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分析全球糧食生産形勢及應採取的對策

日本《讀賣新聞》日前發表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撰寫的文章,分析世界糧食生産形勢和對策。這篇文章説:

今年全世界糧食産量比消費量低9300萬噸,世界糧食儲備已降至30年來最低水準。氣候變暖和地下水位降低,阻礙了農民為擴大生産而進行的努力,目前小麥和大米的價格已經開始上漲。

2000年以後,糧食産量低於消費量的情況連年出現,這是以往不曾有過的事情。收穫量低於消費的部分,在2000年約為1600萬噸,在2001年為2700萬噸,到了2002年則高達9600萬噸。9月11日,美國農業部發表的收成情況報告預測,今年糧食産量將大大低於預定消費量,降低至18.18億噸,也會出現將近9300萬噸的供應缺口。

如果2004年再出現像去年或今年這樣的供應不足,明年此時世界糧食市場將陷入混亂,上百個糧食進口國很可能競相爭奪數量很少的可供出口的糧食。

原因一:全球變暖

目前,地球氣溫上升妨礙了農民為擴大糧食生産而進行的努力。國際水稻研究所和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的生態學家們得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作物在生長期所處的氣溫環境比適宜溫度每高出1度,作物的收穫量就會降低10%。這在科學家當中正逐漸成為共識。

到底地球氣溫將上升到何種程度呢?由全世界1500名氣象科學工作者組成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預測,如果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繼續增加,21世紀地球氣溫將升高1.4度至5.8度。現在地球上的農民很可能會面臨農耕時代以來歷代農民都沒有經歷過的高溫。

今後不同的地區氣溫上升的程度會有所不同。據預測,陸地比海上、高緯度地區比赤道地區、內陸地區比沿海地區氣溫上升幅度更大。根據預測條件,氣溫上升最多的高緯度大陸內陸地區,應該是北美大陸的糧倉地帶,也就是被稱為大平原的美國、加拿大小麥産地,以及美國玉米生産地帶。

原因二:地下水枯竭

現在的農民也是需要面對地下水日益枯竭現狀的第一代農民。據認為,中國、印度和美國作為世界三大糧食生産國,將會遭受缺水的影響。在中國,華北平原的小麥和玉米産量各佔全國的1/2和1/3,但就是這裡的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在印度,全國範圍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其結果,每年都有上千口井乾涸。美國農業部的報告稱,在得克薩斯州、俄克拉何馬州和堪薩斯州的部分地區,地下水位已經下降了30多米,而加利福尼亞州的供水更成問題。為了滿足眼前的糧食需求,人們過度汲取著灌溉用水。將來如果蓄水層枯竭,糧食生産無疑也會出現麻煩。

解決辦法

過去4年裏,世界農業發展已越來越跟不上糧食需求。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出一個疑問:難道用於促進技術進步和土壤改良的、會對生産造成良好影響的因素,與土壤侵蝕、蓄水層枯竭及氣溫升高等對生産不利的因素正在互相抵消嗎?考慮到世界糧食産量已有8年時間沒有增長,對上述問題的回答也許應該是“確實如此”。如果是這樣,人們就需要立即行動起來,控制人口增長、提高水的利用率和防止氣候急劇變化。如果將來糧食供應不足導致糧價居高不下,那將給低收入的糧食進口國帶來動蕩,進而阻礙全球經濟發展。糧食供給很可能會成為事關安全的嚴重課題。

世界人口在2050年之前也許還會增加近30億,而且大多集中在乾涸的水井正在增多的國家。因此各國應儘快採取措施控制人口急劇增加。現在氣溫的上升正使糧食收成減少。我們需要認真對待氣候急劇變化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是關鍵所在。

將來要確保糧食供應,不僅依靠控制人口急劇增長、提高水的利用率,以及防止氣候劇烈變化,而且更要靠人們立即採取行動。

參考消息2003年10月27日


英報説全球糧食減産儲備糧將創新低
預計今年全球糧食産量可達19億噸左右但低於消費量
全球糧食産量今年低於消費量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