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度”再起爭議 專家出面破解個中緣由

10月29日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發表的《統計局公佈的前三季度經濟增長速度可信嗎?》一文似乎並沒有使關於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議論塵埃落定,道瓊斯通訊社隨後發表的消息甚至認為“這篇聲明可能會再次掀起一輪新的辯論”。為此,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了有關權威人士,試圖破解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多版本”之謎。

新的“質疑”

“關於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不同看法是個長期的問題。與以前不同的是,今年的議論更多的是認為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偏低了,而持這個觀點的多數是國外學者,少數是國內學者。”曾經與美國學者托馬斯·羅斯基辯論中國經濟增長數據是否真實的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任若恩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説。

10月17日,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8.5%。

但是與前兩年一些國外學者認為中國政府“虛報”經濟增長速度相反的是,今年一些中外經濟學家認為:目前的經濟增長率可能“少報了幾個百分點”。

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瑞士銀行的觀點,該銀行香港分行首席亞洲事務經濟專家喬納森·安德森説:“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率正處於前所未有的高水準。”他認為,用銀行內部系統測算的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為14.2%,高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9.1%的增長速度。他還預測中國全年的經濟增長率將接近11%,這顯然也高於邱曉華關於“全年增長率在8.5%左右”的估計。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説,喬納森·安德森的觀點得到了吳敬璉等中國經濟學家的贊同。吳敬璉在最近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説,中國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率超過10%,而官方數據為8.2%,全年的經濟增長有可能超過政府預期。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常修澤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今年“非典”疫情以後他專程赴浙江、江蘇、山東、廣東、新疆等地進行調查,總體上感覺如果根據各地報上來的經濟增長率數據匯總,前三季度全國的經濟增長率應該在10%以上。

“這是根據各地的能源消耗情況、交通運輸狀況等進行的判斷。”常修澤表示,“當然國家統計局在公佈數據的時候進行處理也是有其依據的,譬如根據其經驗、定點觀察情況,另外還可能有一些相關的內在邏輯聯繫。”

來自國內外的議論顯然引起了國家統計局的重視,國家統計局核算司發表的《統計局公佈的前三季度經濟增長速度可信嗎》一文指出,“雖然這些只是少數人的意見,但影響很大。在人們對當前經濟形勢過熱與否出現較多意見分歧的大背景下,政府公佈的統計數據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對宏觀經濟形勢如何判斷和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

和人民幣升值壓力有關?

中國的發展似乎總是要受到各種各樣的質疑。從先前的“中國崩潰論”,到隨後的“中國威脅論”。今年以來,對中國經濟的責難主要集中在美國等少數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美國的一些利益團體甚至認為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搶了美國産業工人的飯碗。

“認為中國官方低估經濟增長率和人民幣升值壓力是有關聯的。”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説。“按照他們邏輯,既然你低估了經濟增長率,也就是低估了你的出口競爭力,低估了人民幣幣值,你就應該升值。”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經濟師史蒂芬·羅奇不久前在美中經濟與安全檢討委員會上的講話或許也有助於我們理解問題的實質:在全球經濟仍然低迷的時刻,市場份額成了非常稀有的商品。對競爭地位的任何威脅,加上就業缺口的問題,就可能觸發充滿敵意的反應。

今天,到處都可以看到這種壓力。中國對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不僅數額龐大,而且不斷增加,人們普遍認為這是造成關係緊張的日趨擴大的根源。按照他們的觀點,罪魁禍首是中國的貨幣掛鉤政策。現在人民幣匯率重新調整被視為一種必要的藥方。

不過,任若恩教授不太贊同這種觀點。他認為,“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質疑和中國威脅論以及人民幣升值問題應該沒有太大的關聯。”

任分析:宣揚中國威脅論的都是一些政治色彩很濃的人士,而關心中國經濟增長的更多是經濟界人士,技術性色彩更強一些。而且這些人士一般都是相對孤立的個人或機構,“在商言商”——他們更關心的是怎樣從中國賺到更多的利潤,所以一般不會帶有太多的政治色彩,也不希望中國崩潰。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這些人士發出的聲音也比較少,因為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他們不希望人民幣匯率變動過於頻繁,否則,波動大了之後會讓他們面臨更多的風險。

另外,對於一些外電報道説國家統計局出於政治考慮修正經濟增長率的説法,任若恩也覺得是“一種炒作”。

方法論之爭

“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這麼多的經濟單位,國家統計局有數百專業人員對GDP進行統計和核算,用了非常專業的方法,尚有一定的誤差,而多數經濟學家對於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並不熟悉。”因此,一些經濟學家僅僅根據個人感覺而認為經濟增長率高或者低的判斷“是無法加以認真對待的”。

任若恩進一步解釋説,GDP總量的核算通常有三種方法,分別是生産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中國多年來所使用的都是生産法,而瑞士銀行之所以認為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偏低是因為他們的計算是建立在支出法的基礎上的。

周天勇指出,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率低估的經濟學家只看到了今年以來能源消耗、投資、出口等領域的快速增長,但是沒有看到城鎮人口勞動參與率的下降和內需依然不振的現實。

“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很複雜的,不能只根據某些方面就作出判斷。”周天勇説。

任若恩指出,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測算都可能存在誤差,即便是美國,美聯儲也是不斷地對美國經濟增長率加以復核和修正。

國家統計局核算司表示,國民經濟核算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是一個龐大的運作系統。關於季度和年度GDP的發佈制度,國際上通行的做法都不是“一錘定音”的,而是隨著基礎數據收集的逐步完善要進行多次修訂。例如,今年一季度美國公佈的經濟增長率就做了兩次調整,開始公佈為1.6%,後來調整為1.9%,最後定為1.4%。我們也要改革傳統做法,在數據的收集、核算和發佈上都要與時俱進,建立定期調整的制度,包括今年前三季度的核算數據也是需要進一步核實、調整的。(鄒建鋒)

《中國經濟時報》2003-11-03


澳大利亞官方報告稱中國經濟2030年趕上日本水準
2004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速度將在7%左右
增長數據遭質疑 我GDP數據將建立定期調整制度
經濟增長數據遭質疑 中國GDP數據將建立定期調整制度
央行貨幣政策報告預計 全年經濟增長8.5%左右
2003中國經濟增長率版本各不同 兩大懸案待結
百富勤報告:中國去年增長10.5% 今年還將更高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