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的是幾萬的MBA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陳章武教授呼籲:規範MBA市場

    MBA教育專家戴啟思指出,擁有一個低水準的MBA學位所帶來的壞處其實很多

    MBA含金量值得懷疑,有成為夜大、電大、函授大學之後“第四大”的危險

    近日,時訊記者從中國MBA教育十週年紀念大會上了解到,我國MBA 教育結束10年試點,開始進入正式教育階段。今後MBA招生規模將在現有的水準上每年增加3000人的招生計劃,考試科目也將從原來的5門課程進行壓縮。另據了解,截至2000年7月,我國MBA畢業生總數已超過1.5萬人,2002年MBA計劃招生1.5萬人,目前報名人數已超過6萬人。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除了正規院校在大量招收MBA學員外,打著MB A 旗號開設的各種MBA培訓班也層出不窮。據媒體報道,一名記者以諮詢者身份按小廣告的指點到北京一所“某國際工商管理培訓中心”暗訪,發現這裡入學考試是開卷的,也不必做什麼畢業論文,只要花1萬美金(約合8.3萬元人民幣)就可以在13個月內拿到一張MBA證書。

    MBA 市場的混亂和MBA含金量的降低引起了有關專家的關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陳章武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一方面學院應在教學條件、手段上提高MBA品質,另一方面要規範MBA市場,愛護MBA 品牌,使其健康發展。這就像一種産品投入市場,它首先要符合産品品質檢驗標準,否則就沒有資格進入市場,更談何競爭、成敗。陳章武教授認為,評價MBA含金量的標準,不只是看你有沒有MBA 證書,更為關鍵的是要看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MBA。

    國際知名MBA教育專家戴啟思曾提醒報考MBA熱潮中的人士,選讀MBA課程,必須注重課程的聲譽及素質,否則擁有一個低水準的MBA學位所帶來的壞處比好處要多得多。他説,聲譽良好的課程不但能為學員提供優質的教育,而且也是學員履歷表上一項高素質的憑證;相反,一些來歷不明甚至聲譽差的學院,他們所提供的課程不但素質可疑,而且置於履歷表上,也是一種低水準的標誌。

    據一些媒體報道,有專家估計,到2006年,我國MBA的年需求量至少將達到3.75萬人,而實際上,現在全國每年僅有1萬名畢業生。在採訪中,時訊記者還聽到了另一種估計,説入世後我國將需要30萬MBA 學員。在清華攻讀MB A 學位的馬躍認為,不管這樣的估計有多少水分,對於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競爭市場,無疑是難得的空白地,求學的、辦學的無不趨之若騖。這也就不難理解時下的MBA市場為何如此火爆了。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的MBA教育主要有傳統的學院式學位制教育和企業管理人員在職MBA學位教育兩種形式,全國擁有MBA教育資格的高校僅僅56所。如果把這兩類MBA教育稱為“賽特MBA”的話,大量的研修班,企業合作辦班就可以稱為“秀水MBA”。這些MBA班的學員大多是企業或國家單位的高層管理人員,學習的時間往往很短,少的甚至有幾天的,但花費很高。清華MBA班的一名學生告訴記者,這種速成班是專門為一些人量身定做的,這樣的MBA班很多大學每年都辦。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上這樣的MBA重要的不是學到什麼東西,而是認識什麼樣的同學。而對於校方,能掙的錢為什麼不掙?據了解,在一些排名亞洲前列的工商管理學院讀在職研究生或短期培訓學費都不菲。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為例,2年的EMBA(在職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收18萬,3天的短期培訓收4000多元學費。在清華大學攻讀MBA學位的馬躍認為,這裡的MBA已經不再是一個專業,更是一個人身份的標誌。

    正在清華大學攻讀MBA的馬躍告訴記者,近年來,MBA報考者學歷越來越低。現在,報考MBA的有大學學歷的也有大專學歷的。有人説,MBA含金量值得懷疑,有成為夜大、電大、函授大學之後“第四大”的危險。

    時訊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一些被採訪者認為,MBA入學考試已經越來越不適合目前MBA教育發展的要求。已經在清華大學攻讀MBA課程將近一年的馬躍認為,現在MBA入學考試要考5門(包括政治),有比較明顯的應試痕跡。許多有管理實踐經驗、有發展潛力、值得培養的人,往往工作繁忙,沒有復習時間,在MBA考試中處於競爭劣勢。相反是一些剛剛畢業的學生更富考試經驗和備考時間。

    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近年來從培養實際看,統招MBA年齡偏小,在管理潛質、教學效果等方面不如在職人員攻讀的MBA。一項調查顯示,中國MB A 報考者的平均年齡在29歲,這意味著大多數求學者是參加工作後三到五年就來上學的。於是出現一種現象,真正在管理崗位上有一定經驗也有相當能力的人考不上MBA。有專家認為,目前的招考辦法淘汰了優秀者,有利於應試者。

    在採訪中,時訊記者還了解到一種帶有普遍性的觀點。一些被採訪者告訴時訊記者:物以稀為貴。如果MBA真的濫了,那麼MBA品牌就會貶值,尤其是國産MBA的含金量就會大打折扣。

    在採訪中,記者聽到這樣一個真實的黑色幽默:一個應屆生高考落榜,第二年重考,仍然不中,改考業餘大學,還是不取。灰心無奈之下,只得去英國念MBA了。講這個黑色幽默的一名被採訪者告訴記者,這個故事不是有意貶低MBA,而是在説明MBA不是像人們想像中的那樣神秘,MBA只是一門學科,它自身不代表什麼。在清華大學35號樓501宿舍,時訊記者見到了清華2001級MBA班的祝若冰和馬躍。雖然他們都已經工作了3年(報考MBA本科生必須有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但看上去與沒有工作過的學生區別不大。來自哈爾濱的祝若冰説,自己上MBA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同其他很專業的學科相比,考MBA比較容易。他説,工作後很多人選擇考研絕大多數是因為對自己目前工作不滿意,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感興趣,但跨專業考又很難,MBA文理的差距不大,考數學也考語文、邏輯,報考的人數雖然也多,但比較公平。

    馬躍告訴記者,MBA在中國已經10年,和其他專業一樣,MBA只是一門學科,不是説學了MBA就是高級管理人員。他説,MBA來自西方,已經有百年的歷史,到現在依舊很熱,以美國為例,全美目前共有工商管理學院1300多所,每年MBA畢業人數達到7至8萬,佔碩士畢業生總數的23%%。而這7—8萬MBA學員也是有良有莠,以MBA教育著稱的哈佛大學每年的MBA學生也僅僅800多人,其報考的競爭程度決不比清華、北大差多少。北京外企服務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王曉平告訴記者,近年來, M BA畢業生在外企就職的比較多,多數外企在選人的時候很看重應聘者就讀的學校。王曉平説,有一位外企人事經理就曾公開説:“我們在中國只認中歐和清華的牌子”。

    2002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MBA招生數字並無太大變化,而報名人數比去年多出幾千人,報考與錄取比達到11比1。清華的MBA學費去年是5萬元,今年漲到7萬元,而國際MBA的學費則為8萬元。

    有專家認為,中國的MBA開始了品牌時代的淘沙。MBA教育這一産業本身也是符合市場規律的。作為客戶的學生選擇了提供産品和服務的商學院,品牌做得好,提供的品質好,口碑就更佳,也就擁有越來越多的用戶和市場。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優勝劣汰,這些名牌商學院將成為整個産業的領跑者。

    北大MBA畢業生,現任天津新紀元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蘭寶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相對於中國MBA品牌這個概念,我認為首先還是要建立各校自己的模式,擁有各校自己的品牌特徵,這些特徵包括擁有自己的文化及行為規範。”在清華攻讀MBA學位的馬躍告訴記者,在美國,像沃頓(Wharton School)、凱洛格(Kellogg)等一大批名牌商學院的名氣已經遠遠超過它們所在的綜合大學。國內各商學院還未形成商學院本身的獨立品牌,但這是中國MBA發展的趨勢。 ( 武衛強)

    新華網2002年4月2日


清華、北大、人大:劃定各自MBA錄取復試分數線
MBA:北大面試分數線劃定
比MBA更高的EMBA成上海灘“新寵”
我國首個國際農業MBA培訓項目落戶天津
利物浦大學網上開MBA課程
MBA教育要培養企業家的生活方式
第三期西部MBA獎學金得主確定
2002年考研人數再創新高 北大人氣最旺 MBA最熱
南開大學MBA實行雙導師制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