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IT:能否走出wintel?

    前期,南韓最大的軟體廠商Hancom韓軟集團的子公司Hancom Linux公司研製開發的一套中文處理系統“文傑for Linux”登陸中國軟體市場,南韓也是“雙字節”語言國家,這套産品可以很好地支援中文輸入。其實嚴格地説,韓軟的這套辦公系統很早就在中國露面了,只不過屬於試探性的,現在則是正式的推廣。

    得知這個消息,筆者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金山。為什麼不是金山公司在某某時間宣佈研發基於Linux的字處理軟體(WPSfor Linux)呢?

    你生存,因你不夠“強大”

    接觸電腦時間稍微早一些的朋友想必還記得當年WPS2.2fordos的輝煌。當時,WPS和最流行的中文作業系統平臺UCdos整合銷售,市場佔有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可是好日子沒有過多長時間,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出現之後,金山沒有立即作出反應推出windows平台下的字處理軟體。開始微軟的word還不成熟,沒能撼動WPS的地位,但是隨著windows平臺的流行和word的不斷改進,WPS兵敗如山倒。特別是隨後匆忙而出的盤古辦公組件沒有能夠充分利用windows的特性,金山公司從此元氣大傷。

    儘管Linux目前還不成熟,中國用戶還沒有普遍接受自由軟體這種形式,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Linux是當前發展加速度最大的作業系統。不管是基於商業利益還是從用戶的角度考慮,為Linux提供支援的重量級的IT廠商越來越多。IBM已經使自己的所有伺服器産品支援Linux,就連一貫和微軟走得很近的DELL也推出了支援Linux的産品,而且還參與投資了Linux軟體公司,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中國應用軟體廠商可以瞧不起目前基於Linux的這點需求,但是決不能忽視未來的市場。如果Linux在應用領域紅火起來,吃香的會是金山等中國軟體商嗎?顯然不會,而是南韓的HancomLinux等一些較早進入這個領域的公司。當年金山等公司沒有看到windows的機會,然後丟掉了市場。從本質上來説,從這件事我們所學到的東西並不是以後應該跟從windows,而是有遠見和魄力發現未來的市場。沒有這種眼光,就算你曾經押寶押對了windows,也會在以後的無數“windows”面前錯失良機,目前的Linux就會是一個。

    從微軟的發展道路和其一貫做法來看,與微軟為伴實在無異於“伴君如伴虎”。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剛剛推出的時候,微軟曾經想盡辦法吸引其他獨立軟體公司為其生産應用軟體。直到現在,windows的最有力武器也不是性能的強大,而是豐富的應用軟體。但是隨著windows作業系統的流行並且佔據了壟斷地位,微軟更多地使用“惡劣”手段來打擊為其製作應用軟體的“朋友”而非扶持。其中最有力的手段就是捆綁,網景的瀏覽器就是這樣慘死在微軟的手底下。目前,微軟收入的一半來自於其OFFICE辦公系統而非作業系統。由此可見,如果微軟的OFFICE受到了強大的挑戰,那麼微軟將使用對待網景同樣的手段來對待像“金山們”是不用懷疑的。我們還可以同樣幾乎確定地預言,如果微軟把word捆綁進了中文windows系統,那麼金山的WPS必將會死無葬身之地。微軟在數據庫領域屢攻甲骨文不下的時候,曾經設想把數據庫也整合進作業系統,但是因為擔心反壟斷官司而遲遲沒有行動。但是目前微軟反壟斷案的進展來看,小布希的上臺使官司更向著對微軟有利的方向發展。在可以濫用整合和捆綁的微軟面前,我們可以説在windows平臺上,微軟沒有對手可言。在沒有法律的制約下,服務於windows平臺的應用軟體廠商能夠生存,那麼條件只有一個,就是你不夠強大。換言之,只有你所開發的産品和其市場還沒有足夠的利潤和控制力,微軟才會放心地讓你生存下去,否則只有倒閉或者被收購兩種結局。

    最近微軟更把所有的精力投放在.NET計劃上,微軟的.NET計劃更像是用微軟曾經經營軟體的方法來經營網際網路,微軟的野心是最後把所有軟、硬體産品和網路服務都整合進微軟的.NET系統。如果微軟的.NET計劃成功,那麼就不會再有WPS跟word競爭這樣的説法,和微軟的任何單獨産品競爭,其結果都是和微軟的整個.NET網路競爭。對比微軟作業系統的控制能力,.NET的力量可想而知。而在微軟的野心面前,加入這個系統也是有條件的。起碼wpsfor.NET等産品對微軟是沒有價值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本質上能和微軟競爭的概念只有Linux、Java和“雙刃劍”XML。它們都有挑戰微軟的能力,就在於它們不是單獨的産品,而是一種開放的思想。否則就算微軟失敗了,我們也只會從一種壟斷走入另外一種壟斷或者多頭壟斷。但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看到,中國軟體廠商既沒有能力挑戰微軟,也沒有任何勇氣作一些挑戰的嘗試。所以就是喊挑戰微軟最兇的金山,在微軟的.NET平臺上,筆者看不到任何wps可以崛起的理由。

    英特爾的手中的棋子

    如果説中國軟體幾乎沒有任何讓人欣喜的東西而言,中國硬體製造商還是給了我們很多鼓舞的。中國PC製造的領頭羊聯想更是連創佳績,早就奪得了亞太地區PC銷售的第一名,並且進入了世界前十。但是,正如廣為流傳的那句話説,在不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目前國內的PC製造商只能被稱給INTEL的打工者。記得去年冬天,中國PC製造商有一次集體大降價。當時這些PC製造商所持的理由是諸如“回饋用戶”等原因,但是對業界稍微了解的人都清楚,這是因為英特爾為了打擊AMD而掀起的價格戰所造成的。

    中國PC製造商對英特爾也可謂是盲目崇拜。從聯想抓住奔騰的“心”的機會掀起萬元奔騰大戰開始,中國PC製造商就再也沒有敢離開過英特爾的勢力範圍。如果説以前採用英特爾的晶片是因為性能的原因,但是自從AMD生産出k7之後,這個理由已經不再成立了。在性能與價格兩方面都優於英特爾的情況下,中國的PC製造商幾乎異口同聲地拒絕了AMD的k7晶片。原因其實出奇的簡單,懼怕英特爾的勢力和中國PC用戶的認同程度。使用AMD的晶片,擔心會遭到英特爾“打擊報復”,以後拿不到優惠的價格和最新晶片優先採購權。就拿不久前的1GHz赫茲之爭來説吧,AMD要領先英特爾多天推出量産晶片,但是一貫善於拿晶片速度做“秀”的PC廠商卻不約而同地靜默。

    不過,一味地拒絕“第二採購商”的做法真的能討好英特爾嗎?從最近英特爾對奔騰4晶片的處理,我們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第一時間使用奔騰4晶片的廠商不是我們想當然的聯想、方正,而是異軍突起的TCL。是聯想沒有看到商機嗎?當然不是。而是英特爾在“技術和成本上”都給了TCL相當有力度的支援。TCL電腦的副總經理黃志光也説,“如果英特爾今年真的逐步放棄了奔騰3,TCL有機會”。PC圈裏的一位行家如此描述到,中國PC廠商只是英特爾手中的棋子,先把一個扶持起來了,然後再找機會壓制下去,扶持另一個,形成一種平衡。英特爾這麼做的目的非常明顯,它怕有一家PC廠商(現在看就是聯想)能夠絕對地控制市場,也就是這家PC廠商的行為可以明顯地影響英特爾的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那麼英特爾就喪失了對這家廠商的壓制力量。所以英特爾在聯想如日中天的時候,選擇了TCL作為其扶持的另一個對象來壓制聯想。英特爾的中國區OEM總監洪力在回答聯想為何沒有用TCL那麼大力氣推廣奔騰4晶片的問題時説,“最新推出的P4實際上造就了一次PC業重新洗牌的機遇”。這句話與其説是解釋,不如説是在給那些領頭羊們提一個醒。

    記得好像是聯想的第百萬台PC下線的時候,柳傳志把這臺電腦送給了英特爾的總裁葛魯夫。這種舉動無疑是一種關於忠誠的表態。所以我們就看到這樣奇怪的現象,當AMD推出性能低於英特爾晶片的K5、6時,還有一些國內廠商在用,但是當AMD推出性能強大於英特爾同類産品的晶片的時候,卻反而無人問津的怪現象。但就像我們前面所説,這種表態沒有用處,利益才是英特爾最關心的。如果國內PC廠商真的這樣一直“忠誠”下去的話,起碼在品牌機市場上,我們只能看到清一色的奔騰的“心”。AMD晶片當前的性價比要高於英特爾這是事實,用戶只能選擇相對“昂貴”的奔騰品牌機卻也是事實,這是否也意味著國內PC廠商的“忠誠”給迷信于品牌機的國內用戶帶來了損失呢?儘管不掌握核心技術使我們的PC廠商只能作為高級打工者的身份也是事實,但是只有一位老闆可選擇的打工者難道不是更大的不幸嗎?

    有關勇氣和創新

    美國有一個緊跟wintel腳步的成功公司,它就是DELL。DELL一直是唯wintel跟從者。在其他PC廠商同時預裝網景、IE兩種瀏覽器的時候,DELL就要求網景為其安裝在DELLPC上的瀏覽器付費,這似乎已經是“忠誠”到不可思議的程度。但是,我們同時應該注意到DELL其實是創新的。它的直銷模式是行銷方式上的創新,在美國PC銷售增長乏力的情況下,這種新的銷售方式刺激了消費。DELL賣出了更多的電腦,wintel也獲得了不菲的收入。這是它能夠讓wintel下大力氣扶持的本錢,也是它能背靠wintel,並且迅速成長起來的原因。其他老套路的PC廠商,如MICRO、Gateway,甚至CompaqPC在wintel吃掉了大部分利益之後,其實活得都很艱難。

    中國軟體産業舉步維艱已經有目共睹。只有PC廠商相對來説,日子過得還好,但是這並不能説明其本身做得有多好,而是中國需求市場的快速增長掩蓋了存在的問題。呼喚挑戰wintel除了希望中國IT能夠在面對wintel的壟斷時不再麻木之外,更希望的是中國IT能多一些勇氣和創新。只有這樣,中國IT才能儘快轉變打工者的身份,才能在國際上有自己的聲音。

     國際金融報 2001年07月10日

相關新聞

中國軟體業鏗鏘三人行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