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亟待開闢資訊快車道

     每年這個季節,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宿舍裏就不斷有“不速之客”來訪,客人目的都一樣:打聽要報考的專業的研究生招生內情;想方設法拉一個聯繫人作為資訊來源;日後不斷給聯繫人打電話、發電子郵件,探詢最新招考資訊。

      不止人大,各高校的研究生們大概都有過類似經歷。

      雖然公共課是全國統考,可現在的研究生選拔從專業課命題、復試到最後錄取主要還是由招生單位自行掌握,因此,對於那些跨校跨專業考研的人來説,考研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所報考院校及專業的了解程度。於是,考生們通過各種渠道蒐集擬報考院校和專業的各類招生資訊,包括招生人數、錄取比例、競爭程度、參考書目、往年試題、復試條件、復試方式等等。

      報考指南讓考生一頭霧水

      需求刺激了市場,各種研究生“報考指南”之類的書籍便應運而生,包括一些知名度高、權威性強的出版社也瞄準了這個市場。然而這些號稱全面、權威的“報考指南”和“考試問答”類書籍提供的資訊不是錯誤百齣,就是殘缺不全,讓不少考生摸不著頭腦。

      某考研網站推薦的《研究生招生問答》封面上寫著“濃縮各校資訊,披露報考規則”,編者在前言裏稱“提供全面準確的資訊和資料,力爭以優質的服務給考生以幫助”,可書中列出的各招生單位的聯繫電話還是1999年的老號碼,而不少招生單位的電話早就變了。該書提供的招生資訊也是漏洞百齣。它説清華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2001年招生12人,而該專業實際招生30人;中科院電腦網路資訊中心的電腦軟體與理論專業實際招生18人,可該報考指南刊登的是3人。

      招生單位各專業的錄取比例是考生選擇報考院校的重要依據,可是“報考指南”中給出的錄取比例常常嚴重失實。一本在考生中流傳甚廣的“報考指南”介紹説,2001年復旦大學新聞系錄取比例為25:1,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錄取比例為29:1,可經筆者核實,這兩個學院的實際錄取比例分別是4:1和5:1。

      為尋資訊考生奔波忙

      儘管如此,這些“考研指南”類的書籍都還挺暢銷。有些考生明明知道書中的內容不能全信,但還是掏了腰包。原因很簡單,很多具體的招生資訊通過常規途徑找不到,有本書做參考總比像個無頭蒼蠅亂撞好。

      當然,每到研究生招生季節,各招生單位也會通過招生簡章、網站及報紙等媒介發佈招生資訊,可是這些途徑提供的往往只有招生人數、招生專業、考試科目等基本資訊,很少涉及錄取比例、復試分數線、復試辦法以及專業課參考書目、考試範圍等更深入、更具體的內容。考生要了解這些情況,還必須到所報考的院係(所)諮詢,有的專業還拒絕提供參考書目和往年專業課試題,考生就只好“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在雲南一齣版社工作的江女士想報考北京一高校的研究生,不滿足於學校網站上提供的簡單資訊,最近從昆明飛到了北京,四處找人諮詢。考研一族中,像她這樣為了搜尋詳細資訊和專業資料而不辭辛苦千里奔波的大有人在。那些沒有時間和財力赴學校諮詢的考生就把有關事務委託給學校所在地的同學、朋友,首都師範大學98級本科生陳靜自稱考研資訊轉机站。

      在某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外邊的墻上,除了招生簡章、院係介紹外,所有專業去年的報考人數、錄取比例、各專業復試成績的基本要求,都一一張貼出來了。“這樣是方便多了,但要知道這些資訊,就得自己跑一趟,為什麼不把這些資訊發佈到網上呢?”一位外地來的考生非常不解。

      即使是“過五關斬六將”入圍復試,如果得不到充分的資訊,也有可能功虧一簣。現在許多院校研究生復試的名額大多為實際錄取人數的110%~130%,即使是等額復試,也要依據全國統考成績和復試成績的綜合排名來決定是否為公費生(計劃內)。復試往往佔到整體成績的30%左右,誰得到的復試資訊多,誰勝出的比例就大。

      考研資訊成了搖錢樹

      考研資訊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卻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利潤空間;資訊渠道的不暢通,則給一些人開了財路。

      現在一些考研網站人氣頗旺,不過,這些網站都是商業性質,要想得到有價值的資訊,就要舍得掏錢。某考研網站普通會員的入會費是98元,但只能得到招生人數、院係介紹、專業課書目等基本資訊。高級會員可以享受“高手解答往屆考題”服務,要價自然不菲,學生會員400元,在職會員則要450元。而且400元只能享受一個學校的資訊服務,如果考生想同時了解另一個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資訊,還要再交200元服務費。

      “茲有浙江大學新聞學院各門專業課筆記出售,門類齊全,筆跡清楚,內容翔實,價錢公道,實乃報考浙江大學新聞學院各位同道的必備考研資料,數量有限,預購從速。”類似的帖子在網上並不少見。北京科技大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同學説,他就賣過自己的聽課筆記。

      在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買賣專業課筆記的現象也並不罕見。南京師範大學的一位研究生説自己就多次在校園裏看到求購筆記和出售筆記的廣告。

      “資訊渠道不暢通給我們考研帶來很多不便,不光是花了不少錢,更主要的是佔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北京理工大學汽車係研究生小李回顧考研歷程時説,“只要方便迅捷,我們考生也願意花錢買準確、權威的資訊,可是為什麼學校就不能提供這樣的服務,而讓別人去賺這個錢呢?”

    《中國青年報》2001-12-04

    

    


讀研難已婚讀研更難 研究生生活費有缺口
台灣的“考研熱”
考研報名情況顯示WTO相關專業走紅
百姓説話:我要考研 單位拒批
考研報名人數今年再創新高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