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特別策劃:反思教育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5 月16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關注
教育致貧:發展中國家的“超發達現象”
在所有發達國家的統計中,家庭用於子女教育的開支都不超過家庭收入的10%;但在中國農村的家庭中,子女教育所用的開支佔了家庭收入的32.6%;而在城市和小城鎮家庭中,這個指數分別為25.9%和23.3%. >>>>
教育怎麼會成為消費大件?
“教育”之所以能夠成為“消費大件”,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學費的高昂以及亂收費、擇校費的普遍存在。 >>>>
教育亂收費理直氣壯
教育收費混亂情況各地普遍存在,所不同的只是收費名稱、標準、比例的不同。以公辦高中擇校費來説,雖有國家統一的“三限”(限分數、限人數、限錢數)政策,但實際執行起來卻是“五花八門”。 >>>>
致貧背後隱含風險
閱讀這樣的研究報告,體會到的是一種濃烈的羞辱感———既是對國家、社會的羞辱,也是對教育本身的羞辱,或者説,既羞辱于教育的致貧能力,又羞辱于教育本身的貧困。 >>>>
思考

學習美國教育産業化 為何只學會收費

大學教育被公認為是填平一個社會的貧富鴻溝,為窮人的孩子提供上升機會的有效手段,但這個手段無疑是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的,一不留神還會擴大了鴻溝。 >>>>
公民享受受教育的基本權利不應以貧困為代價
如何讓城鄉居民擺脫教育困境,既能接受教育,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又不至於因教育致貧呢?這需要國家充分發揮提供公共産品職能,真正履行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職責和義務,降低教育收費,實現教育公平。>>>>
 
事實

日前,零點調查與指標數據共同發佈了《2005年中國居民生活品質指數研究報告》, 調查顯示,教育花費成為城鄉居民致貧的首要原因。城市、小城鎮、農村的貧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裏窮是因為“家裏有孩子要讀書”。>>>>

在近年來中國官方公佈的價格舉報熱點中,“教育亂收費”多次上榜,居於前三甲之列。僅二00三年一月至二00五年八月間,中國便查出教育違規收費十六點九億元。 >>>>
反思——2006中國教育的開篇語
關注

擴招下的大學生求職路

從2001年到200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始終只有70%左右,雖然工作並不好找,但卻並不妨礙大學年年擴招, 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只有114萬,而2005年達到了338萬,是2001年的3倍。而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總人數將達到413萬,就業率是多少,待業人數又是多少,令人關注。 >>>>

大學生“低工資時代”來臨

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在2005年大學畢業生從事的各類崗位中,工作半年內月收入最高的是專業技術崗位,月平均收入為2000元—2185元;管理崗位月平均收入為1650元—1880元,居於次席;生産技能崗位的月平均收入為1200元—1500元,位居第三。與2004年相比,月薪分別下降了15%、12%和10%。 >>>>

“大學生身價等同農民工”警示了什麼

不久前,涉及25個省(區市)的5300多名外出務工人員接受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對今年外出務工的月工資平均預期達到1100多元。與此相呼應的是,眾多的調查數據顯示,應屆大學畢業生對月薪的預期連年下跌,已降至1000元左右。 >>>>

"37元"能否承受公眾教育期待之重?

2005年的高校畢業生平均月收入比2003年高出37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數字呢?筆者以為,根據公眾對教育投資的熱情和對教育預期的希冀,可以管窺“37元”對個體、公眾乃至社會的影響。關注點有三:第一,“37元”是否與學費上漲幅度相適應?第二,“37元”是否滿足了公眾的教育預期?第三,“37元”能否進一步激發公眾對教育投資的熱情? >>>>
思考

大學生就業難的成因及對策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個人就業意願分析,可以分為自願失業和非自願失業。前者是指畢業生在臨近畢業時自願選擇不就業,他們對去向另有選擇,如準備出國留學、考研、自主創業等等。而非自願失業,則是指願意就業的畢業生由於種種原因不能順利就業。很明顯,後者是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
 
事實

截至2005年底,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1%,在校生數21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 1999年—2004年全國新建大學生公寓約7200萬平方米,新建學生食堂1200萬平方米,是新中國頭50年總和的近3倍,保障了高等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 >>>>

《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發佈《2006年就業面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消息稱,高校畢業生依然面臨結構性就業難題。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413萬人,比上年增加75萬人,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 >>>>

反思——2006中國教育的開篇語
關注

遭遇就業尷尬

研究生們遭遇就業尷尬,還和當前研究生的培養“魚龍混雜”有關。由於擴招,一些學校的研究生教育成了本科教育,一個導師帶幾十名研究生,根本無暇“因材施教”,致使研究生的含金量降低。 >>>>
中國研究生們的困惑:讀研無用?
降低標準是碩士畢業生面對就業壓力的最好辦法。劉燕今年將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也不打算考研。在她眼裏,所有跑去只招本科生的單位投簡歷的碩士就是“攪局”的壞蛋。“一個很普通的航運公司,居然有好幾十個碩士和MBA跑來‘攪局’,明知道自己通過了也不一定去,白白浪費其他人的面試機會。” >>>>
思考

爭創研究型大學疑似“大躍進”

開學了,“建成研究型大學或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口號又被一些大學重提。 我國大約有80所大學明確提出要辦研究型大學,其中包括30多所“985”大學以及“211”工程大學中的大多數。此外,不少省屬院校也在爭創教學研究型大學。 >>>>
研究生選拔程式與價值趨向的制度之思
現在到了對整個研究生教育改革做整體性反思的時候。要反思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緊迫性,要參照世界研究生教育發展的趨勢、規律來重新思考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道路問題。既然要做整體性反思,就要確定研究生改革的基本價值趨向,否則很可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
 
事實

從2000年至2004年間,中國重點大學研究生擴招速度明顯偏快,博士生的年均增長率為19.5%,碩士生更是達到23.1%。>>>>

考研的這些朋友們拒絕討論學業以外的東西:問題意識——我們生活的社會存在什麼問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思考。>>>>
反思——2006中國教育的開篇語

中國教育體制改革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包括:在現實的政治體制和社會制度中,如何建立政府與學校的正確關係;在市場化的社會環境中,如何確立政府與市場在發展教育上的不同定位和功能;在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中,如何建立、平衡中央與地方管理教育的許可權和關係,促進教育的地方化;改善學術與政治的關係,促進學術民主和學術自由,以保障學術研究的高水準和創造性;在各級各類教育中,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 >>>>
 
 
相關專題

藝術院校:名利陷阱還是成名夢工場

大學生當村官 "路"在何方
公務員熱,熱翻天
2005 八個人的教育圍城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