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國有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的脊梁,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擺脫困境,並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這是20世紀末我國國有企業在走向市場經濟過程中,深化改革、調整結構、穩步發展的重要階段性目標。圍繞這一目標,三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得國有企業的生産經營狀況有了明顯改善,三年脫困的工作目標基本實現。 

    經過三年的努力,隨著對國有企業實施各項改革措施效益的逐步發揮,國有工業經營狀況明顯好轉,國有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突出表現在:

    生産加快增長,國有工業對整個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提高。

    三年來,國有工業的生産逐年加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國有工業生産分別比上年增長4.9%、7.4%、10.1%。國有工業生産增長速度與集體、三資、其他經濟類型及全部工業的增長速度差距明顯縮小,改變了前些年國有工業長期低速增長的狀況。2000年,國有工業對全部工業新增總量的貢獻率為36.5%,比1997年提高17.5個百分點。國有工業對整個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

    國有工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明顯改善,企業盈利大幅度增加。2000年國有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14.3 ,比1997年提高23點。從主要經濟效益指標看,總資産貢獻率8.7,比1997年提高1.7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6.1,提高3.3個百分點。

    在企業整體經營狀況好轉的同時,國有企業實現利潤大幅度增長。2000年,國有工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2408.3億元,比1997年增長近2倍。與此同時,企業虧損明顯下降,2000年國有虧損企業虧損額704.3億元,比1997年減虧239.1億元,虧損額下降25.3%。

    多數行業和全部地區實現凈盈利。三年來針對一些行業多年持續虧損的狀況,以紡織業為突破口,加大總量控制、行業調整的力度,使得一些行業的整體經營狀況明顯好轉。紡織行業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全行業整體盈利。非金屬礦採選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傢具製造業等行業三年脫困中都實現了扭虧為盈,煤炭採選業、食品加工業等因為多種因素繼續虧損的行業,也都做到了虧損明顯減少。2000年末,在40個工業行業中,整體盈利的行業32個,佔80%,凈虧損的行業8個,比1997年減少6個;全國31個地區國有工業盈虧相抵後已全部實現盈利。

    重點跟蹤監測的6599戶國有企業脫困效果明顯。2000年底,在重點連續跟蹤監測的6599戶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中,仍然虧損的企業還有1469戶,已有1492戶企業扭虧為盈,其餘3638戶企業通過重組、改制、兼併等措施,轉為其他企業,或通過破産的方式徹底消滅了虧損源。6599戶企業的總體脫困率達到77.7%。

    經濟日報 2001年06月2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