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大國,鄭重承諾——關於人民幣匯率的通信
孫傑 張建平

近一個時期以來,少數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調門高了起來。人民幣匯率政策一時又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本月初,溫家寶總理在會見來華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部長斯諾時重申: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斯諾離華後,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明顯減弱。但近日又有個別國家再次指責中國的匯率制度。

歷史是一面鏡子。六年前亞洲金融危機時,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強烈,中國政府頂住巨大的壓力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為維護地區和世界經濟穩定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最終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六年後的今天,面對要求中國改變匯率政策的言論,中國領導人和中國貨幣當局負責人再次明確強調:中國在匯率問題上歷來是既獨立自主,又高度負責。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和金融穩定發展,而且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這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又一次鄭重承諾!

維護中國和世界經濟穩定的現實抉擇

二十世紀末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儘管已經成為歷史,深受其害的東南亞國家經濟正在恢復,但是在那場來勢兇猛的金融風暴中,中國承受巨大犧牲,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立場給國際社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1997年7月2日,泰國將固定匯率改為浮動匯率,引起貨幣大幅度貶值。隨後,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等均大幅貶值。3個月後,南韓金融危機驟起,韓元大幅貶值,大公司紛紛破産。11月初,日本三洋證券等一些金融機構先後倒閉,引發日本乃至全球股市暴跌。1998年2月後,東南亞一些國家貨幣匯率再次暴跌。當年8月,在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下,俄羅斯盧布大幅貶值,拉美瀕臨金融危機邊緣,美歐股市也隨之劇烈震蕩。

受亞洲金融危機衝擊的中國,在出口增長率下降、國內需求不振、失業增多和遭遇特大洪澇災害的情況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中國政府領導人在許多場合表示,中國是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即使自己承擔犧牲,也不會做出以鄰為壑的短視舉動。

轉眼六年過去。當年呼籲人民幣貶值的聲音言猶在耳,如今又響起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不諧調聲音。

今年以來,個別發達國家貨幣當局高官多次放出風聲,壓迫中國政府改變人民幣匯率政策,讓人民幣升值。對此,中國政府領導人多次做出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回應。

如果説,六年前人民幣不貶值是中國政府從中國經濟的實際和穩定地區經濟所作出的正確選擇,那麼當前中國政府做出人民幣不升值的決定仍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儘管受到非典影響,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仍達到8 .2%。與此同時,經濟運作中的矛盾和問題也逐步顯現。在這種情況下,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有利於降低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為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有利於發揮“信心錨”的作用,支援穩健的貨幣政策操作;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減少國際投機資本流動,防止貨幣升貶值預期所帶來的螺旋式惡性迴圈。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中國經濟與其他國家的互補性增強。穩定人民幣匯率,一方面會帶動我國外貿出口發展,有助於發達國家産業結構調整,提升經濟發展水準。另一方面,我國經濟金融穩定,市場容量不斷擴大,會增加進口需求,拉動其他國家的出口擴張。

1998年至2002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7.7%,出口年均增長12.2%,進口年均增長15.7%,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3.5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我國從美國、日本、南韓、歐盟和東盟的進口同比分別增長36.1%、46.1%、53.7%、39.3%和55.5%。過去東南亞國家的出口波動遠遠高於全球市場的波動,但近年來由於這些國家對中國出口增加,出口波動性已大大降低。這些數據充分説明,亞洲乃至世界正從中國不斷擴大和日益開放的市場中受益。

本月初,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就人民幣匯率問題接受記者專訪時説,中國的政策制定以自身考慮為主,同時也強調要考慮亞太和世界的經濟。中國正逐漸變為一個經濟大國,既要考慮自己的經濟發展和平衡,也歷來重視對亞太地區和世界經濟的相互作用。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近日也指出,匯率是一柄“雙刃劍”,它的升降對一個國家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以及對其他國家的影響,都是有利有弊。這種利弊得失常常交織在一起,而且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很難簡單地得出一成不變的結論。因此,匯率政策調整必須十分慎重。

總之,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是中國和世界經濟穩定的現實抉擇。

西方經濟困難與人民幣匯率無關

按理説,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是一國的內政,其他國家無權干涉,可為什麼少數國家有些人總拿人民幣匯率説事呢?個別發達國家有些人甚至總把自己國家遇到的經濟困難歸咎於中國。歸納起來。目前一些發達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主要觀點和理由有以下幾條:

━━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持續呈現“雙順差”;

━━中國通過低估人民幣匯率促進出口拉動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發展威脅了美國就業;

實際上,這些觀點都是站不住腳的。

國際收支是一個國家對外經濟活動的綜合反映。如果貨物出口和服務性收入大於貨物進口和服務性支出,就是經常項目順差;資本流入大於資本流出則為資本項目順差。從1995年以來,我國的國際收支多數年份都保持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格局。但形成這一狀況原因複雜,與人民幣匯率變動沒有必然聯繫。

目前中國平均工資只有美國、日本的3%左右,低工資造成中國産品成本低、價格低,在勞動密集型産品和低技術産品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帶動了出口增長,導致貿易順差和經常項目順差。而資本項目順差主要是由於外商直接投資較多,特別是跨國公司投資較多。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推動下,發達國家加快了向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産業轉移。2002年,外商在我國直接投資達到527.43億美元,成為當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因此,國際收支雙順差的重要原因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此外,中國低估人民幣促進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説法更是不符合事實。現階段影響我國外貿進出口的主要因素是國際需求、國內需求等,而不是匯率。1998年以來,我國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有效地拉動了經濟的發展。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順差同比下降66.5%,而經濟增長仍高達8.2%,這充分説明瞭我國以投資拉動為主的內需型經濟增長特點。而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使得中國成為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重要的出口市場。有測算表明,2002年中國外貿額僅佔世界貿易總量的5%,但對全球進口增長貢獻達到17%。

近一個時期來,美國政治、經濟界有人甚至聲稱,人民幣匯率過低導致中國不公平地擴大對美出口,進而使美國失業增加。美國國會一些參議員還專門給美國財政部寫信,要求後者就人民幣匯率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進行調查。

這種説法也缺乏客觀依據。首先是中美貿易差額規模有所高估。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02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高達1030億美元。而中國海關統計,當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只有427億美元,前者是後者的2.4倍。這主要是美國商務部在統計美中貿易規模上一直實行雙重標準,即把香港從中國大陸進口、加工後再出口到美國的産品計入中國對美國的出口,而把美國出口至香港、香港再出口至中國大陸的美國産品不計入中國從美國的進口,由此導致高估中國對美國出口,低估中國從美國的進口。另一方面,美國限制部分産品對華出口加劇了中美貿易的不平衡。美國以國家安全等為藉口,採取種種措施限制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口高新技術設備,導致美國對華出口增長緩慢。反過來説,即使中國勞動力工資由於人民幣升值而提高一倍,仍然不到美國勞動力工資的5%,因此,美國生産同樣的勞動密集型産品照樣沒有競爭優勢。而限制或禁止從中國進口産品,美國消費者將增加支出。世界銀行測算,如果美國不從中國進口每年需多支付150億美元。

正如國際經濟界許多有識之士指出,西方國家發生的經濟危機和復蘇乏力與人民幣匯率並無必然聯繫。西方國家將自身的經濟問題歸咎於人民幣匯率過低,顯然是不公正的。美國摩根斯坦利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羅奇最近撰文認為,西方國家逼迫人民幣升值表明他們不願意為自身經濟存在的問題承擔責任,而是將中國當作當前西方經濟復蘇乏力的替罪羊。

探索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近一個時期以來,中國政府領導人和中國貨幣當局負責人已多次闡明中國將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立場。

有關負責人近日還表示,我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問題一貫秉持嚴肅、認真、慎重、負

責、客觀、理性的態度。中國願意與其他國家的同行和專家交流和討論人民幣匯率問題,願意聽取各種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同樣,中國堅決反對把匯率問題情緒化、政治化,堅決反對把匯率問題變成外交籌碼、變成貿易保護主義的藉口,也堅決不會屈服於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向中國施加的任何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受到國際社會許多人士的支援和肯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勒本月12日在華盛頓表示,該組織反對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對中國施加壓力。他説,基金組織不應當參與對中國施加壓力,不應當強迫中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作出違背自己意願的決定。克勒還指出,中國穩定人民幣匯率的做法曾經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作出過積極貢獻,這是不應當被忘記的。中國經濟具有非常強勁的增長態勢,中國經濟需要更多地融入世界經濟,這不僅對個別國家,而且對各國都有好處。中國經濟不會帶來危險,而會為全球經濟做出貢獻。

曾被稱為“日元先生”的原日本財務省財務官、現日本慶應大學教授(神左加木旁)原英資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中國已經表明要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西方七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討論人民幣升值問題,向中國施壓,是沒有意義的。《日本經濟新聞》本月20日發表的抽樣調查表明,日本60%以上的主要企業希望人民幣匯率保持目前的水準,不要升值。大部分企業認為,要求人民幣倉促升值會導致中國經濟混亂,對日本企業自身的經營也沒有什麼好處。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近日也指出,人民幣升值會導致中國經濟波動,加重通貨緊縮,給中國經濟帶來風險和損失,既不利中國,也不利全球。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匯率是一個重要的經濟變數,但是,影響和決定經濟發展的變數很多,不能過分強調其中任何一個變數的地位和作用。有些人把日本經濟問題、美國經濟問題或者其他一些國家的經濟問題,統統歸結為匯率問題,歸結為其他國家的貨幣幣值問題。這種過分誇大匯率在經濟發展中作用的言行,只會掩蓋自身經濟發展中內在的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拖延必要的調整和改革。世界金融發展史表明,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靠匯率政策發展起來,將來也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只靠匯率政策就可以擺脫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

這位新聞發言人重申我國匯率政策的三個主要內容:

━━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不僅有利於中國,而且有利於亞洲和世界。

━━探索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國將繼續按照改革開放的整體部署,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積極培育外匯市場,穩步推進人民幣可兌換進程,進一步理順供求關係,不斷提高匯率形成的市場化程度。

━━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中國一貫堅持的方針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節余。中國將在繼續擴大內需、加快結構調整的同時,積極採取措施,努力改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促進經濟內外協調發展。

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這個曾經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為中國、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穩定和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的莊嚴承諾,今天也必將會給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增添新的光彩,給亞洲乃至世界人民帶來更多福音。(完)

新華社 2003-9-24


金人慶:中國政府將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新華社:負責的大國 鄭重承諾——關於人民幣匯率的通信
中國財長:中國已採取10條措施擴大企業個人用匯
李肇星提醒美商:人民幣匯率浮動對美影響不大
金人慶:中國政府將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北京將投資百億元改造金融街
匯率政策別國無權干涉!
“流入250億美元‘熱錢’”並不準確
G7施壓,中國如何贏得匯率之爭
研究進入實質階段 香港開辦人民幣業務為期不遠
外匯局澄清“熱錢”傳言 嚴厲打擊任何投機行為
IMF舉行迪拜會議 周小川透露匯率改革有序推進
七國集團匯率再度施壓 中方稱匯率穩定有利世界
外匯局:不能把匯率問題當作貿易保護主義的藉口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基本穩定
美國財長斯諾談人民幣問題:他們不懂 也不想懂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