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問題逐漸清晰 中國石油戰略儲備計劃懸念將解

備受關注的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制度有望春節前出臺。據發改委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由中石油、中石化、中化三大集團及一些研究機構聯合上報的制度草案,已通過發改委審批,正等待國務院的最後批復。

由於去年國內外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伊拉克戰爭、國內持續“油荒”等),使得醞釀已久的石油戰略儲備制度提上決策層議事日程。而隨著制度草案審批過程的深入,曾圍繞這一制度懸而未決的問題也逐漸清晰起來。

儲備基地選址———中石油、中石化、中化三大集團榜上有名

雖然這位人士以“此事涉及國家安全”為由婉言謝絕了記者的採訪要求,但對於坊間流傳的各種版本的儲備基地選址方案,其態度明確:“目前,草案基本排除了實力不足的選址,除三大集團報送的備選基地外,其他均有可能落榜。”

事實上,此前,隸屬於中石油的大連、中石化的山東黃島、浙江鎮海、中化的浙江舟山,已成為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選址的四個最有力的競爭者。而江蘇儀徵、廣東茂名、大亞灣、海南島等地,也相繼傳出入選戰略儲備基地的新聞。對於這些競爭者來説,一旦入選,除會明顯拉動石油下游産業的發展外,當出現持續“油荒”時,大量儲備原油出庫,還可平抑當地油價,並降低周邊煉油企業的生産成本,提高利潤率。因此,爭取入選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就成了各地政府、企業的當務之急。

“然而,戰略儲備基地的建設是一整套體系,不僅需要有競爭力的硬體設施,更要有專業的管理人員和完備的管理制度,這些軟體並不是一般基地所擁有的。”據介紹,雖然我國原油生産的三大集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中海油無論公司治理結構,還是管理體制的國際化,都明顯優於中石油和中石化,但由於其位於沿海地區的油庫規模較小,在成品油庫存方面的管理經驗不足等原因,此次草案中中海油參與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另外,即使是目前中國專營成品油進出口的四大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化、珠海振戎),也未全部參與到戰略儲備基地選址競爭中來。雖然實力雄厚的振戎公司佔據著“珠三角”的“天時地利”,但全公司不足30人的人力資本規模,顯然限制了其申報儲備基地的“後勁”。

儲備資金來源———國家“買單”大部分

據悉,即使是達到中國政府“十五”期間建立第一期石油戰略儲備制度的目標(即:2005年前,建立相當於30天石油凈進口量的儲備規模,約1500萬至2000萬噸),初期投入也將達100億元人民幣。

這筆錢由誰“買單”?企業界人士多認為,既然是國家戰略儲備,當然應由國家財政撥款,石油企業無能力、也無義務為此出資。

據一位參與此次草案上報工作的企業界人士透露,國家已原則上同意,中石油、中石化、中化三大集團以各自的油庫、油庫維護設備、相關配套設施、管理人員等作為建立戰略儲備制度的實物出資,而相應的管理體系、協調機構的建立及日常運作的成本投入,將由國家負責。至於購買1500萬至2000萬噸原油所需的鉅額資金,也將由國家支付,具體支付方式,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應該不會再次動用外匯儲備,因為相比以注資中行和建行為開端的金融改革措施,石油戰略儲備制度的重要程度和所需資金都相對較小。”一位金融專家大膽猜測。

綜合目前所掌握的資訊,在全部石油戰略儲備所需資金中,國家投入將佔很大一部分。

持續“油荒”有望緩解,戰略儲備可能無利可圖

對於將要實施的石油戰略儲備制度對國內持續“油荒”的影響,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戰略儲備並非在任何時候都只是純粹的投入,專業、高效的戰略儲備經營管理,不僅可以相對緩解國內“油荒”,而且還可能有利可圖。

事實上,世界許多國家的石油戰略儲備制度都是與石油期貨及石油價格調控緊密相聯的。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就從其高達三個多月的石油戰略儲備中提取了110萬桶/日,投放市場,不僅使因戰爭而一度走高的石油價格得到平抑,而且,對於緩解戰爭初期美國所面臨的暫時石油短缺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於戰略儲備的管理及石油期貨的經營,關鍵是人才。如此巨大的資金運用,一旦出現差錯,損失不堪設想。”據介紹,1993年,我國曾試開石油期貨,並考慮建立戰略儲備與之配合,但一年後便緊急叫停。因為當時賠多賺少,而且,極不規範的國內石油期貨市場操作,已成為某些犯罪分子“洗錢”的工具。

然而,國外成功經驗表明,由於戰爭或者石油輸出國減産等原因,每桶原油的價格差在7~8美元左右,而在一定比例(安全儲備比例)之上謹慎運用戰略儲備石油,選擇最佳市場時機,投放市場,並配合相關石油期貨操作,不僅可以明顯緩解國內市場原油供應緊張形勢,節約煉油企業生産成本,還可為戰略儲備管理機構賺取超額利潤。(崔毅)

中國經營報2004年1月14日


國家發改委官員稱中國將提高石油戰略儲備
安啟元委員:構建石油戰略儲備體系迫在眉睫
石油戰略儲備計劃進入倒計時 首期儲備量2000萬噸
石油戰略儲備怎麼建?
俄將建立石油戰略儲備
石油戰略儲備 利多還是弊大?
建立石油戰略儲備體系勢在必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