,僅僅只用了7個月的時間。現在滿打滿算到現在為止上市兩年半的時間,有兩年時間是處於虧損狀態,上市兩年半它就被迫帶上ST的帽子。

    

    分析人士認為,按上市時規定,上市前要連續三年營利,這3家公司在上市當年業績就出現滑坡,進入微利狀態,第二年就進入虧損狀態,就説明最輝煌的時期在上市的前兩三年就基本走完了。可以説它的生命週期非常短、有生命力的時間太短。

    

    根據企業的成本理論,企業的生命週期分為四個階段,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這三家公司我認為它的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在上市前已經完成了。它一上市就步入了衰退。”呂立新説,我們國家的一些改制上市企業都有一些歷史的背景。

    

    對目前有些上市公司把虧損的原因歸結為會計制度的改革,增加了四項計提。分析人士認為,四項計提的增加,確實沖淡了利潤總額,但這不能作為虧損上市公司推卸責任的客觀理由。更多的原因來自於公司自身的經營管理。

    (央視國際/經濟半小時 田梅)2002年4月25日

    


解讀最新一稿破産法草案:上市公司重組空間拓寬
證監會和經貿委將聯合檢查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情況
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的一系列舉措正在向縱深推進
上市公司重大重組 先問審核委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