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來自華爾街的一盆冷水

    40歲的美國人邁克布萊克一家是為美國個人電腦産業做貢獻的家庭。因為他家有5台電腦。不過他告訴美國《華爾街日報》的記者,他不打算升級這些電腦,因為對於平時的應用,諸如文字處理、電子郵件、上網瀏覽及購物,這些已經有兩歲以上的電腦足以應付。“現在沒有killer軟體。”他説。美國人喜歡用killer(殺手)這個詞形容那些非用不可的軟體。

    邁克無意之中得罪了世界最大的軟體廠商微軟公司。因為他的話發表在8月24日《華爾街日報》的頭版上。當天正是比爾蓋茨用直升機把WindowsXP送到各大個人電腦OEM廠商的喜慶日子。這麼説起來連《華爾街日報》都不以為WindowsXP是軟體殺手,指望WindowsXP讓邁克這樣的美國家庭升級電腦,恐怕會落空。

    九十年代以來一直欣欣向榮的個人電腦産業在歐美正面臨比較尷尬的局面。個人電腦出貨量在不斷減少,市場臨近飽和。像邁克這樣的用戶越來越多,個人電腦的更新週期越來越長。據《華爾街日報》稱,今年的個人電腦銷售額將低於去年,這將是15年來的頭一回。

    新産品應當是刺激市場的強心劑,如8月24日微軟公司正式批發OEM版的WindowsXP,8月28日英特爾(Intel)公司正式發佈2G主頻的奔騰4,都應當是整個産業的利好消息。沒想到潑冷水的會是《華爾街日報》。

    不過有人潑冷水也好,潑冷水能讓人冷靜。這也是《華爾街日報》的本意。從邁克一家談起的這篇文章認為,個人電腦産業在研究開發領域的投入不斷減少,是造成現在個人電腦産業尷尬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華爾街日報》尤其指責戴爾(Dell)公司,因為這家公司的研發投入只佔其銷售額的1.5%,與IBM的5.8%相比,以及與戴爾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相比,這個數字是太小了。《華爾街日報》指出,現在個人電腦産業的主要研發投入來自微軟與英特爾公司。據稱微軟公司在這一財年將投入48億美元用於研發,英特爾公司是40億美元。然而這篇文章又説,這兩家公司的研發投入不足以改變個人電腦産業的尷尬局面,因為它們的鉅額投入主要用於改進現有的技術。

    這一分析真是透徹。個人電腦産業要走出尷尬局面,需要用戶歡迎、真正有創意的新技術與新産品。這樣的“殺手”技術在哪?《華爾街日報》沒有説。

    8月20日,美國航空航太局(NASA)下屬的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發佈了一條不太起眼的新聞:這家實驗室研製成功一種模擬人的視覺系統的神經網路晶片,運算速度超過了每秒萬億次,功耗只有8瓦(見附圖)。與之相比,現在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的速度是10億次每秒的數量級,功耗達數十瓦甚至上百瓦。當然這種比較只是性能方面,對英特爾並不公平。因為英特爾從事的開發是工業化開發,産品也是能夠大批量生産的工業産品。投資規模當然以1:10:100的規律遞增。

    據報道,這種神經網路晶片採用了兩項新技術,一項是NASA自有的超大型積體電路製造技術,另一項是Irvine感測器公司晶片三維堆疊技術。這種神經網路晶片可以應用在宇航領域,例如發現障礙物並引導宇宙飛船自動避開;當然也可以應用在美國的導彈防禦計劃;在民用領域,可以用這種晶片製造能夠識別主人表情的個人電腦,同樣可以用於改進電腦遊戲的交互技術。

    根據Irvine感測器公司(IrvineSensors)網頁的介紹,這家高新技術公司專注于視頻處理,其研發資金主要來源於美國國防部所屬的防務先進研究項目署(DARPA)。這家公司的研發與微軟、英特爾不同,屬於更為早期、更為基礎的階段,因此也更有創意。看到Irvine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不禁想起當年曾經培育英特爾及AMD主要創辦人的仙童半導體公司及曾經孕育個人電腦乃至局域網基本技術的施樂公司PaloAlto實驗室。尤其是後者,當年沒有NASDAQ的非理性繁華,沒有股東的壓力,這家實驗室的科研人員自由自在地發揮想像力,發明圖形界面、滑鼠、下拉式功能表乃至乙太網的時候,決不會想到多少年後會有人拿著這些成果滿世界去斂錢。

    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令筆者進一步思考。為什麼時過20餘年,上述意義如此重大的“殺手”成果仍然出自國家實驗室或是政府資助的高技術小公司,而不是大企業的實驗室?

    事實上,九十年代以來,微軟公司在商業化開發及市場推廣方面的巨大成功成為資訊技術産業的楷模,股東們的盈利要求迫使眾多大企業把研發資金集中于短平快的商業化開發領域,放棄了許多基礎研究或是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另一方面,克林頓執政時期因為沒有冷戰壓力,軍事領域的長期研發投資同樣趨於萎縮。資訊技術産業雖然高速發展,就研發而言卻是在吃七、八十年代的老本。缺少長期眼光的研究無疑會失去靈氣,最終的結果就是今天整個資訊技術産業面臨的尷尬局面:沒有用戶需要的“殺手”技術。

    顯然,以軍工企業集團為背景的布希政府正試圖通過宏觀調控來改變這種局面。NMD在研製導彈殺手的同時,也會産生可供民用的殺手技術。上述NASA成果就是一例。一些有實力、有遠見的大企業也正在把更多的資金投入長期研究項目。IBM實驗室涉足生物技術研究,英特爾公司把CMOS線寬推進到0.03微米,就是這樣的例子。

    所以,《華爾街日報》的這盆冷水,潑得很有道理。

     《科技日報》 2001年08月3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