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不評職稱與大學之“大”

    《人民日報》12月6日消息:上海大學已經開始職稱改革試點,並將從明年起,在全校推行這項改革。內容是:取消教師、研究、工程技術、實驗技術、圖書資料等5個系列專業技術職稱的評審,實行按崗位職責和任職條件嚴格考核後的職務崗位分級聘任。其中,正副高級職務由校長聘任,只發聘書而沒有任職資格證書,聘期結束後根據崗位需要和考核結果重新聘任。這意味著職稱終身制在上大開始被打破。也就是説,上海大學今後的職稱改革實行“只聘不評”的辦法,崗位聘任制是動態的,今年是教授,並不意味著明年還能當教授。

      這種職稱改革,還給了青年人更多的機會。張佩國是這次競聘中惟一來自上海大學校外的應聘者。他曾在青島大學當過教師,後到復旦大學做博士後。這次,他被上大聘為教授。他説:“按照原來評審職稱的程式,我至少得在兩年後才有可能當上教授。”

      不久前,中科院也傳出不再評職稱的消息,但我更看重的是這次上海大學的“只聘不評”,因為它可能以此為突破,使大學在某種程度上真正相容並包,容納各種人才。

      本來,職稱評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但是目前的職稱資格評定制度,一直沒有擺脫職稱和人才的部門化單位化色彩,仍然打著非常濃重的計劃經濟烙印,與今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人才流動不相適應。一個人從一個崗位到另一個崗位、從一個部門系統到另一個部門系統,職稱評定往往要繞很大的彎子,甚至有可能一切都得從頭再來。這樣的“畫地為牢”極不利於各種雜交型、複合型人才的發展,不能夠為他們提供施展抱負和才華的空間,同時也不利於各用人單位選人用人。尤其當職稱資格評定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職稱經濟”以後,各種附加在專業人才身上但並不是非常緊要的資格評定條件如外語、古漢語等越來越多,人們要浪費許多時間、金錢和精力去攻讀“職稱書”,這不僅不利於人才的成長,反而成為枷鎖和桎梏。

      上海大學的“只聘不評”,對於真正實現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對於最有效地吸納社會上各行各業的優秀突出人才,都提供了一個好的思路和開端。英雄不問出處,不管你來自哪,也沒有崗位年限的限制,只要你學有所成術有專攻,都可以在一定的聘任條件下自由應聘,能進能出,來去自由。記得當年徐志摩之被聘為大學教授、魯迅之被聘為大學講師,都是非常簡單的,學校根據其文憑、文學貢獻和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直接給一紙聘書就是了。不像今天這麼麻煩,評定一個任職資格走一個程式就得一年半載,還非得在單位熬上幾年才行,仿佛那職稱是十年的媳婦熬成婆熬出來的,而不是憑實際能力實力影響力得到的。

      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説:“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非謂有大樓之謂也。”一個大師、一個國際國內頂尖人才的出現,就可能形成一個學術中心。而一所大學,能否成為思想文化學術中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是否能夠擁有足夠多的國際國內一流教授和研究人員,取決於它是否有足夠大的胸懷不拘一格地發現、使用人才,容納、容忍各種各樣的大師自由自在地馳騁。大學之大,在於大學及其大師的胸懷之大。對此,我將寄予期望。

    《中國青年報》2001-12-10

    


上海大學不評職稱了
職稱英語考試有變 財經明年歸入綜合
貶值的職稱,要還是不要?
江西:改革職稱制度 評聘分開不限指標
教師職稱評定 還要多少依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