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學業沉湎上網 網吧"漩渦"卷走大學生  

    在南京城東某部屬高校裏,愛玩電腦的同學幾乎沒有不知道楊康其人的;知道楊康生活狀況的同學又幾乎沒有不表示同情和惋惜的。而記者近日聽到有關楊康的傳聞時,這名本該今年畢業的大學生,已放棄學業,在學校附近的網吧裏“生活”了一年有餘。

    7月22日晚,記者毫不費力地在網吧裏找到了楊康,楊康正蜷睡在網吧裏一張黑乎乎的布沙發上,亂蓬蓬的頭髮長過肩頭,臉上是淩亂的鬍子。

    記者殷勤地拿出煙和冰水遞給楊康,但他躺在那裏一動不動,只把眼睛睜開了一會兒,簡短地表述了幾句不想與記者等人多談的話,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話都沒搭上,記者只好打了退堂鼓,連“記者”的身份都沒來得及報上。

    昨天下午,記者再赴網吧,楊康正在玩《決戰》。記者告訴他想等他玩完這個遊戲之後跟他聊聊,楊康頭都不回地甩出一句:“你是誰?我幹嗎要跟你聊天?”記者向他表明瞭身份,不料更糟,楊康悶聲悶氣地反問:“記者幹嗎來找我?記者應該去找名人!”記者試著與楊康搭訕,但很快在他面前暴露了對網路遊戲的“無知”。對記者這樣一個“網上弱者”,楊康沒有不屑,倒是偶爾回答一句與遊戲有關的問題,但提問稍有“偏差”,楊康立馬全身警覺,縮回到“不想回答任何問題”的硬殼裏。楊康主動説的惟一一句話是:我沒有什麼值得你們感興趣的事,向你們談我的事的人,肯定不懷好意。

    記者給楊康留下一張名片,無功而返。楊康將名片放進上衣口袋時問記者:“上面有E-mail嗎?”這句話令記者又升起一絲希望。記者尚在回報社的途中,手機便提示楊康的郵件到了。

    記者同志你好!

    首先我要感謝你們對我的關心……

    不過,我想説的是,我並不需要你們所謂的“關注”,因為你們對我的關注對我的影響實在是太大,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像我這樣的人真是多的數不勝數。

    你們出於工作需要想要了解我的情況,很抱歉,我不想讓你們了解到什麼。

    你們所做的是沒有用的,因為你們只是在被人利用而已。

    對於我來説,我是不喜歡記者的……

    你們來做什麼?你們有想嗎?

    出於工作的需要?呵呵,我看不是,你們應該想想你們是怎麼了解到有我這個人的,向你們提供情況的人他的意圖又是什麼。

    對於你們來説一張紙很簡單,但是對於別人來説意義卻很重大!

    我只想我自己想的,我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不想讓人追根刨底。

    總之,你們對網吧,對我(尤其是對我)的干擾實在是太大。

    希望你們能體諒別人的難處,不要再來了,謝謝關心,謝謝!(僅此而已)關於他的傳聞,楊康提到的並不很多。

    記者聽説楊康是南京人,今年22歲,學的是電腦專業,不知何故中途留了一級,否則今年該上大四,也該畢業了。楊康是一年前突然自動放棄學業的,據説父親給了他幾千元讀書的費用後便不再管他了,而他和繼母的關係鬧得很僵,吃住無著,他開始“沉湎”于網吧,同學們並不十分清楚他輟學後的生活軌跡,只知道如果想找他,去網吧一找一個準。

    有一位同學的媽媽聽説他的狀況後十分心疼和自己兒子同齡的楊康,便動了收留楊康的念頭,只當是多養一個兒子,她吃什麼楊康也能吃上什麼,而且楊康長期在外,身上臟兮兮、臭哄哄的,也需要有個地方洗洗澡。但楊康拎著不多的東西去這位媽媽家只住了一夜便走了,走時換了一身媽媽給的衣服,包括鞋子。媽媽則把楊康帶來的臟棉衣洗乾淨收好:楊康冬天還是要穿的。楊康第二次去這位媽媽家,是在一週之後,媽媽和同學對他的不辭而別有些生氣,而楊康也不打算在這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長住下去,更不想回家找父母,他依然是網吧裏的“常住人口”。

    沒人能説清楊康網吧生涯的詳情和細節,網吧裏的熟客都知道楊康玩網路遊戲有“兩把刷子”,比如《紅月》,有時候網吧朋友沒時間上網打級攢分時,楊康便成了這些朋友的首席代理人,楊康玩得快,一定能在朋友委託的上網時限內完成甚至超額完成代理任務,而省下的上網費用則可名正言順地收入囊中。這也許可以看做是楊康自己掙來的“生活費”。網吧裏的朋友沒人知道楊康的真實姓名,呼來喊去都是楊康自己起的一個十分通俗的名字,楊康把這個通俗的名字用作網名。

    記者聽到這些傳聞時,發現講述者都對楊康有著深切的同情和憐憫。據説常有同學去請楊康吃飯,這也是楊康能常住網吧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或條件。

    但記者的採訪很失敗,所有的傳聞都沒能在楊康那裏得到證實。記者想問問楊康曾就讀的那所高校,在楊康自動棄學時,學校可曾做過什麼?但學校正放暑假,記者無從問起;記者想問問楊康的父母,楊康一年來的生活情況,他們了解多少?但楊康拒絕採訪,記者無法知道他父母現在何方;記者想問問楊康本人,是因為不幸的家庭生活刺激他自甘沉淪網吧,還是因為他已在網吧中不能自拔而失去了家庭生活和學習生活?但楊康拒絕對話,記者無法得到答案。

    但記者擱筆前還是想起了一個細節,想起了楊康將記者的名片小心地放進口袋的細節。楊康,記者仍然等待你的任何形式的對話。(王建紅)

    (涉及個人隱私,文中人物係化名)

    

    《江南時報》 2002年7月25日


杭州對網吧實行積分制管理 扣分越多處罰越重
網吧“網住”暑期學生 家長網路知識貧乏難引導
北京恢復網吧營業第一天 網吧管理秩序井然
香港特區政府將向各界諮詢規範管理網吧之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