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分拆,僅是改革的開始

    醞釀已久的中國電信重組方案終於落錘,國務院日前批准將中國電信現有資源劃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北方部分和中國網通、吉通重組為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南方部分保留“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名稱。重組後的兩大集團公司仍擁有中國電信已有的業務經營範圍,允許兩大集團公司各自在對方區域內建設本地電話網和經營本地固定電話業務,雙方相互提供平等接入等互惠服務等。但是分拆後我國電信市場格局究竟如何劃分?分拆後電信企業發展戰略又將怎樣調整?日前由賽迪資訊顧問有限公司組織的有關資訊産業經濟會議上,有關官員、專家、學者對此作了解答。

    分拆:最終要通過實踐來檢驗

    根據有關方案,重組後的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與原來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鐵通以及將於今年年底掛牌的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共同組成“5+1”的中國電信企業新格局。

    資訊産業部電信研究院楊培芳教授認為,拆分重組以後,總的趨勢應該是更快實現一種有效競爭,當然這要進一步通過實踐來檢驗。現在一些細則還沒有出臺,具體操作還很複雜。幾家大的運營商將來怎麼走,各自選擇什麼樣的優勢,都要在實踐中體現出來。從政府對這些企業的管制來講,因為經營的範圍在逐漸放寬,也許有一天這些少數大企業會有全方位的牌照,但是整個産業的發展總體上還是應走向一種專業化的協作分工。因為不搞專業化的經營,沒有專業化的優勢,都當萬金油,這樣的教訓實在太多了,不論是IT産業還是網路産業,其他的産業也有類似的情況,並且越來越明顯,因為距離在縮短,服務的內容也在拓展,不是你侵佔別人就是別人侵佔你,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在某一個領域做得好。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等將來做什麼最好,要視其自身的實力和人才結構進行選擇。

    賽迪資訊顧問有限公司鄧志成博士認為,分拆在一定時期內是一個調整,在調整期之內對於每個運營商不管南部電信、北部電信,還是新的網通集團都有一個戰略的調整。在分拆和調整的時期,運營商對業務的架構進行一些重新的定位,業務的架構也發生一些變化。對每個運營商來説,可能每個調整的思路都不一樣,核心競爭力從網路到服務以及整個的市場體系都不一樣,在發展策略上應該非常關注這一個問題。現在很多運營商提出創建國際一流的運營企業,走可持續的發展之路,但是真正的戰略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老的電信運營公司過去可能在這方面過分強調技術和網路的競爭能力。目前看來,在市場導向和滿足用戶需求以及在特定的市場方面應該是老的運營商特別需要重新做好調整。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政策法規司司長曹玉書博士則認為,電信分拆,實際上是一個電信業的壟斷問題。現在看來壟斷對競爭是一個障礙,對於像電信業這樣的産業來説,在當今世界哪個國家競爭的更充分,這個産業發展就更好,因此這次電信體制改革就提出了以打破壟斷為主要目標的政策取向,電信體制改革,主要就是要解決壟斷問題。當然,這個問題也有不同的看法,一個行業如果過度壟斷,則很難有競爭朝氣的産業和企業。因此從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這個角度來講,希望把企業做大做強,但沒有競爭的機制,沒有競爭的環境要達到那個目標是一種幻想。不光電信企業,其他企業也一樣,從不同的角度證明了這一點,可以看民航、鐵路、電力,都存在著這個問題。所以説,對這個問題,還得客觀、全面的,從發展的角度去分析,當然最終要通過實踐來檢驗。

    重組:還未真正開始

    根據重組方案,網通、中國電信北方十省市和吉通重組構成新的中國網通集團,成為具有本地和長途話音業務、網際網路、數據業務等除移動業務之外的大型電信集團公司。

    據了解,分拆前後,電信市場的格局將發生一些新的變化。就業務收入看,分拆前中國電信本地業務尤其是話音業務高速成長,業務收入保持第一,達到49.3%,中國移動由於GSM高速發展,用戶規模持續增長,業務收入達到40.08%,聯通達到10.18%,小的運營商網通吉通IP話音業務和數據業務、骨幹網際網路等業務,收入非常小。通過重組中國移動變成最大的業務收入運營商,達到40.08%,電信分拆變成32.10%,新的網通達到17.54%,網通集團變成中國第三大電信運營商。

    鄧志成認為,儘管分拆方案已經公佈,但現實的重組還未真正開始。其一,中國電信分拆完成還需時日。根據方案,分拆後的南北兩部分按光纖數和信道容量分別擁有中國電信全國幹線傳輸網70%和30%的産權。自然,光纖和信道的劃分還算簡單,最困難的在於網路運作系統(網管、計費等)的重新調整;其二是重組的艱巨性。因為具體方案的落實由資訊産業部負責實施,而具體到人員、財産分配、領導團隊、結算方案仍有待進一步確定,且具體執行日期則要待定。另外在重組方案具體落實中,人事將如何變動,仍成各方關注的焦點,關於人事如何變動目前仍在進一步研究。有國家計委的一位官員日前稱,為了保持大局和穩定,政府已對各電信公司實施了人事和財務凍結,怕各公司突擊提升員工和花錢。同時每個企業、各自的企業文化和內在的運作機制在融合中衝突肯定難免。按目前職工人數比較,中國電信北方十省市的員工遠比網通和吉通多。同時,由於重組後新網通集團的經營業務也發生了質的變化,話音業務無疑將成為新網通的主要業務來源。而原網通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經驗則更多的建立在“e”基礎架構上,有豐富的數據業務、IP電話業務等大客戶經驗,卻缺乏直接面向最終用戶的經驗和傳統電話網的經營維護經驗;其三,也是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重組後我國運營商發展戰略的調整。我國出於打破壟斷促進競爭,在1998年成立資訊産業部後將原中國電信重組,成立了新的中國移動,在業務層面形成了競爭氛圍。而當前全球運營商正在朝全業務方向發展,運營市場的競爭也從過去單純依賴網路競爭逐漸向服務競爭過渡,提供差異化業務和差異化服務正成為競爭的主要手段。因此重組後,我國運營市場將形成幾大勢均力敵的電信集團公司,可持續發展動力將成為它們的戰略重點。為適應國際化發展潮流,勇於參與全球競爭,各大運營商將在全業務方面、客戶關係管理與服務方面以及網路演進方面進行及時的戰略調整,以此適應未來電信市場的變化。

    重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面對變化多端的市場,企業只有不斷的調整才能做大做強。此間有專家指出,目前外國通信巨頭忙著在中國布棋。這些企業重新定位中國市場,進行投資或者市場整體的戰略調整,意味著中國通信市場平穩增長的原因導致他們不得不在這一方面加大對中國的投入,加大中國本土化的研發。因而中國通信業進行戰略調整是必然的。

    改革:發展才是硬道理

    毫無疑問,近十年我國電信産業的發展要得益於改革開放。據國家資訊産業部綜合規劃司司長戴爽介紹,從2000年看,通信業的業務總量達到4700億,業務收入達到3500億,九五期間業務總量平均年增長率36.7%,業務收入的增長率每年是28.8%,通信業的發展大概超前于國民經濟的三倍以上,應該説基本上適應了國民經濟各部門對通信的需要。截止到2001年10月底,全國光纜總長度已經達到135萬公里,覆蓋了全國的省會城市、地級城市和大多數縣城。固定電話用戶已經超過1.8億用戶,行動電話用戶達到1.5億戶,全國電話普及率達到24.4%,註冊的網際網路用戶數已經達到1600萬戶。

    國家計委高技術産業發展司副司長許勤也認為,資訊産業從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應該説它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到目前為止,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

    但是,賽迪資訊顧問有限公司鄧志成博士則認為,目前我國電信業務的發展仍不足以改變電信業務的基本結構。無論中國電信還是網通,甚至中國移動,他們的數據業務仍然沒有超過總收入的6%。事實上,目前我國通信市場仍然以話音業務為主。因此,以數據業務和寬頻業務為主的新興運營商要想在短期內贏得很大的利潤相當艱難,特別是面對市場競爭,處於網路建設初期和高潮期的新興寬頻運營商更是舉步維艱。在此情況下,中國網通、吉通等新興寬頻運營商要想繼續發展,就必須改變過度依賴數據業務的業務結構,應將話音業務納入新的業務體系。

    那麼,整個電信企業下一步將如何進行戰略調整?鄧志成認為,首先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轉變。電信運營商核心競爭力重要的在於它的網路和資本運作,過去國有電信運營企業都是國家的錢,在資本市場開放的情況下,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上市,資本是一個根本的保障。市場體系與核心技術也必不可少,因為現在運營商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它的市場體系也發生必然的轉變;同時運營商還是企業,製造商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運營商的核心技術必須加強技術的研發,網路引進該採用什麼技術,這種技術的跟蹤和可行性的研究。必須加強技術怎樣開發出新的業務,必須得有自己的技術研發中心。第二,機制也需要改變,必須把用戶需求和技術創新相結合。廠商以後提供的運營商不光是一種設備而是一種業務,更多是一種整體的解決方案,運營商整體的市場開發策略,這叫系統方案供應商。運營商和用戶之間,首先運營商必須知道用戶需求在哪兒,過去大家講寬頻,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寬頻,運營商必須進行深入的市場研究,必須注重技術市場的研究。當然還要注重細分市場的研究。可能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階段,也有不同類型的業務需求。

    對於電信運營商的戰略調整,資訊産業部電信研究院楊培芳教授則認為,應當從網路的競爭慢慢向服務競爭過渡,即第二輪競爭。第一輪競爭靠網路競爭靠技術競爭,靠市場規模的潛力推動運營商發展。運營商的發展推動設備廠商,無論是摩托羅拉還是華為中心,在中國市場都在增長;下一步,運營商的投資越來越趨於理性,它的投入趨向於業務開發以及它的服務系統。在第二輪競爭當中,運營商和廠商應一起探討運營商應該提供的服務特別是差異化的服務模式。而目前的狀況是:無論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相比,中國移動有什麼,中國聯通可能會有什麼。差異化的運營模式必須以客戶關係管理為基礎,不同的用戶可能有差異化的需求,只有這種差異化的需求之後,才可能提供這種差異化的服務模式。在差異化的運營模式上。應有總部,有分佈,有市場經營,有技術部、網路部。在第二輪競爭當中,創新是根本,服務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服務範疇比業務更廣,是整個業務以及業務的提供形式,以及用戶的服務體系,必須強調服務創新。這裡重要的是機制創新。另外,對於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運營商也要為終端用戶或者最終的企業用戶、個人用戶必須提供創造價值的機遇。因而估計不到兩三年,中國所有的運營商都將向全業務的運營商方向發展。姜業慶 馮卉

     《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12月27日


外資介入中國電信 首先進入增值服務
我國電話用戶達到3.17億
國務院發佈《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附全文)
國務院令(第333號):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明年實施
中國首家中外合資電信公司2002年2月開業
中國電信一分為二 壟斷自此了結?
中國電信正式分家 百姓能得實惠嗎?
2001電信:一條遊得最快的魚
中國電信劃分為南北兩個部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