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採購聯盟“胎死腹中”

    空調原材料的全面漲價已成不爭的事實。日前,為了應對這一局面,由威力空調牽頭,本打算醞釀一場大規模聯合購買行動。但在威力致信長虹、TCL、東洋、志高、迎燕、華淩、格蘭仕等廠家後,筆者發現,這一採購聯盟很有可能“胎死腹中”。

    對抗壓縮機廠家“海南會議”

    據悉,醞釀這一採購同盟,是出於應對空調原材料不斷漲價的壓力。2003冷凍年度伊始,由於國際市場上的鋼材價格每噸漲了3000多元,使得空調壓縮機和機殼成本提高,而石油價格的一路飛揚也提高了其衍生品塑膠的成本,導致空調挂機外殼成本增加5%。

    但實際上,其導火索應該是諸多壓縮機廠家于2月份召開的“海南會議”。那次會議後,從3月1日開始,包括威力、東洋等上述空調廠家在內,國內各大空調廠家陸續收到壓縮機廠家提價的通知。

    威力有關人士指出,聯合採購是一次空調行業的圖存救亡行動。在空調材料大幅上揚的情況下,眾多空調製造企業聯合起來集體採購,無疑大大加重了向上游材料供應商討價還價的籌碼。

    受邀廠家反應不熱烈

    據了解,聯合採購計劃的提出者威力為此次聯盟設想了三種模式:一種是類似中永通泰這樣的“聯席會議”式,遇到重大的採購行動時,各方代表坐下來集體協商,簽定一個多方協議。二是“股份公司制”,各家出資成立採購股份公司,負責會員的採購工作。三是“報賬式”,各家將要採購的單子“湊份子”,可多可少,能合併“同類項”的就合併,不能合併的就各自為政。

    此外,納入這一空調採購聯盟盟友名單的有長虹、TCL、東洋、志高、迎燕、華淩、格蘭仕等。威力方面稱,TCL、東洋、志高、格蘭仕等都屬業界中堅分子,沒有所謂的空調大戶,幾家空調廠家規模相當,品牌實力相近,可謂是志同道合,容易在聯購的合作形式和運作模式上取得一致。

    但這一説法遭到了各大廠家的集體反對,TCL空調市場部有關人士直接表示怎麼會是“門當戶對”呢?TCL不可能參與進去的。格蘭仕集團副總裁俞堯昌也激動地表示,格蘭仕已經實現了全球採購,根本不會與國內廠家搞聯合採購。

    東洋空調行銷副總經理曹德勝則委婉表示正在探討,但可能性不大。

    志高空調有關人士也稱暫時沒有相關消息,該人士稱,“發一個商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僅是一廂情願而已,志高95%的原材料都由自己的配套廠家供應,同時又是三菱壓縮機在中國的第一大客戶,參加聯盟意義不是很大。”

    長虹等稱不會參加聯盟

    幾經週轉,筆者終於拿到了這份“聯合採購”的商函,其內容大意為:“當前空調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成本控制已成為生産廠家能否確保價格體系穩定及基本利潤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對於採購量不大的中小品牌更是如此。因此,為了降低材料採購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優勢,威力有意和貴廠家建立採購聯盟,加大採購總量,降低採購成本。”

    但長虹新聞發言人劉海中表示,長虹已經在1月份拋出的40億美元採購大單中採購到了相關的材料,參加這樣的聯盟根本不可能,而且現在主要是鋼材、石油等漲價,導致壓縮機也被迫漲價,想以此聯盟與壓縮機廠家談判根本沒用。

    華淩空調有關人士也表示,聽説過這樣的事情,但至今都沒有聽説華淩會參加這樣的採購聯盟。

    至於威力提到的“迎燕老總們已就此進行了兩次會議,近日將派專人去威力就細節問題進行商談”,迎燕空調行銷總經理陳振庭經過了近兩個多小時的前後調查後告訴記者,“根本沒有的事情,迎燕沒有興趣參加這樣的聯盟。”

    此聯盟非彼聯盟

    説到聯盟,不禁讓人聯想到前些年的彩電業價格聯盟,當時也是風光一時,結果很快解體。儘管威力空調總經理王國武稱,此次採購聯盟與價格聯盟不同:彩電價格聯盟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而採購聯盟是企業正常的市場行為,各方利益相近,容易平衡。

    但長虹、迎燕等廠家有關負責人則表示,各個廠家原材料供應商不同,重疊部分少,而中永通泰成員則可以逐一和生産廠家採購;同時,壓縮機廠家給各個空調廠家的政策亦不同。(盧德夫)

    中華工商時報2003年3月12日


2003年空調業進入第三次整合期
帥康猛捅空調行業黑幕
2003年空調市場預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