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敬畏的“教育”——訪德見聞錄

    在德國過馬路,人們絕對是按人行橫道上紅綠燈的指示行事的,因此,當有一天傍晚,我在萊比錫火車站發現兩個當地的年輕人違章過馬路時,竟“如獲至寶”地説給我的德國陪同HENRIETTE PLEIGER(中文名字裴海麗)小姐聽。當時人行橫道的紅燈亮了,儘管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但人們都站在原地不動,只有那兩個人猶豫了一下便跑了過去。我甚至有點“興災樂禍”地對裴海麗説:“你看,德國也有行人過馬路不守規矩。”然而,她的回答足足讓我回味了好半天:“其實,我有時候也會這樣做的,如果當時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的話。不過,在一種情況下我是絕對不會違章過馬路的,不管當時有沒有車,這就是當我的身邊站著孩子的時候。”

    我明白她的意思是自己絕對不給孩子們做一個壞的榜樣,因為孩子們有可能會模倣成年人的行為,並進而養成一種不文明的習慣。其實,這種道理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説也是老生常談了,譬如“言教不如身教”啦,“不能誤人子弟”啦,“注意為人師表”啦,我們在這方面的理論也是一套一套的,只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犯“健忘症”。

    這大概就是一種差距吧,儘管我知道我們同發達國家的差距絕不止是一個過馬路的問題。發展中國家的貧窮和落後各有不同的原因,而發達國家之所以強盛又都不外乎有一個完善的教育體系。德國是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在世界貿易中甚至能佔到第二位。由於德國曾經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而在戰爭結束後又迅速從戰爭的廢墟上崛起,因此,人們總願意談論“德國的經濟奇跡”。實際上,經濟奇跡的發生,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根據德國憲法《基本法》第七條規定,國家將整個教育事業置於其監督之下。按照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聯邦制結構,教育事業的管轄權在聯邦和各州之間進行分配。也就是由聯邦確定教育體制的基本框架,而由各州對義務教育、組織形式以及考試的承認等問題作出具體的規定。目前,德國實行的是12年義務教育制度,也就是説,每個人從6歲開始到18歲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其中9年的全日制學校的學業是必須完成的,如果不能繼續全日制普通學校或者全日制職業學校的學業,那麼其餘3年也必須上非全日制職業學校。所有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

    除了基礎教育之外,德國還建立了完備的高等教育體系、職業教育體系和成人教育體系,讓每個公民從小到老都完全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這種教育體系為德國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力資源。不過,裴海麗小姐前面的那一番話又使我依稀感覺到:德國社會的發展似乎並不僅僅是學校教育體制的獨臂支撐。而我在德國這半個月的採訪,最終印證了我的這種感覺。

    儘管我在德國沒有採訪過一所學校,但德國人對教育下一代的良苦用心卻讓我感受頗深。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波恩市的“沒有包裝”藝術表演團是一個專門宣傳環境保護的團體,我到那裏採訪的主題是環境保護。但該團負責人芙蘿弗裏穆特女士向我介紹最多的卻是如何對孩子們宣傳環境保護、介紹環保知識。

    “沒有包裝”藝術表演團成立於10年前,一開始只是一個青年知識分子組成的用文藝表演形式表達環保主義的業餘演出隊,主要做街頭表演。他們的第一個表演節目是向人們介紹如何減少垃圾的數量。由於表演獲得成功,於是他們就正式成立了劇團。通過演出發現,他們的表演形式深受孩子們的歡迎,於是劇團就把自己的演出的對象定位在了孩子們身上。弗裏穆特女士説:“我們的節目都讓孩子們參與其中,這使孩子們非常喜歡。通過這樣的演出,使孩子們了解了環保的重要性,同時,我們的節目還使他們掌握了許多具體的環保知識,比如,如何分類處理垃圾,如何在家庭中節約使用能源等等。”

    由於“沒有包裝”的演出深受歡迎,後來州政府“收編”了該團,為其撥出部分經費,使其成為德國第一個專門從事環保宣傳演出的專業藝術團體。儘管如此,劇團的成員大多是兼職的,其中多數是老師,演出也沒有多少報酬。但弗裏穆特女士説:“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環保。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很有好處,因為孩子們有了環保意識,對於社會的未來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孩子們關注環保似乎成了德國社會的共識。在德國東部勃蘭登堡州的希夫海德—科林生態保護區,資訊中心主任貝特布萊希女士就這樣説道:“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對孩子們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該生態保護區屬於原來的東德地區,在德國統一前的一週剛剛被當時的東德政府宣佈為生態保護區,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建立的400多個生態保護區中的一個。

    布萊希女士説:“為了這個生態保護區後繼有人,我們必須對孩子們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到我們這個基地來學習的,不僅僅有本地的中小學生,還有首都柏林的學生。我們這裡有專門為孩子們建立的小農場,柏林的孩子們有時會到這裡來住上一週,了解什麼是生態保護,什麼是生態農業。”

    我在德國採訪,不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政府官員,同他們交談時幾乎都會涉及教育的內容,這使我感到有點意外,好象他們都怕因自己的疏忽,耽誤了“祖國的下一代”。在美茵茲市的萊茵蘭—法耳茨州環境和林業部,該部部長羅蘭霍恩先生在談到環境問題時説:“美國和德國的模式不能成為全世界的生活模式。”因為他們可以有先進的技術治理污染,但並不能解決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資源的問題,如石油等。全德國每1000人中有550輛汽車,每年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現在同德國百姓談論環保時他們都很願意聽,也願意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然而一旦你勸他們減少小汽車的使用,他們就會和你急。在民主國家,要想讓人們放棄使用汽車很難。”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的霍恩先生説。

    他這時便把話題轉到了環保教育上來:“七八十年代時,政府是通過法律等強硬手段推動了環保工作的啟動,而現在,政府更多的是通過宣傳教育使人們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自覺地進行環境保護工作。”

    這裡談到的與環保有關的教育問題,與我們國內所關注的青少年素質教育極為相似。這項工作如果沒有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就會淪為一句空話。德國一位教育專家的一番話意味深長:“德國教育政策的準則之一就是將年輕人教育成為決心在民主制國家中共同擔負責任的成年公民。”我想,為造就這種高素質公民作出貢獻的絕不僅僅是學校,更有整個社會的心血和努力。(陳為民)

    《青年參考》 2001年11月09日

    

    

    

    

    


名流看教育之三:基礎教育如何備戰學習化社會
直面美國教育——與陳屹對話  
中美教育比較
家長瘋了? 中國教育哪兒出了岔兒?
美國家庭的金錢教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