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短資訊服務遭遇電子商務

    短資訊服務(SMS)其實不是什麼新奇科技,早在兩年前,不少手機已經內置短資訊功能,只是一直未引起廣泛注意。如今,短資訊服務(SMS)“突然”大行其道,無線應用通訊協定(WAP)的崛起可以説是其中最大推動力。

    WAP出師不利

    太陽微系統公司(SunMicrosystems)創辦人比爾喬伊(BillJoy)曾經説過:“就算你把所有的空間填滿,有時候它還是不足的。”這句話正好可描繪出目前WAP手機所處的窘況。

    用作落實手機上網夢想的無線應用通訊協定,是愛立信(Ericsson)、摩托羅拉(Motorola)與諾基亞(Nokia)三大手機製造商最初攜手共同發展一種開放的免授權標準,並在1998年4月30日正式推出該項協定,希望藉此整合無線資訊應用業,開拓手機語音業務以外的數據市場。然而,WAP手機發展至今,是成功抑或失敗?仍是業界備受爭議的課題,目前情況顯然與三大手機製造商當初的理想大相逕庭。

    到底問題出在哪?其實最大的原因在於人們對WAP上網手機期望過高,以為它真能如電腦般全速瀏覽所有網頁,忘記了一部手機傳輸速度不過9.6Kbps,因此手機上網變成一項既痛苦又麻煩的經驗。

    最為不利的是,通過現有的技術,譬如:短資訊服務,一般非WAP手機用戶也能獲得大多數WAP所能提供的服務內容,而且他們還不需要更換手機。因此,在第三代移動通訊(3G)、通用分組無線電服務(GPRS)技術發展未普及以前,WAP還是無法走出孤立無援的困境,更甭説是帶起手機移動商務的熱潮。

    儘管如此,出師不利的WAP卻在另一方面間接地刺激了短資訊服務的成長幅度,進一步推動流動商務的發展步伐,為手機數據市場營造另一個天地。

    目前短資訊市場到底有多大?

    據GSM協會最新報告顯示,手機短資訊服務在2001年的收發量突飛猛進,全球每個月發送的文本短資訊平均達至160億字節,這是去年的五倍增長。而在兩年前,每個月僅有10億則。該調查也預測,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的話,今年接下來的每一個季度可望突破2千億則短資訊。

    在歐洲,平均每月都有50億條短資訊被發出。在日本和南韓,短資訊已經幾乎取代了電子郵件的地位,成為時下年輕人一種時尚潮流,以及商家強有力的促銷手段。從簡單問候、手機音頻和圖案下載,到廣告宣傳。基於深具潛力的流動數據已為電信業者帶來可觀收入,為了鼓勵更多用戶使用SMS,各大網路經營者不約而同在其網站提供免費傳送短資訊服務。

    有鋻於此,與一度備受看好,卻發展遲緩的WAP手機相比之下,短資訊服務無疑是一個更容易被更多手機用戶接受的實用功能。嚴格而言,它其實也是手機落實流動網際網路的第一步。

    短資訊服務為何大受歡迎?

    短資訊服務為何會比手機上網更能掀起熱潮,原因大致有三點:

    收費便宜,容易使用。發送短資訊服務費用低廉,而接收方無須付費,比打一通的問候電話便宜多了。即使是身在國外亦然,而且容易使用,難怪手機一族趨之若鶩。

    表現個性化和高度隱私。即使是在會議中,亦能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接收資訊,然後再靜悄悄地回復對方。儘管僅有160個英文字符,但亦能自創縮寫短語,成為手機用戶之間互通流行的另類新式語言。

    快捷而有效。即使在發送時,接受者沒有開機,也無關緊要。對方只要一開機,你的問候就會馬上在其手機螢幕上跳出來。

    短資訊協助WAP“起死回生”

    除了發送量劇增之外,廣受歡迎的短資訊的未來發展動向也備受關注。或許在不久的將來,SMS可以反過來協助WAP手機“起死回生”。新加坡不久前開發了一種“以聲傳短資訊”的新技術,允許手機用戶利用聲音直接SMS與親朋戚友。該項短資訊技術結合了無線應用協定,使用者僅需通過WAP手機接入“聲傳簡訊”網站;輸入個人密碼及接收者的手機號碼;按下錄音,網站便會通過聲音辨認系統軟體將聲音轉換成文字。

    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AI)預計也會出現在手機短資訊服務上。諸如某廠商已推出透過SMS與機器人聊天的功能,讓“聊天動手不動口”的手指一族,以解寂寞之苦。不過聊得越久,廠商也賺得越多。這部可用來賺錢的機器人名為“莎麗”,它可通過其人工智慧明白所收到短資訊內容,並以趣味方式與對方談天。

    由此看來,SMS正走向多媒體的呈現方式,其未來仍然深具發展潛能。日後的短資訊服務除了錄音之外,將可能錄影配合文字,並且融入更多商業用途,包括透過SMS進行銀行轉帳、買賣交易,甚至投票等。

    雖然目前流動商務仍處於發展初級階段,而且短資訊只能夠是被動地接受,而不能主動地過濾內容。一旦運用不當,短資訊服務將成為一種公害,對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騷擾。儘管如此,當SMS遇上移動商務,電子商務(E-Commerce)在手機螢幕的發展已註定是天作之合。如今,移動商務的列車已經緩緩開動,前方遠景還是值得期待的。

    《科技日報》 2001年09月05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